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在北京与世长辞,伟大的生命历程在这一刻定格。他一生廉洁奉公,其廉洁品质深深烙印在历史长河之中,成为后人敬仰与学习的典范。</p><p class="ql-block">在坚定信念中锚定廉洁坐标。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毛泽东保持廉洁的核心因素。他早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认定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诠释,并从此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终身信仰。在这一信仰的引领下,毛泽东将个人私欲置之度外,全身心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一生回乡只有五次,廉洁自律成为他的行为准则。纪检干部手握监督执纪权,更需“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更要严守廉洁纪律、保密纪律,坚决抵制“人情案、关系案”。</p><p class="ql-block">为民服务宗旨意识贯穿一生。从参加党的一大开始,毛泽东便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意识牢记在心并躬身践行。在中央苏区时期,他要求红军和苏维埃政府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问题。他带领工作人员和村民一起挖井,解决瑞金沙州坝群众的饮水难题。在才溪乡调查时,帮助陈美兰大妈解决住房困难等。三年困难时期,他为农民疾苦流泪,连续7个月不吃肉,导致身体浮肿。他认为,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于为人民服务,决不能为个人谋取私利。作为纪检机构,要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下大力气整治基层“微腐败”,改良“盐碱地”,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p><p class="ql-block">高度自律夯实廉洁根基。毛泽东在工作和生活中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和身边同志。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送子参军,牺牲在朝鲜战场,彰显出无私精神。女儿上学,不准用公车接送。收到礼品,吩咐一律交公。亲友托他找工作,一概拒绝。毛泽东的一言一行,展现出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原则性,为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作为纪检干部,更要强化自我监督,确保队伍的纯洁性和纪律性,维护纪检机构的良好形象。</p><p class="ql-block">民主监督筑牢持续稳固基础。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在这种理念下,腐败行为难以藏身,为保持廉洁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监督环境。毛泽东重视思想建设,通过组织教育学习和整风整顿,提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从思想根源上杜绝腐败的滋生。纪检机构要结合正在开展的“纪检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将其与“每月一问题”和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结合起来,抓住关键问题,集中发力,进一步提升纪检干部政治能力、政策水平、纪法素养,切实将“三化”建设成果转化为忠诚履职的实际成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