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一角

淡淡的云

<p class="ql-block">  金山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金山上,始建于东晋,距市中心三公里。 布局依山就势,山、寺融为一体。</p><p class="ql-block"> 金山因金山寺而名闻遐迩。金山原为扬子江中一个岛屿,由于"大江曲流",清光绪末年(1903年)左右与陆地连成一片。</p><p class="ql-block"> 金山高仅四十四米,来到山前,却觉得高耸孤兀,骤生崇高庄严之感,因为金山峰顶慈寿塔的缘故。寺塔与金山合为一体,造成视错觉,将塔的高度也计在山的高度内了。山上寺院殿宇鳞次栉比,楼塔争辉,远看山是一座寺,近看寺即一座山,形成了"金山寺裹山"的持点,充分体现了古代杰出的建筑艺术。</p><p class="ql-block"> 金山寺,原名泽心寺,亦称龙游寺。到了唐朝,有个名叫法海的禅师在此开山得金,重建古刹,便更名为金山寺。</p><p class="ql-block"> 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楼、方丈室等。至创建以来,历代修葺,古迹甚多,主要有:慈寿塔、法海洞、白龙洞、妙高台、楞伽台(又名苏经楼)、留云亭(又名"江天一览亭")等。</p><p class="ql-block"> 据《金山寺志》记载金山寺至今已有1600多年,共有81位方丈。鼎盛时期有和尚3000多人。清时期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的四大名寺。1983年,被定为全国重点寺院。</p><p class="ql-block"> .金山宝塔(即现在的慈寿塔), 就建在金山景区金山寺内。《金山寺志》载:宝塔创建于1400余年前的齐、梁时代,塔高30米,唐、宋时为双塔,宋朝叫"荐慈塔"、"荐寿塔",后双塔毁于火灾,明代重建一塔,起名"慈寿塔"。按照古代佛教习惯,一般情况建寺同时建塔,特别是名山大寺,有寺必有塔。现在的慈寿塔高约36米,砖木结构,七级八面,矗立于数重楼台殿宇之上,为金山标志。最早塔为两座,南北对立,后倒塌。宋哲宗元符年间(1098~1100年)修复,重建后成为一座八角七层塔。明庆隆三年(1569年),明了禅师重修。清咸丰年间,此塔又毁于战火。如今的慈寿塔,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历时五年修建的。 </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江天禅寺”即金山寺,历史上曾七度毁建。南朝、唐朝时,寺名叫金山寺。北宋真宗年间,因真宗梦游金山,便赐名为龙游寺。宋徽宗时(1101年~1125年),因崇尚道教,改称神霄玉清万寿宫。宋钦宗、徽宗被金兵俘后,又复名龙游寺。元代起,又称金山寺。清康熙南巡时,给金山寺题写了"江天禅寺"的匾额。1948年又发生大火,烧毁大雄宝殿、藏经楼和方丈室等二百余间。</p><p class="ql-block"> 金山寺在历史长河中也演绎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如梁红玉擂鼓战金山:讲的历史故事是,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金兀术率十万金兵, 乘数百艘战船,朝镇江杀来,浙西制置使南宋名将韩世忠,驻防镇江,他率八千水师,负责阻击金兵,夫人梁红玉与韩世忠订下了,利用有利地势,将敌诱黄天荡,然后围而歼之的方略,为了鼓舞士气,梁红玉在金山妙高台上,为将士们击鼓助威,这一仗韩世忠大破金兵金兀术损失惨重,败北而去,"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千古流芳。神话传说《水漫金山》又名《降香水斗》。见《雷峰塔》传奇及《义妖传》弹词。弋腔有《兴波》,昆腔、高腔均有《水斗》,湘剧、汉剧、川剧、徽剧、滇剧、豫剧、越剧、粤剧、评剧、河北梆子、秦腔、清平剧、社火等均有此传说。在一般人心中之所以知道金山寺是因为民间传说《白蛇传》,详情请看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传说八仙中的吕洞宾在这里面而窥视江面。也吸引了众多文化名人、达官显贵如苏轼的《游金山寺》、王安石的《金山寺》、吴承恩也到此一游,还有《金山图》是明代著名画家文徵明的大作。英雄豪杰如岳飞路过镇江,带着随员,舍舟登岸,上金山寺拜望金山方丈道悦。道悦方丈学识渊博,爱国心强,见多识广,对许多事情常有惊人的预见性,但此人脾气古怪,方丈室不住,却在金山七峰山下搭了间草屋,盘腿打坐,修身养性。道悦听到岳飞来了,非常高兴,请岳飞到方丈卧室叙谈……临行时道悦方丈给岳飞,赋诗两首,要岳飞谨慎,以防不测。这两首诗曰:"将军此去莫心焦,未审金牌气怎消?谨防海上风波起,滚滚洪流起浪涛"、"风波亭下浪滔滔,千万留心把舵牢。谨防同舟人意歹,将身推翻在波涛"。历史上也有多位皇帝到此一游等。特别是《白蛇传》在全国经久不衰、流传至今。</p><p class="ql-block"> 金山寺寺门朝西,依山而建,殿宇栉比,亭台相连。慈寿塔下的"周鼎、金山图、铜鼓、玉带"合为"四宝",被称为金山寺镇山之宝(游人太多,预约时间太久,未进塔下)。好多被毁建筑都是1990年后按原样原比例重建。</p> <p class="ql-block">从寺内照片上拍图</p> <p class="ql-block">从县志上拍到的“金山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