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韩愈在《师说》中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p><p class="ql-block"> 所以,古代从小就对老师或先生是非常崇敬的。“天地君亲师”之排列,可见崇敬老师之尊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 生于六十年代的我们,由于受文化大革命颠覆影响,从小缺乏对老师尊重氛围,甚至有的学生为了显摆、逞能,还背后故意捉弄讲台上的老师。</p> <p class="ql-block"> 步入了社会,为了学门手艺谋生,都必须先拜师学艺。由于处于社会变革、科技进步高峰期,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经历了普及电脑互联网,迎来了智能手机黑科技叠级更代。为了不被社会淘汰,不得不提着礼品,谦恭地拜能者或年轻人为师。在键盘上,手机里,让他们教我们入门。现在Al智能+高端科技,势如猛虎朝我们扑来,逼着我们不得不花钱上网拜师求教。请师引进门,经过努力出师凭个人了。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又不想被社会抛弃,只有无数次千方百计寻师访友,无数次在老师引领下,自我修行,勉强没被快速前进的社会淘汰。</p> <p class="ql-block"> 曾经,在工作期间,只有忙里偷闲偶尔写点小文章。如今,退休了,赋闲在家,可以天马行空任自己写点文章,但坐下来,想写文章,似乎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很羡慕@箱子学长、@村姑学长、@老秋学长……他们文如泉涌,才思敏捷,文采了得。问过他们的经验之道,他们说也是在文学写作(欣赏)班,得力于江老师和黄老师点拔。才打通了任督二脉,写出现在文采的原创文章。</p> <p class="ql-block"> 坐在老年大学现代文学写作(欣赏)班上,聆听江老师和黄老师深入浅出的演讲。深深感觉到,江老师毕生执笔文学写作事业,他悟出的写作心得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黄老师六十年的文学教学经验,对文学的理解是融入骨子里的入木三分。他们就如《天道》电视剧奇才丁元英,悟出强势文化的武林秘笈。已被打通任督二脉的@箱子、@村姑、@老秋……获得认知的弱势文化群体,陶醉自己创作快乐,更加深入笔耕不辍。</p> <p class="ql-block"> 现在,我及一些业余文学爱好者,正处于想写好文章,但又缺乏一些东西,对文学创作如缺乏认知力的弱势文化的叶晓明、刘冰、冯士杰,机会来了,因某些阻力难以跨越,而放弃争取进步机会,永远止步在初级的文学写作段位。</p> <p class="ql-block"> 已是退休赋闲在家的我们,经历了很多,阅历了很多。悲哀文革思潮践踏尊师重道,深深理解了几千年来,天地君亲师的崇敬之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