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是我第二次上庐山,第一次上庐山是1992年暑假,那年女儿小学毕业,因成绩优异,我们专程带她上庐山游览,以资鼓励和奖励。岁月如梭,光阴似箭,30多年弹指一挥间,女儿也都成了孩子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时序轮转,这不,外孙女也迎来了小学毕业季。跟她妈当年一样,成绩也不差。课本里李白的</span><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飞流直下三千尺”、</b><span style="color:rgb(1, 1, 1);">苏轼的</span><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不识庐山真面目”</b><span style="color:rgb(1, 1, 1);">早已让她心生向往。于是女儿张罗着,要“携老带小”重上庐山,圆外孙女的庐山梦。她特意选了报团的方式,笑着解释:报团虽说可能少点自由,但吃、住、行都不用自己操心,会轻松许多,我们只管跟着看风景就好。就这样,我们踩着两代人的毕业记忆,再次向庐山出发。</span></p><p class="ql-block">8月6日早上8:30我们坐上开往庐山的列车,开始了本次的庐山之旅。下午1:30到达庐山站。导游已在出口等候我们,随后我们坐上旅行社大巴车,经过约40分钟车程,到达庐山游客服务中心。这里是游客购买门票上庐山的卡口。门票价成人160元,学生半价,65岁以上免票。😀😀</p> <p class="ql-block">买好门票,依然坐旅行社的大巴车,从北山公路上山,这是一条仅有两车道,24公里长的盘山公路。汽车沿着盘山公路在万绿丛中盘旋而上。弯弯曲曲的山路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山上,蜿蜒曲折。迂回盘旋,左转右闪,让人头晕目眩,恶心难受😔</p> <p class="ql-block">导游在车上讲述了个小故事:“这条仅24公里的北山公路共有396道弯。1959年夏天,毛泽东第一次上庐山,为了验证这条盘山公路究竟有多少道弯,毛泽东私下让警卫员准备了四合火柴,每合一百根。在上山过程中,每转过一道弯,就丢一根火柴,全程走完,四合火柴一根不剩,应该是四百道弯啊!毛主席笑着问陪着上山的省长邵式平,正当邵式平处于尴尬😓时,警卫员突然拍了下脑袋,“主席,我想起来了!上山的途中,您抽了四根烟,用去四根火柴”。 </p><p class="ql-block">哦,主席听后爽朗的哈哈大笑…… </p><p class="ql-block"><b>毛主席的《七律•登庐山》:一江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b></p><p class="ql-block">诗中的“四百旋”也就是指庐山盘山公路的近四百道弯。描写了庐山公路近四百处弯道的险峻景象。</p> <p class="ql-block">汽车在万绿丛中继续盘旋而上,我望着窗外,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一边在心里默念着苏东坡的那首脍炙人口的诗: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p> <h3>行走的风景,车上沿途随拍。</h3> <p class="ql-block">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郊,东临鄱阳湖,北靠万里长江。</p><p class="ql-block">庐山,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又名匡山、匡庐。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有神仙之庐的传说<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b></p><p class="ql-block">庐山是一座集风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这里是中国山水诗的摇篮,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慕名登临庐山,为其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但纳入小学课本里的仅有三首。</p><p class="ql-block"> </p> <h3>8月7日,按照导游的安排游览“三叠泉瀑布”。</h3> <p class="ql-block">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所以,来到庐山必须要打卡三叠泉瀑布,第一次上庐山没有去三叠泉,留有遗憾!这次要补上。因为“三叠泉”号称庐山第一奇观。</p> <p class="ql-block">三叠泉顾名思义就是经过三次跌落的泉水。古人称“匡庐瀑布,首推三叠”,誉为“庐山第一奇观”,三叠泉的泉水,由庐山山顶上的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合并而成,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到第一级的盘石,再飞泄到第二级的大盘石,再喷洒至第三级大盘石。形成三叠,故名;总共的落差155米。势如奔马,声若洪钟。三级瀑布,各异奇趣,古人描绘曰:“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p> <p class="ql-block">两千多年前,李白就为庐山瀑布做了广告:“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如今的庐山三叠泉瀑布,是否是当年李白笔下的瀑布,众说纷纭,无从考证。</p> <p class="ql-block">此处是通往登山平台的小火车站,从这里坐大概5、6分钟的小火车,到达登山平台。</p> <p class="ql-block">去往三叠泉的途中,导游在车上反复强调:“去三叠泉瀑布道路艰险,一共有3300多个台阶。差不多要走二十分钟,有心脏病、高血压的游客要有思想准备,不要勉强”。进入景区登山阶梯,只听大喇叭也是不停的循环的温馨提示:“游客们,参观三叠泉瀑布,从这里开始要走2600多个又陡又险的台阶,请游客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听罢,我有些犹豫,因为自己平时锻炼的少,还有一些基础病,感觉自己有些力不从心,往下看笔直陡峭的台阶山道如同一架天梯伸向深不见底的山谷,不禁望而生畏。</p> <p class="ql-block">我从千里之外寻你而来,怎能这么轻易就放弃与你的相见呢!这么想着,我捋捋贴在脑门上的头发,带着对三叠泉瀑布热切的向往,抬脚迈下第一个台阶。台阶山道狭窄,只有一边有护栏,另一边靠着山崖壁,有些向上攀爬的游客不守交通规则,直接逆向而行。</p> <p class="ql-block">然而,最终我还是高估了自己。在一次次听别人说快要到了,还有10分钟,还有10分钟,最终腿发软的时候,才发现,导游的二十分钟绝对是骗人的。感觉已经走了好久,可往下一看,直上直下的梯阶,依然一眼望不到头。此时我有些目眩,双腿打颤。女儿给我买了根拐杖,说是拐杖可以助力,我没有摆手阻止女儿,因为此时两腿发软,已不容我逞强。这根简陋的登山拐杖,后来确实帮了大忙,对膝盖也起到实实在在的保护作用。</p> <p class="ql-block">路遇三叠泉的挑山工。我们拄着登山拐杖徒步行走尚且如此艰难,更别说他们挑着沉重的担子,每走一步,都似要耗费极大的力气。周围的游客或坐或行,而他专注于脚下的路,迈着沉重的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用汗水和坚韧,为庐山烟火气添上厚重的一笔,那身影是庐山别样的风景,诉说着生活的不易与拼搏的力量。山上东西贵也在情理中。</p> <p class="ql-block">或许是挑山工鼓励了我给了我力量,我继续往下走,终于见到水了。我和女儿都有些激动。不是三叠吗,怎么只见一叠呢?路人告诉说:要看三叠泉,还要再下300多个台阶。此时我双腿颤抖的更加厉害。</p><p class="ql-block">擦擦满头的汗,摸摸酸痛发颤的双腿,估量一下自己的能力,最终决定放弃……即便是勉强下到谷底,也肯定上不来了,路边等着抬竹轿的倒比比皆是,且不说价钱昂贵,想想被人抬着回来就觉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庐山的石阶陡峭又绵长,轿夫吃力地抬着轿子往上走。他的后背被汗水浸湿,手臂上肌肉紧绷着,每一步都踏的坚实。旁边的“乘轿须知”牌子静静立着,而轿夫用自己的力量,在庐山的山道上,书写着属于劳动者的坚韧故事,那背影,是山间一道充满力量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最终,我没能看到心心念念的三叠泉,不是没有遗憾!若是年轻时,势必拼了命也要去领略下近在咫尺的美景,但是,不得不服老啊。看起来距离成功只差一步之遥,但是只有自己知道,量力而行也不失为好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预防意外,我在这亭子里休息了好一会,并含服了药丸。</p> <p class="ql-block">原路返回的1000多个台阶,无疑是一座压过来的大山,令我喘不过气来,什么叫举步维艰,抬脚的一刻,瞬间领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总算是平安回到起点小火车站🙏</p><p class="ql-block">我问自己我算庐山客吗??</p> <h3> 含鄱口</h3> <p class="ql-block">道别三叠泉瀑布景区后,导游带我们去的下一个景点是~含鄱口。</p> <p class="ql-block">途经一片极其浓密的柳杉树林,导游介绍说:这片柳杉树林是1933年~1936年,蒋介石用飞机播洒的种子,是为宋美龄种的。往底处看树根盘绕丛生,往高处看,笔直的树干,郁郁葱葱的枝叶,简直是俊秀和壮观并举。</p> <p class="ql-block">我从百度了解到,含鄱口三面环山一面临湖,临着的湖就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环着的山对面是庐山最高峰“汉阳峰”、北面是庐山的第二高峰“大月山”、南面是庐山第三高峰“五老峰”,三座山峰连在一起犹如一只张开的巨口,有欲饮鄱阳之水的景象跟气势,因此得名含鄱口。含鄱口的西侧是著名的冰川角峰“犁头尖”,活象一块犀利的犁头,耕耘着芒芒云海。</p> <h3>庐山含鄱口被誉为神州九大最佳观日出处,以磅礴壮观的日出闻名遐迩,含鄱口日出,是庐山清晨的一张形象名片。</h3>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只见左侧有一座石构牌坊,四柱三门,正中上方有“含鄱口”三个大字,左右各刻“湖光”、“山色”二字。向前走是红柱绿瓦分外醒目的含鄱亭,据说这里是观看日出的最佳之处。</p> <p class="ql-block">据说登上含鄱亭,极目四眺,北可望五老峰,东可瞰鄱阳湖,南可瞰大汉阳峰,西可瞰庐山植物园,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特别是观着云海和日出,更是别有一番情趣。因为上午去三叠泉景区伤着了,此时,我走平路都要借助拐杖,举步维艰,寸步难行啊!没有能力登上含鄱亭,就远远的拍个图片吧!!</p> <p class="ql-block">可当我兴致勃勃的走到观景台,眼前的景象把我整懵了,当时目之所及全都是云雾缭绕,云山雾罩,雾气把下面的鄱阳湖和长江罩的严严实实,根本看不到鄱阳湖和长江,更别提三山环湖巨口的景象了,我们等待了好一会,只想等到云雾消散的那一刻,最终还是失望而归,也罢,我的诚意到了,无缘美景,等下次咯。突然想到两句诗,“云深不知处”,“不识庐山真面目”,最能表达此时的心情了。</p> <p class="ql-block">拍照为打卡到此一游留个纪念</p> <p class="ql-block">导游见我们实在累的不行,只好提前结束今天的旅行,回酒店休息。</p><p class="ql-block">这是整个庐山游中最艰难,最辛苦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我宣布再也不游山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篇资料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岁 华</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岁华拍摄•网络下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