<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谨以如下篇章庆祝第41个教师节</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span><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编者按:</b><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教育资源平衡年代,作为乡村学校的歙县三阳中学,教育质量享誉徽州大地,成为徽州地区九个县市数一数二的名校,着实不易!向辛勤的园丁们致敬!</span></p> <p class="ql-block">作者:洪祖犹</p> <p class="ql-block">▲ 作者在方田在</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我的教师生涯</b></p><p class="ql-block"> 我从宁国师范毕业后,开始教书的地方叫方田在,距离三阳十五里,早上六点半从三阳动身,先是骑车到黄连坑,再把自行车放在亲戚家里,然后走七里的山路到学校,要八点半了。 那时方田在有六十多个学生,两个教师两个复试班,我带三四五年级的复试班,罗忠义老师带幼儿一二年级复试班。生活非常艰苦,自己带领学生砍柴,自己种菜,自己做饭,晚上点的是煤油灯,备课、批作业、看书到深夜,鼻子都是漆黑的。 复试班教学很累,上午上语文,依次是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然后一起唱歌体育,下午数学,依次是五年级四年级四年级,偶尔劳动砍柴。白天没有休息的时间,备课批作业看书只有晚上。学校在村子的最下面,和村子隔了一点路,一到晚上就只有我一个人,四周有许多坟墓,甚是孤寂恐怖。 但那时村里的老百姓很善良,过年过节喜事丧事都要叫老师去吃饭,连家里做豆腐都要给老师一块。算是苦寂中的些许慰藉。一年后,我离开了方田在,从此再也没有去过。 四十多年过去了,今天重回学校,学校倒塌了,原来热闹的村庄只剩下一个老人,但他还记住我,说我是个好老师。</p> <p class="ql-block"> 师范毕业后的第二个教书地方<b>长岭脚小学</b>。由于第一年教书成绩不错,加上学区校长洪坐茂爱才,第二年就把我调到可以骑车到的长岭脚小学任负责人,当时长岭脚小学有一百多个学生,校舍是新的,都是当地生产队和村民无偿修建的,村里很重视教育。五个教学班,五个教师,每人包一个班,我包班五年级,三十多个学生,比起复试班轻松多了。学校也很和谐热闹,除了我是公办老师,其余的都是民办教师,民办教师很苦,一个月十八块钱,我四十一块钱,课余生活除了备课批作业看看书,就是五人聚在一起打拼伙,我从三阳买一斤多猪肉,尽量要肥的,再打上一斤八角冲,他们出土鸡蛋和素菜,炒个鸡蛋花买点花生米做下酒菜,其余的就是肉和萝卜青菜放在一个钢筋锅里用煤油炉煮,菜吃完不够就加点猪油盐, 再放些素菜,其乐融融,吃起来特别有味道。</p><p class="ql-block"> 挚友洪敬秋洪祖淦章庭果洪敏洪道雄洪松庆他们也经常来聚聚,那时学校没有杂七杂八的事情,除了教学没有别的事情,一年下来也没有几个文件 ,非常单纯,学生不听话也是可以惩罚的,家长都非常支持,都觉得花钱买棒打很应该。晚饭吃好喝好后就是打打牌,我买一斤水果糖,一分钱一粒,分给大家,输了拿糖,挺开心的。晚上睡觉是个难事,一张三尺的小床有时要睡五个人,只能加条板凳横着睡,五人盖一条被子,第二天早上起来,脚冰冷冰冷的,但心情特别好。都说富在深山有远亲,我是穷在深山有好友。</p><p class="ql-block"> 长岭脚两年的教学生涯是最开心的,交了许多朋友,教学成绩也很突出,八五年第一个教师节,我被评为县优秀教师。村里老百姓对我非常好,有一次端午节,好多家长都送粽子给我,装了满满一四斗篓。</p><p class="ql-block"> 两年后我参加数学进修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从此离开了让我一生难忘的地方,走上了初中教学生涯。</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长岭脚小学只有两个幼儿学生,一个老师苦苦坚守,曾经的辉煌一去不复返了 ,看到此景,满目凄凉。</p> <p class="ql-block"> 经过教师进修学校一年的数学专业培训,1986年8月,我被分配到<b>竹铺中学</b>任教,刚刚报道,时任校长洪观庆老师和我说,数学老师不缺,英语老师紧张,要么你教英语,要么你到zai头农中班去教数学,当时我蒙了,英语我几乎没有什么基础,我们上初中时,正逢文革后期,英语老师武孟达虽然是个好老师,但那个时候有句顺口溜“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不学ABC照样干革命”,学生几乎不想学英语,恢复考试时英语只是作为参考,不纳入总分。我和校长说:“英语我确实不会教,数学随便哪个年级,我从几百个师范毕业的高才生里考上数学进修,而且成绩名列前茅,为什么叫我去教不懂的英语,zai头也是不去的,县教育局分配的时候明明写的是到竹铺中学任教”,当时观庆校长对我成见很深,我后来找到他,说我找一个会教英语的老师,然后让我教数学,他说行,我立马找到洪立德老师,他是高中毕业考取大学的,高中英语基础不错,我们是同村,关系也很好,我和他商量,当时他爽快的答应了。</p><p class="ql-block"> 总算在竹铺中学安定下来,教务主任潘祝安老师是个做学问的人,也是老资格的教务主任,他了解我的情况,也亲自到教育局看了我的档案,在安排教学任务时,直接让我教初三数学,和鲍亚民(中学高级教师,后来调至歙县二中任教)搭档,鲍亚明老师教语文和英语,我教数学,立德兼教化学,物理鲍云功老先生,初三班子实力雄厚,第二年升学考试中专考取三人,这在农村初中是非常不错的。</p><p class="ql-block"> 从此教务主任对我非常器重,他临近退休了,许多事情都交给我做,运动会带队,各种活动的组织,包括升学考试带队都是叫我,我也尽心尽力。大概是1989年八月,鲍亚明老师调离竹铺中学了,英语代课的老师突然不来了,搞得潘祝安主任焦头烂额,有点束手无策了,他找到我,叫我想想办法,找个英语代课老师。我想到了三阳中学的洪敬秋老师,虽然他是数学名师,但英语基本功扎实,家庭也困难正需要钱,我找到他,他满口答应了,每个月代课金80元。学校的困难解决了,敬秋教学也非常敬业,第二年升学考试,也取得不俗的成绩。</p> <p class="ql-block"> 当年在竹铺中学的课余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当时的竹铺中学教师篮球队可是顶呱呱的,我是篮球队队长,外号坦克,体力弹跳力爆发力都非常强,三步上篮一般人不敢阻拦,洪善根,鲍海如,洪立德,洪隆初,潘吉余都是主力。竹铺乡政府组织乡直单位和各行政村比赛,竹铺中学队都是独占鳌头。有一次竹铺村代表队调集了各路高手,要与中学队一决雌雄,场下的竹铺村观众呐喊声一片,但最终还是略输一筹,竹铺村的篮球粉丝对我是又爱又恨。</p><p class="ql-block"> 那时老师也喜欢打拼伙,鲍亚明老师是网鱼高手,我负责买肉酒,潘爱华负责烧菜,一起吃饭的往往是一大桌。寒冬腊月,吃杀猪饭,吃了这家吃那家,到洪正礼和潘爱华家吃饭最热闹,他们的妻子特别好客,我们往往是不醉不归。</p> <p class="ql-block"> 学生春游也是踏遍了竹铺的山山水水,学校从来不限制,当时的学生体力好,不怕吃苦,上清凉峰也是如履平地,有一次我带学生到龙潭去玩,回来的路上,几个学生还替我砍了一根大叶柴,然后帮我抬到小岫,第二天家长用板车送到学校。那个时候师生关系是多么融洽啊!</p><p class="ql-block"> 在竹铺中学的几年里,我一边教书,一边自学汉语言文学,1989年完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学考试,取得大学文凭,1992年在洪敬秋主任的引荐下,我调入三阳中学改教语文,从此进入了我三十多年的三阳中学教书生涯。</p> <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二年八月,我正式到<b>三阳中学</b>报到。当时正是三阳中学人事大变革之时,校长是从齐武中学调来的洪善成,教务主任是新提拔的数学名师洪敬秋,新旧交替,人事关系复杂。此时三阳中学有十二个班,七百多学生,教师六七十人,是歙县南乡有名的大学校,但教学质量处于低谷,隔壁的齐武中学如日中天,好多学生都纷纷流入齐武中学。教务主任洪敬秋殚心竭虑,大胆创新,启用了一批年轻肯干的教师当班主任,九年级分快慢班,快班班主任是洪立新,敬秋自己教数学,晚上上课上到十点多,加大练习量,一年下来成绩突发猛进,当年考取中专六人,更重要的是留下一批优质学生作为第二年的复习生,以便来个彻底翻身。在加强初三年级的同时,初二年级也丝毫不懈怠,初二班主任是洪明晓、洪有、洪祖犹、王自宝,他们后来都成为教学骨干。</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三年九月,初三年级分成一个复习班,一个快班,两个慢班。我担任复习班班主任,兼任语文老师,数学洪灶所老师,英语方信忠老师,政治许灶尚老师,物理王自宝老师,化学王德烈老师,可谓是实力雄厚。但我感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语文我才教第二年,初三也没有教过,教材不熟悉,复习班怎么教更是没底,但洪敬秋坚持让我带,说你行的,我是硬着头皮上的。受命以来,夙夜匪懈,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把历年升学考试的试卷做了个遍,从中找出升学考试的重点难点和各个知识点,最终不辱使命,二十八个复习生,考取中专22人,轰动歙县,毛健全,方辉富,洪黎,洪杰,洪琼英等在歙县名列前茅,洪黎语文升学考试全县第一。洪敬秋高兴的失态,连连说:“你真给我争气”。从此三阳中学进入了快车道,各地学生纷纷转入三阳中学就读。</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轻触可观赏视频</span></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难忘一九七九年</b></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届从一九七六年二月进入三阳中学,进三阳中学要求严格,成份不好的、思想不好的都不能进,只能读农中。一进中学,班主任潘晓泉老师是留校高中毕业生,他教我们语文,但我觉得他的字写的很好,课教得也不错,我挺喜欢他的课;英语是武孟达老师,水平那是相当的高,据说是美国翻译官,但学生就是不听他的课,加上年纪大了,牙齿不关风,吐字不清,学生在后面大闹天空,他也不管;数学是肖元骅老先生,他只管上他的课,至于学生听不听他根本不管,他们在文革期间被学生斗怕了。地理是鼎鼎大名的姜敬辉老师,他的课生动有趣,画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那是随手画来,漂漂亮亮,我在整个初一只有语文和地理是及格的,其它都不行,但比起其他同学还是不错的,那时没有几个学生肯学习的,只有劳动课才是最高兴的,尽管抬粪到关桥很辛苦,但觉得很自由快乐,那时的学生挺不怕苦的。</p><p class="ql-block"> 初一下个学期三阳中学气象哨招人,班主任潘晓泉老师把我和善祚推荐进去,那是很牛逼的事情,气象哨有收音机,还有电话,许多同学羡慕不已,在气象哨学到了不少知识,也有幸聆听欧阳守老师的教诲,欧阳守老师知识丰富,他是复旦大学的高才生,下放到三阳中学教书,个子高高的,说话福建语音,抑扬顿挫,很好听,为人随和,喜欢和学生打成一片,明明有高中学生偷他的烟抽,他也睁一眼闭一眼。</p><p class="ql-block"> 一直混到初二,数学还是不及格,英语基本不会,时间进入1977年下半年了,恢复高考了。1978年上半年恢复秋季招生,我们初二读了一年半。1978年下半年进入初三 ,学校进行了分班,把原来的三个平行班分成了好、中、差三个班,我有幸分到了好班。班主任是洪水生老师,兼任化学,他是体育老师出身,也是边学边教,但学生基础普遍很差,他的不厌其烦的教法学生反而听得懂。语文和政治是柯广进老师,他的基本功扎实,教书负责,政治没有教材,他就半夜三更整理材料。物理课是洪金贵老师,教书认真,一丝不苟,画电路图非常漂亮,他的课一下吸引了我,我的物理成绩直线上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洪灶所老师,针对我们基础差,他开始从分数的加减乘除法进行补缺补差,放学了还是一黑板一黑板的抄数学题目,好多次,天黑了看不见了他还在抄题目,并且要求第二天早上必须交给他,他的课抑扬顿挫,音调与众不同,学生想笑但又不敢,他挺严厉的,没有一个学生不怕他的。半年下来,整个班级成绩突飞猛进,我的数理化成绩也在班上名列前茅了。</p><p class="ql-block"> 1979年7月中考在齐武中学进行,住在老百姓家里,堂前放一条大谷垫,晚上睡觉就用书当枕头,天热也不需要盖的,下午考好后我们几个皮桶就到河里游泳,有一次衣服被教务主任汪松德老师捧走,后来还是数学老师讲情才饶了我们。考了两天半,语文一百分,数学一百分,政治一百分,物理化学合卷一百分,总分四百分,英语参考分,不纳入总分。</p><p class="ql-block"> 八月份中考成绩出来了,三阳中学有十一人考取中专,全县一万多人参加考试,中专录取名额只有一百多人,真的是百里挑一啊。三阳中学一时轰动全县,我也有幸被录取到宁国师范读书,从此改变了我的命运,毕业后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2025.06.13</p> <p class="ql-block"><b>外三篇</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怀 念 父 亲</b></p><p class="ql-block">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p><p class="ql-block"> 今天又是父亲节了,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人们常说父爱如山,但我只感到父亲的严厉,小时候父亲在外谋生养家,很少感到父亲的温情,每逢他从苏州过年回家,我就躲得远远的,能不见尽量不见,吃饭夹菜都是小心翼翼的,一直以来对父亲只有怕,年后只盼他早点回苏州。直到父亲老境颓唐,生病了,我在医院服侍他,才感到严父对我些许的温情。他一辈子确实对我们过于严厉,很少有笑脸,父子之间很少说话。</p><p class="ql-block"> 父亲这辈子吃了很多苦,十三岁祖母就去世了,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祖父洪金三在三阳很有威望,是祠堂的首领,但后来染上吃乌烟打针,家道中落。为了家庭的生计,祖父就送父亲到杭州去学做生意,到杭州要走三天,找到洪祖应的茶叶店,落脚后,祖应老板非常客气,但因店员已经满了,后来祖应老板又介绍父亲到苏州洪立大茶行做学徒,一直做到解放,公私合营后,成立苏州茶厂,父亲就在苏州茶厂工作,当时苏州茶厂效益很好,工资也不错,印象中每月七号雷打不动都往家里寄钱,基本上是三十元,祖父继祖母一家十元,我们一家二十元,我们一家有八口人,二十元也就满足买米,其余就要靠我母亲和大姐大哥二哥她们挣工分了,我们一家每月都盼着七号。</p><p class="ql-block"> 七九年我考取宁国师范,我写信告诉父亲,父亲开始很怀疑,说我从小很野,也从来没有指望我考取中专的,现在居然考上了,也很高兴,从苏州赶回三阳,替我备办了被子衣服之类的东西,然后又匆匆的回苏州上班去了,他那时也是一个小领导,七八月份茶厂最忙。</p><p class="ql-block"> 1980年, 父亲申请提前退休,当时只有五十二岁,我大哥顶班到苏州工作,包产到户后,父亲母亲很能干,起早贪黑,茶叶能摘三四担,一千多元,我们家的日子渐渐红火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父亲是家中的主心骨,一切父亲说了算,母亲脾气非常好,总是逆来顺受,一辈子当小媳妇。所幸我们兄弟姐妹对母亲都非常孝顺,这是她最大的安慰。</p><p class="ql-block"> 2015年,父亲身体日渐衰落,几次住院,心肺功能衰竭,最后在歙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住了两个月,走完了88年的人生旅程,永远的离开了我们。</p><p class="ql-block"> 我要感谢父亲,他给了我生命 ,把我带到这个世界,感受到人间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2025.06.15</p> <p class="ql-block">篇二: <b style="font-size:20px;">潮 汕 游 记</b></p><p class="ql-block"> 今年三月十八日,我们十二人一行,在范书记和汪主席的带领下,从黄山北站乘坐高铁,经过五个多小时的风驰电掣,于下午五点半到达潮汕站。在导游李总的精心安排下,当晚我们入驻汕头的利怡酒店</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我们在凌导的绘声绘色的讲解中,乘坐游轮横渡鮀江,望着万顷碧波及远处的海湾大桥,顿感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有把酒临风喜气洋洋则已之感。登上内海岛——礐石岛,岛内木棉花含苞待放,紫荆花盛开,赏心悦目。我们选择徒步登山,不坐缆车,沿途全是巨型花岗岩石,圆圆的,一个连着一个,形成巨大的花岗岩洞穴隧道。礐石的洞穴幽奥,石阶通幽,层次幽远,清静幽然,都突出“幽”字。石缝里长出榕树,虬枝紧紧缠绕在岩石上,上面是万条垂下黄丝绦,给人的感觉是柔中有刚,刚柔相济。一路上到处是摩崖石刻“春潮八百里,南国第一州”、“海纳三江,气吞百粤”、“云衢天街”、“百载商埠,楼船万国”,形象的表述了礐石气魄雄浑的特征。走过一千多台阶,终于到达悠然亭,我已是大汗淋漓,登上悠然亭,清风徐来,顿觉神清气爽,远眺外海,近观山色,大有“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之感。</p><p class="ql-block"> 午后我们游览了汕头石炮台公园。这个公园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年),并于光绪五年(1879年)竣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对于研究晚清海防军事防御建筑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 它是一座环圆形城堡建筑,平面呈环形。炮台外围有统宽23米的护台河,增加了其防御性。炮台分上、下两层,各置火炮18门,共计36门火炮,炮巷宽4.1米,长292米,是放置炮弹和炮兵驻扎的营地。上层台面则分布有72座通风报话塔,每三个为一组,呈品字形分布,这些通风报话塔不仅具有通风采光的功能,还便于炮塔上下传达信息。对于古人的智慧,可以说叹为观止了。但满清的腐败,虽有坚固的海防,但最终还是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p> <p class="ql-block"> 南澳岛</p><p class="ql-block"> 20日早上九点,我们一行从汕头酒店出发,奔赴下一站——南澳岛。</p><p class="ql-block"> 途径南澳大桥,南澳大桥全长9341千米,这座雄伟的跨海通道,横跨后江湾,连接了广东省汕头市的澄海区与南澳县。作为汕头市东北部的重要通道,南澳大桥不仅是地理上的连接,更是经济与文化的桥梁。南澳大桥位于三江入海口,黄色的是江水,蓝色的是海水,远远望去好像一堵黄色的墙,江水海水泾渭分明。汽车驰过跨海大桥,停留在海边,呼吸着甜蜜的空气,吹着清凉的海风,看着红色的灯塔,蓝蓝的海水,湛蓝的天空,心胸顿时开阔。汪主席说今天真是风和日丽,天好景好人更好。</p><p class="ql-block"> 司机兼导游引导我们继续前行,一会儿到了白鹭岛,只见白鹭在相思树上翩翩起舞,好像在欢迎远来的客人。这里是一个巨型海水养殖场,养殖的浮标色彩绚丽,把整个海面装点的美轮美奂。我们乘坐小型游船,穿梭期间,如梦如幻。</p><p class="ql-block"> 南澳岛上风景好,</p><p class="ql-block"> 相思树上白鹭翱。</p><p class="ql-block"> 五彩斑斓养殖场,</p><p class="ql-block"> 岛民文旅效益高。</p> <p class="ql-block"> 北纬23.5——北回归线</p><p class="ql-block"> 21日早上八点半,吃好美味的早餐,前往南澳海泉湾,这里刚好是北纬23.5度,北回归线是太阳光线能够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它是热带和温带之间的分界线,每年夏至时,太阳直射点达到最北端,此时北半球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海边的双子灯塔,因形状像冰淇淋,俗称冰淇淋灯塔,它是很著名的网红打卡点。也是茫茫大海中黑暗里的指路明灯。</p><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几分钟,就到了清澳湾,进门就有一个标志性建筑——自然之门,它是北回归线的标志。下面就是月亮湾海边沙滩,海滩弯弯真像月亮,这就是月亮湾名称的由来。金色的沙滩,湛蓝的海水 ,天然的浴场,每逢夏季,这里人山人海,到处是帅哥美女,环肥燕瘦,美不胜收。我们踩着柔软的沙滩,看着阵阵海浪,望着孩童们在无忧无虑的玩沙,还有情侣们窃窃私语,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在杨总的邀请下,我们乘坐海上摩托艇,劈波斩浪,刺激又好玩,这是一场心灵的洗礼。</p><p class="ql-block"> 凤翥(zhu) 陈慈黉(hong)故居</p><p class="ql-block">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p><p class="ql-block">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p><p class="ql-block"> 一楼:匾额为“岭东首邑”,由书法家刘炳森题写,柱联为“城抱江如带,天垂嶂列屏”,由陈景舒书写。</p><p class="ql-block"> 二楼:匾额为“东为万春”,由国学大师饶宗颐题写,柱联为“万峰当户立,一水接天来”。</p><p class="ql-block"> 三楼:匾额为“广济楼”,由书法家萧娴题写,柱联为“得山水清气,极古桥秀风”,由卢瑞华书写。</p><p class="ql-block"> 这些匾额和楹联不仅展现了广济楼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体现了书法艺术的精湛。</p> <p class="ql-block"> 踏歌·南澳行</p><p class="ql-block">三月骋驰千里。南澳岛、波碧连天际。跨长桥一线,似银蛇逶迤。与鸥盟约踏歌行,任风涛、心醉春潮里。看木棉花旖旎。相思树、挽手云霞倚。叹海上牧场,似彩绸铺缀。与挚友同舟共济。朝日出、漫步银沙堤。浪激若奔骥。</p> <p class="ql-block">篇三:<a href="https://h5.qzone.qq.com/ugc/share?sid=&sharetag=3F58991B2AAAF6242CE13E0F91F9DA63&bp7=&bp2=&bp1=&_wv=1&res_uin=505263612&appid=2&cellid=1541906137&no_topbar=1&subid=&g_ut=3&from=timeline"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b>王干岭简介</b></a></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作者简介:</b><span style="color:rgb(1, 1, 1);">洪祖犹,原三阳学校副校长,2023年退休。</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span style="font-size:18px;">点触可阅读</span></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sh0suh"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20px;">井泉长存母校情</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zh9chb1" target="_blank">兰桂馨香</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1u7ea1h" target="_blank">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