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花热土映初心,公益路上绽芳华,——王景芳同志践行雷锋精神的主要事迹

南山闲人

<p class="ql-block">  在抚顺市望花区这片浸润着雷锋精神的土地上,有一位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信念的公益带头人——王景芳。她1970年8月出生,汉族,大专学历,2015年8月从抚顺铝厂退休,2024年3月任望花区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会长。自担此任,她扎根基层、深耕服务,用脚步丈量群众需求,用真心链接社会资源,用爱心温暖困境家庭,带领团队累计服务群众近万人,让公益的温暖漫进社区、养老院、校园和贫困家庭的每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 王景芳会长既实践雷锋精神又传播雷锋精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扎根社区:把便民服务熬成“日常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益不是一时热情,而是细水长流的坚持。”这是王景芳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她推动下,协会的便民服务像“螺丝钉”嵌进社区生活:光明街道的铝北、曙光等7个社区,建设街道的锦州、铁岭等5个社区,每次“幸福大集”“免费义诊”“健康大讲堂”,都成了居民最盼的“固定节目”。近五年,她带着志愿者为10余个社区提供免费用药、中医疼痛调理,服务近万人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健康。</p><p class="ql-block"> 更难得的是她的“创新心”。针对光明街道老年居民多、健康需求大的特点,她亲自协调抚顺矿务局医院和志愿者专家,在党群活动中心开“健康大讲堂”,从三高防治到急救技能,已办10余场,1000余人次受益。铝北社区72岁的李奶奶就是受益者:去年7月听“高血压日常监测”课后,测血压竟达180/120mmHg。王景芳急忙联系社区门诊免费复查,协调家庭医生定期随访。如今李奶奶总说:“王会长的讲座,救了我半条命!”</p> <p class="ql-block">  为有需要的孩子点燃生命的希望之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情暖夕阳:让养老服务装满“专业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人要的不只是慰问品,更是心灵陪伴和专业照护。”王景芳对养老服务有深刻理解。她带团队走进望花区养老院、顺城区和顺缘养老院,不仅演节目、送物资、陪聊天,更把“专业”贯穿始终:2024年11月,应区民政局邀请,组织专家为30家养老机构负责人做培训;2025年4月,为沈阳永宸居家养老院社区站长“量身定制”赋能课;2025年5月,协调场地让100余家养老机构、幼儿园法人参与社会工作培训。</p><p class="ql-block"> 顺城区和顺缘养老院的老人提起他们就竖大拇指:“志愿者剪指甲、理发细,陪聊天比亲儿女贴心!”养老院还送了“情暖夕阳 爱满人间”的锦旗。2024年4月,她带志愿者探望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得知乔老患糖尿病、高血压、腰腿疼及脑血栓后遗症,行动不便,便主动承担起照顾责任。每天为乔老调理身体,半年后乔老身体明显好转,拉着她的手说:“闺女啊,多亏了你!”</p> <p class="ql-block">  王景芳会长向外地领导介绍工作经验。</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托举朝阳:为困境儿童点亮“向阳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个孩子都该被温柔以待。”王景芳把这句话刻进“儿童关爱”的每一步。生活中她有个女儿,却还有几个喊她“妈妈”的特殊孩子,文文就是其中之一。文文父母曾丧子,母亲患先天小儿麻痹,父亲是农民,后来在王景芳鼓励下生下文文,还请她做干妈。文文7岁时,父亲患糖尿病回乡,王景芳逢年过节接他回家,送生活学习用品;文文高中时,她选近校,每天中午去看望;文文运动会摔伤,她第一时间送医,文文哭着喊“妈妈谢谢你”。文文后来考上大学、参军、找工作,去年买房差8万元,王景芳毫不犹豫拿出钱,文文热泪盈眶要还,她却从不说回报。</p><p class="ql-block"> 2024年,河北邯郸留守儿童霸凌杀人事件让她更关注困境儿童。得知妇联“白海豚爱心妈妈”结对行动,她立刻报名,还带动协会15名志愿者与困境儿童结对。她个人出资6万余元,创办200余平方米的“向阳花学堂”,为困境儿童和双职工子女开课业辅导、书法绘画等50余门课,惠及600余人次。她放弃节假日陪孩子,春节送春联、元宵做灯笼、“六一”去雷锋纪念馆演出,还请乔安山、抗美援越老兵讲故事,组织“重走雷锋路”,让雷锋精神在孩子心中扎根。</p><p class="ql-block"> 和平街道昌图社区的两个孩子,大的上二年级,小的不到20个月,初见时陌生,王景芳送礼物、写心愿卡,很快拉近距离。小的后来能清晰喊“爱心妈妈”;家庭贫困的王乔,父母重度残疾,曾很自卑,在她帮助下变得开朗,还从269人中脱颖而出,成2025年“雷锋精神小小讲解员”,王乔姥姥激动地说:“没有您,就没有现在的王乔!”如今“向阳花学堂”已有20余名困境儿童,3人成雷锋纪念馆小小讲解员,获省、市妇联高度评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传承文脉:让公益活动飘出“文化香”</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景芳的公益版图里,文化普及是重要一环。她关注群众健康:2024年10月组织“膝关节疼痛及养护”讲座,2025年4月开“新中医健康养生公益大讲堂”;重视应急能力:2025年3月带团队进沈阳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抚顺职业技术学院,为100余名养老人员和高校教师普及“中医生命急救三分钟”技术。沈阳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小李学完后,遇老人突发晕厥,用“扎、含、泵、捂、放”五步急救法施救,还打120,事后家属连声道谢,小李发朋友圈说:“王会长教的,真能救命!”</p><p class="ql-block"> 传统节日里,她是“文化传承者”:端午包粽子、春节写对联、元宵猜灯谜;特殊节日里,她是“精神引路人”:父亲节请雷锋战友陪孩子,邀雷锋辅导过的学生陈雅娟讲雷锋故事,为孩子订阅《雷锋》杂志少年号。这些活动,让公益既有服务的温度,又有文化的厚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救灾解困:做危难时刻“急先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29日,葫芦岛建昌县遇百年洪水,村民缺御寒和生活用品。王景芳当即筹备1.4万余元物资赶赴灾区,会同葫芦岛市引航雷锋车队,深入黑山科乡、养马甸子乡等灾情重地,送被褥、衣物、米面油、饮用水及消毒用品,用行动诠释公益人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8日,西藏日喀则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她通过网络发起募捐,短短几天筹到2290元,亲自捐给中国红十字会,为灾区献爱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凝聚星火:让公益队伍汇成“爱心潮”</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 王景芳不仅自己做公益,还带动身边人。家人、朋友纷纷加入志愿者队伍,协会影响力像滚雪球般扩大:与抚顺市老年书画协会合作,请专业书画家进学堂;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抚顺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共建,引入优质师资;志愿者从几十人壮大到百余人,培养出一批懂服务、有技能的骨干。</p><p class="ql-block"> 她带领协会开展的活动获社会认可,个人先后获“辽宁省优秀民营企业家”、上海市南旎湾慈善基金会“最美志愿者”等荣誉。面对荣誉,她总说:“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荣誉属于每一位志愿者。”谈及未来,她计划深化贫困儿童帮扶,加强公益组织合作,让更多人参与公益。</p><p class="ql-block"> 从社区幸福大集到养老院专业课堂,从向阳花学堂书声到雷锋纪念馆誓言,王景芳用坚守把公益写成温暖的诗。她像一盏灯,照亮需要帮助的人,也激励更多人投身公益,让爱与温暖在望花热土上不断传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