眺望八面山燕子洞

云中龙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八面山,是湘西大山中最美的一座山,但他的出名,却不是因为它的奇异景观,而是因为这里在旧社会“盛产”土匪。土匪的老巢就在燕子洞。剿匪后燕子洞成为了历史的里程碑,从此湘西灭绝了几千年的土匪劣迹,来八面山一定要去看燕子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从八面山的民宿出发,徒步走了2公里左右,就到了燕子洞。恰逢这里正在建设燕子洞景区,心下不免怅然。施工中的景区将燕子洞锁在了现代文明的围栏之内,我只能退至二百米外的山丘,找好角度,斜望燕子洞,我从背包里掏出单反相机,先用广角镜头拍了几张,再换上长焦镜头,拉近了燕子洞的距离,借长焦镜头窥探它的真容。镜头里可以清楚地见到施工场地,镜头里的燕子洞犹如一个巨大的眼窝,深邃地凝视着每一个来访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说实话,不借助无人机航拍,再做努力也难以捕捉燕子洞的全貌。但我转念一想,或许正因为这样的隔阂,反而保留了它应有的神秘。我后来在网络上寻得的那些照片,经过二次处理后,竟意外地契合了我心中的想象——那险峻,那幽深,那不可一世的孤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远眺燕子洞,燕子洞之险在于它的天然地理位置。燕子洞位于八面山东南山二十来米的悬崖处,海拔1280米,有四个洞口,呈一字形排开。每个洞口相距约二十米,一至三洞相互连通。第三洞上壁有一自生如燕窝形状的岩窝,故名燕子洞。洞外为八十度左右石壁,仅有一条人工开凿的羊肠小道可以通行,小道上有四个“之”字拐,确为“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的险隘。</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来自网络,致谢作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来自网络,致谢作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平时我们看到的燕子洞的照片,大都是这样的,可以看到一条紧贴着山崖的羊肠小道通悬崖中间的山洞,这个角度已经够吓人的了。燕子洞不愧是一面向西的天然屏障,险峻无比。</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来自网络,致谢作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燕子洞不仅险峻,而且奇特,神秘叵测。燕子洞有洞口四个,一洞至三洞互相连接,洞中有洞,洞洞相通,宛如迷宫,洞深不可测。洞内岔道无数,阴河水流潺潺,宽处可容纳两千余人,窄处仅供一人侧身而过,还有天梯、屏障、岩卡、阴河、瀑布等。洞内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恒定在6度左右。洞内还有湘西剿匪时期土匪用石头砌筑的矮墙、炮台等零碎的防御和熬硝的灶台。燕子洞中有天然形成的溶岩暗道,据说最远可通向湖北某处。</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来自网络,致谢作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来自网络,致谢作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来自网络,致谢作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家熟悉的《乌龙山剿匪记》就是以八面山为原形拍摄的,燕子洞就是土匪盘踞八面山的老巢。这土匪当然有两层含义,一是龙山县旧社会活动在深山岩洞中打家劫舍的“纯土匪”,二是后来被解放军赶到山上拼死抵抗的国民党师兴周、瞿波平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是1950年,国民党师兴周逃亡至龙山勾结八面山土匪,带领残兵败将约4000人盘踞八面山的燕子洞。还带来了大量的掠夺来的金银财宝。土匪盘踞在这得天独厚的燕子洞里,自认为找到了安身之地。他们成立“湘鄂川黔边防总司令部”,并向台湾的蒋介石发报:暂1军军长陈子贤、暂10师师长瞿波平、暂12师师长师兴周等,决心将大陆之八面山经营成“小台湾”,以策应国军收复大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谁知中国人民解放军无往不胜。1949年年底,中共第47军主力139师和141师完成了随二野四野进行的重庆战役和成都战役之后,返回湘西,参加剿匪战役。至此,湘西剿匪从相持、小股进剿阶段渐渐转为大规模的围剿。一天当黎明的曙光还在天边,攻打燕子洞的大炮就打响了,激烈的战斗双方的伤亡都比较严重。次日黎明解放军继续炮轰燕子洞,怎么打了半天没有动静,这时才攀岩下去看,洞中跑得个精光,就只剩几个要死不活得伤员,供出匪首陈子贤、师兴周等少数土匪从燕子洞的暗道逃走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从故事里走出来,此时的我真想回家打开电视机搜索重温一下《乌龙山剿匪记》和《湘西剿匪记》里面的战斗场景,缅怀剿匪英烈,致敬中国人民解放军!我想,随着景区建设的推进,将来会有更多游客来到这里。燕子洞之所以值得铭记,不仅因为它是一处地理奇观,更因为它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在这里,自然奇观与人文历史奇妙地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