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12日,星期二,天气晴,西藏阿里大环线第六天。今天是冈仁波齐转神山徒步第一天,这次报名参加西藏阿里大环线看中的三点:一是珠峰大本营看世界最高峰;二是冈仁波齐转神山;三是圣象天门打卡。珠峰大本营8月8日已去看了,海拔5000多米的高度身体状态还不错,入藏以来一直也没高反。今天来冈仁波齐转山,晚上要入住海拔5200多米的天葬台宾馆,这也是两次进藏住的海拔最高的一次,明天要翻越海拔5648米的卓玛拉垭口,这也是我两次进藏背包负重徒步所到的最高海拔,为防万一,我还是把包里放上了在西藏买的一小罐氧气并多带了一件薄款鸭绒服,怀着对神山的敬畏开启了朝拜之路。</p> <p class="ql-block"> 因今天有一千多印度人也来转山,为避免路上被堵,我们吃完早餐7:40就出发了,因提前买了预售票,到售票处登记、取票</p> <p class="ql-block"> 我来冈仁波齐就想虔诚地绕神山一圈,顺时针走个完整的朝拜之路。除司机外,我们9个人,只有我跟“树根”两人从检票口起点徒步,其他7人都乘坐观光车到“经幡广场”开始徒步。从检票口到经幡广场有6公里路程,我俩在检票口打卡后,8:20先行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 冈仁波齐转神山(两天)线路示意图</p><p class="ql-block">D1、塔钦~礼拜台~两腿佛塔~经幡广场~曲古寺(补给点)~马头明王驿站(补给点)~止热寺(可住宿)~天葬台旅馆(可住宿),第一天约20公里;</p><p class="ql-block">D2、止热寺或天葬台~卓玛拉垭口~慈悲湖~不动地钉(补给点)~茶馆(补给点)~尊珠普寺(补给点)~宗堆(补给点)~塔钦,第二天约30公里。</p> <p class="ql-block"> 每天来冈仁波齐转神山的人很多,一路上朝圣者络绎不绝,跟着人群走就行,大可不必担心会走丢。进入检票口有两条路,一条是观光车跑的大路,一条是右侧顺山坡前行的小路,小路到“经幡广场”要近一点,所以大多朝圣者都走小路。</p><p class="ql-block"> 路过一转经筒处。我虽然跟树根一起同行,因我在路上经常要停下来拍照、录视频,极易耽误时间,我让树根不要等我,他去追赶坐车进来的大部队即可。为防不测,我包里带了头灯,也用“两步路”下载了冈仁波齐转山轨迹。</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藏獒都很友好,它们耳濡目染了一个个朝拜者信仰的力量也变得很温顺。</p><p class="ql-block"> 回看从检票口上来的路,一条跑车的大路,一条上坡的小路</p> <p class="ql-block"> 遇到了一群藏野驴,这也是我两次进藏遇到最大的一群,并且离得最近的一群</p> <p class="ql-block"> 打卡</p> <p class="ql-block"> 前方经幡处就是“礼拜台”,朝那个垭口方向走</p> <p class="ql-block"> 从检票口到礼拜台海拔上升86米,用时50分钟。过了礼拜台垭口就是一路下坡,下去不远就到“经幡广场”了</p><p class="ql-block"> 天气晴,在礼拜台就能看见“冈仁波齐”山峰</p> <p class="ql-block"> 在垭口能看到“经幡广场”</p> <p class="ql-block"> 下到山底平路</p> <p class="ql-block"> 看到了冈仁波齐神山</p> <p class="ql-block"> 冈仁波齐,被意为“雪山宝贝”。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是冈底斯山的主峰。冈仁波齐山顶海拔6656米,山脚海拔4500米左右,高差2100米,雪峰四壁对称,形如金字塔。与拉萨的直线距离约1000公里,与札达、噶尔、革吉三县接壤,与印度、尼泊尔毗邻。</p><p class="ql-block"> 冈仁波齐峰地区属于典型的高原地貌,其峰顶覆盖着永久积雪和冰川,四壁光滑,整体呈规则的四棱锥体,峰顶南面有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横向的岩层组成了佛教中的“卍”字纹图案。阿里地区的四大河--马泉河、狮泉河、象泉河、孔雀河,从冈仁波齐四方流下。冈仁波齐所在的普兰县属高原寒带干旱气候区。日照充足,日温差大,年温差相对也较大,气温低,降水少。年均温3°C,极端最高温26.5°C,极端最低温为-27.50C,年日照时数约为3153.2小时,年霜期213天,年降水量172.8毫米,40%集中在8月份。</p><p class="ql-block"> 冈仁波齐被西藏原始宗教苯教、藏传佛教、耆那教、印度教一致认定为世界中心,是众神聚会的香巴拉,素有“阿里之巅”的誉称,是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也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冈仁波齐的转山分为内转和外转两条转山线路,它是徒步者心中的经典线路。</p> <p class="ql-block"> 神山倒影</p> <p class="ql-block"> 冈仁波齐的“双腿佛塔”,<span style="font-size:18px;">藏名确典冈尼,</span>是神山的标志性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塔尔钦镇的转山起点、经幡柱的西面,白色塔身、红色塔顶,虽然外形简陋、矮小,但在信徒心中却有着无比神圣的地位,是朝圣者开始外转神山的第一个重要节点。在双腿佛塔摇响白塔的铃铛,就是向神山报道的方式。根据传统说法,佛塔的“双腿”象征着佛法的传承,信徒需从两腿间穿过以示虔诚,能得到神的庇佑,若无法通过,则被认为存在罪业需先行忏悔。</span>这一传说与宗教仪轨相关,体现了藏传佛教对信徒行为的规范。</p><p class="ql-block"> 我在路上拍到了它,但不知道它就是“两腿佛塔”,我一路还在到处找它,因我直奔“经幡广场”方向而错过了,应该先经过“两腿佛塔”,然后再去“经幡广场”。</p> <p class="ql-block"> 经幡广场位于冈仁波齐峰西南侧的色雄滩,海拔约4726米,是转山仪式的起点和重要宗教场所,以高达24米的经幡柱和五色经幡群闻名,承载着藏传佛教、苯教等多重信仰的文化象征。</p> <p class="ql-block"> 聚集在冈仁波齐的宗教纷繁复杂,但却在冈仁波齐脚下用同一种仪式表达信仰:转山。据说朝圣者来此转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山十圈可在五百轮回中免下地狱之苦,转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升天。而在释迦牟尼诞生的马年转山一圈,则可增加一轮十二倍的功德,相当于常年的十三圈,且最为灵验和积长功德。</p><p class="ql-block"> 按照苯教仪轨,他们转山是逆时针转;而藏传佛教信徒和印度教信徒是沿顺时针方向。在这里,人们不会因为信仰的不同而心生隔阂,都会微笑示意,送上真挚的祝福。</p><p class="ql-block"> 马年转山,羊年转湖,明年(2026年)就是马年,届时来转神山的人一定会很多,是不是明年要再来一趟😄😄</p> <p class="ql-block"> 1.宗教起源:相传为释迦牟尼率五百罗汉降临之地,坛城台上的脚印被视为圣迹,此处还设有冈仁波齐四大天葬台之一的“色雄天葬台”。</p><p class="ql-block"> 2.经幡柱历史:17世纪为纪念甘丹才旺击败拉达克军队的胜利,甘丹颇章政权在此竖立巨型经幡柱,与拉萨大昭寺经幡柱并列,成为战争纪念与赎罪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3.跨信仰地位:被藏传佛教、苯教、印度教、耆那教共同奉为“世界中心”,经幡飘动被视为诵经祈福,信徒相信其能传递祈愿至神明。</p> <p class="ql-block"> 看完经幡广场也没看路,直接拔高往前走了,结果就走到悬崖边上了,偏离主路很远,好在这里都有下去的小路,若是晚上走有一定的危险。其实看完经幡广场应该往左边走,平着进山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路虽然走错了,但下河谷时近距离看到了“旱獭”,也算是一种补偿吧</p> <p class="ql-block"> 回到主路往前走,看到了左侧高处的“曲古寺”</p><p class="ql-block"> 曲古寺地处冈仁波齐峰西侧,是转山路线的首座寺庙,因主供自生无量寿佛(藏语称“曲古”)石雕而得名。该寺由瑜伽行者念钦于13世纪创建,原名“聂布日宗”,依山而建,现存建筑为白墙红顶的藏式风格,海拔4820米,是远眺冈仁波齐西壁雪峰的观景点。</p><p class="ql-block"> 寺庙历史上曾遭损毁,1985年重建后恢复宗教活动。寺内保存释迦牟尼佛像、《甘珠尔》佛典及噶举派高僧遗骸,另存班钦·那若巴法螺、铜锅等圣迹。主供佛像据传曾经历古格士兵争夺及神异回归事件。周边分布修行洞、圣泉、长寿三尊峰等遗迹,相传与莲花生大师伏藏相关。作为转山起点的重要节点,其山下设有补给点供朝圣者休整</p> <p class="ql-block"> 10:37到了第一个补给点牧民茶馆,所以出发时包里不用背很多东西,背一瓶加葡萄糖粉的热水和一瓶矿泉水或可乐、红牛即可,沿途有好几个补给点,山中信号不好,最好要带点现金。我包里背了1瓶加了四小包葡萄糖粉的热水、1瓶矿泉水、1瓶可口可乐、2瓶电解质水、2罐红牛,还有一包巧克力味曲奇饼干,很明显饮品背多了,高海拔下增加了负荷,做无用功</p> <p class="ql-block"> 山谷的两侧有好几条这样的瀑布</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线路起伏不大,需要多次过河谷,有些地方塌方,路不好走</p> <p class="ql-block"> 有印度人因高反骑马下撤了</p> <p class="ql-block"> 挂经幡的点</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进</p> <p class="ql-block">路左侧的瀑布</p> <p class="ql-block">路上有藏民带着羊羔转山</p> <p class="ql-block">藏区这边的乌鸦个头都很大</p> <p class="ql-block"> 到这处有经幡的地方,这里能看到冈仁波齐神山,在这里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 路上有很多年龄大的藏民都来转山</p> <p class="ql-block"> 沿途除寺庙外,挂经幡的地方基本上都能看见冈仁波齐神山</p> <p class="ql-block"> 冈仁波齐峰就在跟前</p> <p class="ql-block">牦牛</p> <p class="ql-block"> 一路没休息,13:10到了第二个补给点,在这里赶上了大部队,不过他们已吃过午饭,休息好了要出发。</p><p class="ql-block"> 我要在这里吃午饭,休息一下,按照自己的节奏行进</p> <p class="ql-block"> 在补给点处与神山打卡</p> <p class="ql-block"> 吃饱喝足,休息了一会继续出发,海拔达到了4900多米,海拔升高了近240米,今天要走到5200米的高度,加油💪,感觉前方要拐弯了</p> <p class="ql-block"> 路上转山的人群熙熙攘攘</p> <p class="ql-block"> 看见神山就打卡</p> <p class="ql-block"> 继续打卡</p> <p class="ql-block"> 走到前方第一座桥,过桥是去“止热寺”,因我们没订上那边的宾馆,要直行去天葬台宾馆,这里海拔已接近5000米了,大伙也走了6个多小时了,但还要继续拔高200米,前方的好汉坡在等着大伙</p> <p class="ql-block"> 直行,我们的领队锻炼在路口等着大伙</p> <p class="ql-block"> 冲鸭!!!!!!</p> <p class="ql-block"> 河谷左侧就是“止热寺”</p><p class="ql-block"> 止热寺(又称:芝热寺)藏语称“芝热贡巴”,意为“母牦牛角洞”,传说狮面空行母化身为牦牛指引建寺地点,遗留的牦牛角法器现为镇寺之宝。止热寺坐落在冈仁波齐北麓,白龙河、仲龙曲和卓玛拉曲三河交汇处,海拔5080米,是观赏神山背面的最佳位置,周围布满玛尼堆和经幡。</p><p class="ql-block"> 寺庙由贾贡岗日大师于1964年修建,1986年重修,既是朝圣者的休息站,也是转山途中的重要地标。寺对面的三座山峰象征文殊、观音、金刚手、合称“日松贡布”。</p><p class="ql-block"> 作为藏传佛教、印度教和苯教的圣地,止热寺承载了丰富的宗教传说,留存有雕刻、壁画等文物。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佛祖诞辰日),这里会举办玛尼旗更换仪式,转山信徒尤为集中。</p> <p class="ql-block"> 站在止热寺前隔河相望,神山前面有三座稍小的山峰,从东到西分别代表了文殊菩萨“央迈勇”、观音菩萨“仙乃日”,金刚手菩萨“夏诺多吉”</p> <p class="ql-block">转到了神山的北麓</p> <p class="ql-block"> 要走过这座桥到对岸,爬“好汉坡”,到经幡那里,需急剧爬升100多米</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遇到好几只旱獭</p> <p class="ql-block">回看“止热寺”</p> <p class="ql-block"> 爬了近40分钟,终于到经幡这里,此处海拔5231米</p> <p class="ql-block">回看上来的路</p> <p class="ql-block">前方的房子就是今天住宿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17:04终于到达目的地,我是9人中第三个到达的人</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9人都住在这个房间,因印度人来转山,旅馆都不好订,订不上房间的都在前面吃饭的餐厅睡木头沙发</p> <p class="ql-block"> 入住“天葬台宾馆”,此处海拔5275米,今天走了31558步行程21.3公里,耗时近9小时,爬升了605米,感觉状态还可以,没高反症状,若路上不照太多的照片,不背那么多无用的东西,7个小时内就能完成。其实住在这里的好处就是明天翻海拔5648米的卓玛拉垭口,要比住“止热寺”相对轻松一点。</p><p class="ql-block"> 今日行程小结:转山路上补给点比较多,不需要带太多吃的喝的,以轻量化为主;住山上海拔高,晚上冷,可多带一件薄款羽绒服;要带头灯、带雨衣,以备不测;要带充电器,尽量实时给手机充足电;要抱着敬畏之心、虔诚之情去转神山,否则就会受到神山的惩罚;若转完整的神山,要合理安排好时间,尽量在天黑之前第一天赶到住宿地,第二天要出山;冈仁波齐转神山线路很成熟,人来人往,一般不会走失,只要不高反,不失温,还是比较轻松的;路上遇骑马转山的一定要躲让马匹,避免被踩被踢;建议使用登山杖。</p> <p class="ql-block">藏野驴</p> <p class="ql-block">礼拜台</p> <p class="ql-block">经幡广场</p> <p class="ql-block">冈仁波齐经幡处</p> <p class="ql-block">第二补给点</p> <p class="ql-block">神山</p> <p class="ql-block">神山</p> <p class="ql-block">止热寺</p> <p class="ql-block">旱獭</p> <p class="ql-block">天葬台宾馆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