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漪丨做麦田里的守望者

涟漪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做麦田里的守望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的从教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 涟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号: 5115178</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教多年,在我的每一本工作笔记本的扉页,总是工工整整地誊抄上著名的教育家朱永新老师在《我的教育理想》中的一段话:<b>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一直认为,<b>师者如光,虽如萤火微芒,却能照亮学生的诗歌和远方。</b>因此,我所做的每一场师德师风、新入职教师培训等讲座的结束语都是“心中有爱,眼中有光”八个字,愿与新老同事共勉,<b>在漫漫教育路上,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做学生前行的“掌灯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那一年,我以完全可以报读市级重点高中的中考高分,踏入了民族师范学校。在这里,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我,对自己的职业愿景做了深度思考——落叶归根,扎根讲台,无悔春秋。师范一年级上学期,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我将自己的职业愿景写成习作散文《落叶》,发表在国家级刊物《师范教育》,同年此文被广西电台选用并在专栏播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师范毕业后,我在乡镇中心校、村完小工作十七年,曾担任三所农村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职务。回城后,曾担任城区一所小学党总支部书记、副校长及职业学校校长等职务。六年前,调整到教育局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从教多年来,多次获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奖、教学管理奖,多次获镇、县、市级小学作文、阅读课堂教学比赛及说课比赛指导一等奖,多次执教小学语文示范课、汇报课,所管理的学校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曾被授予市优秀共产党员、“两基”先进个人、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和县“十佳青年”等荣誉称号,个人先进事迹曾被编入地方党建“两学一做”教材《坚守 · 奉献》。我觉得,这些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所有和我并肩逐光的同事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想以简单的几个片段,记录自己平凡的教育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片段一:</b>在那个偏远的乡镇,我和同事们牺牲一个暑假的休息时间,把已撤并的原乡初中校舍全面维修并打扫干净,再把原乡中心小学的课桌椅、床架等齐齐整整地搬进去,在原乡中心小学校舍办了一所幼儿园。9月,顺利开学。这是一所办学规模较小的乡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为引导老师们正确理解教师的角色,我让学校的书法老师在校道旁写上“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句师德锦句,引导老师们换位思考,走近孩子,用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关爱和帮助孩子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片段二:</b>调到另一个乡镇,我和同事们一起进村入户动员群众,征地11.25亩,历时三年,完成一所高标准中心校的改扩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建设初期,宿舍紧缺,为了陪伴寄宿的孩子们,我在办公室书柜后面安装了一张小床,坚持在学校吃住。常有刚离开父母到学校寄宿的孩子到办公室跟我说,晚上很害怕,睡不着觉。我会告诉他们:别怕,宿舍楼前有保安伯伯值守,宿舍楼里有老师值班,校长就在宿舍楼对面的办公室住着,晚上,校长会去宿舍看你们呢。为了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寄宿生活,每天早上,我早早地守在宿舍楼下,等孩子们起床。我和老师们一起为孩子们打洗澡水、剪指甲,陪孩子们写作业、打球、看电视节目,临睡前,走进宿舍,为孩子们盖上毛毯、被子。过节时,牺牲跟家人团聚的时间,到学校陪伴父母远在他乡务工的留守儿童。这样的点滴关爱,不仅使学生很快安心住校,还学会了如何关爱和帮助他人,每天放学后,孩子们会抢着帮饭堂阿姨洗碗、擦碗,高年级的同学也会主动帮低年级的同学剪指甲、打洗澡水、盖被子。在陪伴的过程中,我和学生教学相长,写下了《等他回来》<a href="https://www.meipian.cn/bk0nx4o"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等他回来(教育叙事)</a>《如果你爱他们》<a href="https://www.meipian.cn/gecv93b"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如果你爱他们(教育叙事)</a>等许多感人的教育故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片段三:</b>一天中午,一对年轻的父母抱着刚满3岁的小儿子来到学校,找到我,非常难为情地说,他们也知道幼儿不能寄宿就读,但大女儿在学校寄宿就读,因为爷爷奶奶相继大病去世,家里欠了不少债,所以请求学校允许小儿子寄宿就读附设的幼儿班,以便他们外出务工还债,并且向我保证,在学校孩子由姐姐照看,周末、节假日孩子的伯伯会来接送、照管两个孩子。我听了很心酸,无原则破例接收了这个男孩子。令人欣慰的是,孩子很乖,很爱干净,不哭不闹,每天除了上课,都跟在姐姐背后,我们都很喜欢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片段四:</b>因工作需要,我即将调回城区。我知道学生对我已经产生了深深的依赖,所以接到调令后,一直隐瞒调离的消息,直到离校的那天晨会,我才在晨会上轻描淡写地跟师生们道别、致谢。可是,意想不到的场面还是出现了,许多孩子愣住了,有的流下了伤心的眼泪,有的孩子,为了不让我看到他们流眼泪,在队列中蹲了下来……那天,我收到了学生挽留和惜别的信件、纸条两百多封(张)……从教多年,这样的信、纸条,我一共收到八百多封(张),这些信笺上的文字,无论写字工整与否,无论语句通顺与否,无论有无错别字,我都喜欢,因为,那是孩子们用心写下的对我的深深依恋。我小心地把这些宝贵的信笺装订起来,常常翻阅,每一次重温,心里依然充满感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片段五:</b>我始终相信,爱会遇见爱,灵魂会唤醒灵魂。学校有一个特殊的孩子,智力发育迟缓、好动顽皮,在孩子所在的班级,为引导学生友善待他,我曾上了一节生动的思政课,并写下了教学札记《祝福你,我的“傻孩子”》<a href="https://www.meipian.cn/crb6gd8"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祝福你,我的“傻孩子”(教学札记)</a>。从此,他成了我的好朋友,无论在哪儿遇到他,我都亲切地跟他交谈,还把自己的号码给他,告诉他有事可以随时找我。一天中午,起床铃响后,突然下起大雨来,我跟老师们一起,撑着伞带着午托生从宿舍走到教室,来回几十趟,衣服全湿透了。那个孩子看见了,拉住我的手说:“黄老师,你冻得嘴唇都发紫了,快点换衣服去吧,不然会感冒的。”那一刹,我的眼泪夺眶而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片段六:</b>在课堂上,我发挥自己的特长,创新德育教学方式,结合学生日常相处发生的一些矛盾问题和安全教育警示等编成童话故事、教育叙事并讲给孩子们听,不仅使孩子们得到熏陶和教育,更使部分学生爱上了写作,直到现在,有的孩子写好稿件,还会发给我欣赏和点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片段七:</b>yi情期间,分管全区教育系统防控工作,连续三年的高强度阻击工作,每天晚上坚持完成重点人群排查汇总后才回到家,母亲说,每天晚上都要听到我的脚步声才睡得着。一天晚上,邻近县区发生疫情,我参加紧急会议结束后立即投入工作,忘记把手机静音调回铃音状态,凌晨四点多结束工作,才发现30多个未接来电,全是父亲和母亲的号码……赶紧回电话报平安,然后回家。回到楼下,虽然已蹑手蹑脚,父亲还是听到声响,走下楼来确定是不是我回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多年来,我始终相信,<b>教育是一片麦田,是一场生命对生命的温暖守望。</b>我曾经多次跟老师们分享:我们做的不是学前教育,不是中小学教育,不是大学教育,而是生命教育,也因此写下了《一个小小的心愿》<a href="https://www.meipian.cn/24eylqho"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涟漪丨一个小小的心愿(教育故事)</a>《我们的孩子缺什么》<a href="https://www.meipian.cn/xhavt2d"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我们的孩子缺什么(家庭教育)</a>《“跌跤”的孩子》<a href="https://www.meipian.cn/wd7p17g"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跌跤”的孩子(教育叙事)</a>《心里的垃圾》<a href="https://www.meipian.cn/tm5m6f8"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心里的垃圾(教学札记)</a>《树叶与生命》<a href="https://www.meipian.cn/esvp5sp"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树叶与生命(教学札记)</a>等教育教学札记和《从"树洞”看人性教育教育》<a href="https://www.meipian.cn/2dxbgh47"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涟漪丨从"树洞”看人性教育</a>等教育时评。<b>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教学相长,感谢遇见的每一位学生! 当我们用毕生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去努力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的同时,他们纯洁善良的天性也在悄悄地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师生彼此相互成就,是最理想的教育。</b></p> <p class="ql-block"><b>温馨提示:</b></p><p class="ql-block"> 原创文字,真实图文,请勿转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