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搀扶”为证:在时代洪流中,守护爱情的本真

詹贵珍

<p class="ql-block"><b>马健涛在《搀扶》中唱道:“搀扶,管他天不长地不久,别哭,因为有我把你守。有一天我们走不动了,另外一个时空再相守”,这几句歌词绝非简单的情感抒发,而是将爱情从短暂的浪漫幻想,拉向了对“永恒相守”的郑重承诺,它像一束穿透迷雾的光,照见了人们心底对爱情最本质的渴望——不是轰轰烈烈的瞬间悸动,而是跨越岁月、甚至超越生死的相互托底!</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而“多年前我牵了你的手,从此后我们风雨同路走,下雨了我为你撑伞,衣服破了你帮我缝上”的歌词,更像是一把刻刀,精准雕琢出爱情在日常琐碎中的真实模样!撑伞、缝衣,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实则是爱情最坚实的骨架,它打破了人们对爱情的理想化滤镜,揭示出真正的爱,是将“我”变成“我们”的过程:在风雨来临时,有人为你遮护;在生活露出粗糙棱角时,有人为你修补。这种“你需要时,我始终在场”的默契,远比玫瑰与誓言更能抵御时光的磨损。</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可在当下这个被物质裹挟的时代,爱情的骨架正被逐渐抽空。曾经,“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是刻在人们骨子里的信念,婚姻是一场以一生为期限的“契约”,人们敬畏这份承诺,认定牵手便是一辈子——即便日子清贫,即便遭遇风浪,也会紧紧攥住对方的手,在相互搀扶中把苦日子过甜。那时的爱情,是“两个人一条心,再难也能扛过去”的质朴与坚韧。</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如今,物质浪潮汹涌而至,房子、车子、存款成了婚姻的“前置条件”,彩礼数额成了衡量感情轻重的标尺,曾经敬畏的“一生相守”,渐渐被“利弊权衡”取代。我曾听闻一对情侣,相恋多年里,他们共享一碗面的温热,共走深夜回家的小巷,把生活的细碎都酿成了甜蜜,旁人都以为他们会顺理成章地走进婚姻。可到了谈婚论嫁时,女方家庭却因彩礼数额寸步不让,男方家境普通,四处奔波筹措仍杯水车薪。最终,几年的深情抵不过几万块的差距,曾经紧握的手,就这样在现实面前松开~~</b></p><p class="ql-block"><b>这场结局,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爱情在物质的重压下,失去了本该有的重量——人们忘了,婚姻的核心是“人”,而非“物”;忘了当初选择彼此,是因为这个人能与自己共赴余生,而非他能提供多少物质保障。</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比起物质对爱情的撕裂,“子欲养而亲不待”般的爱而不得,更让人痛彻心扉。我有一位老友,与老伴是大学同学,从青涩校园到柴米油盐,他们一起经历了职场的起伏,一起见证了孩子的成长,日子平淡却满是烟火气,可一场意外,像一把猝不及防的刀,骤然斩断了老友与老伴相守的时光。整理遗物时,他指尖抚过老伴没来得及穿的旧衣、没绣完的半幅十字绣,红着眼眶的模样,连声音都带着颤抖:“早知道她会走得这么急,当初她傍晚拉着我去楼下散步,说晚风舒服,我就不该皱着眉说‘今天太累了,下次吧’;她在商场里盯着那件碎花裙子,眼睛亮闪闪地问我好不好看,我就不该随口说‘这个颜色不适合你,别买了’,他顿了顿,抬手抹了把脸,语气里满是化不开的悔恨:“那时候总觉得日子还长,她的心愿能慢慢满足,我的‘下次’还有很多。可现在才明白,那些被我用‘累’‘不合适’推掉的瞬间,都是她想和我分享的小期待,也是我再也补不回来的遗憾。要是能重来,不管她想做什么,我连一个‘不’字都不会对她说,只想陪着她,把那些没来得及做的事,一件一件都补回来。”这番话,道尽了失去后的悔恨与深情——我们总以为时间还多,总在日常的忙碌中忽略了身边人的需求,却忘了爱情最珍贵的,是“当下的珍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就像我自己,和他携手走过三十多年的婚姻,那些藏在日常褶皱里的细碎情绪,如今回头看,才慢慢品出其中的复杂滋味。有时他说话声音稍大,我心里就会忍不住泛起委屈,甚至悄悄怀疑:当初他那份浓烈的深爱,是不是随着日子变淡了?家里大小事都压在我肩上时,疲惫也会悄悄漫上来——他总不在家,周末、节假日也难得陪在我身边~我明明清楚,他是个厨师,这份职业本就身不由己,饭点、假期正是他最忙碌的时候,可道理都懂,心里的失落还是忍不住冒出来,甚至在某个情绪翻涌的瞬间,会忍不住怀疑当初的选择,懊恼自己是不是选错了人,是不是该过另一种生活~~</b></p><p class="ql-block"> <b>可等情绪慢慢平复下来才发觉,这些一时的纠结和后悔,其实都不值当,他的缺席从不是因为不爱,只是他把对这个家的责任,藏在了后厨的烟火里,藏在了为生活奔波的忙碌中,用另一种沉默却踏实的方式,守护着我们的日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搀扶》中还唱道:“一转眼就过许多年,我的脸布满了沧桑,你的眼被皱纹写满,你的美依然在我心田。”时光会在脸上刻下皱纹,会让青春的容颜褪色,但真正的爱情,却会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醇厚。它不是初见时的心动,而是历经沧桑后,依然觉得“你在,世界就在”;不是年轻时的海誓山盟,而是老到走不动路时,还能握着彼此的手,说一句“有你真好”。马克思曾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这份“道德”,不仅是对感情的忠诚,更是对“相守一生”承诺的坚守——既然选择牵手,就该做好“风雨同舟”的准备;既然步入婚姻,就该扛起“相互搀扶”的责任。</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在这个快节奏、多诱惑的时代,我们或许会被物质迷惑,或许会因忙碌忽略珍惜,但《搀扶》的歌词始终在提醒我们:爱情的真谛,从来不是光鲜的外表,而是内核的坚守;婚姻的意义,从来不是物质的堆砌,而是两个人的“共赴”。</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愿我们都能以“搀扶”为圭臬,在选择爱情时,多一份纯粹;在经营婚姻时,多一份珍惜;在面对风雨时,多一份坚定。让爱情不再被物质裹挟,让婚姻回归“一生相守”的本真,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携手同行,让爱如陈酿,越久越香,让爱情之花,在岁月中永远绽放。</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