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半岛•诗与战场的远方

吴叔平

<p class="ql-block">文/图 吴叔平</p> <p class="ql-block">  此次九三阅兵,欧洲来了两位国家领导人,其中的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回国后特在社交媒体上发帖,“感谢习近平主席和中国人民的真挚友谊”。</p> <p class="ql-block">  塞尔维亚位于巴尔干半岛中北部,被称为“欧洲的十字路口”,是连接东西方的纽带和桥梁,曾是南斯拉夫6个共和国之一。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后,塞尔维亚与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2006年黑山独立,塞尔维亚宣布继承塞黑的国际法主体地位。</p> <p class="ql-block">•巴尔干半岛地图</p> <p class="ql-block">  地理上的巴尔干半岛指欧洲东南隅位于亚得里亚海和黑海之间的陆地,包含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波黑、阿尔巴尼亚、马其顿、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诸国。</p> <p class="ql-block">  历史教科书上的巴尔干半岛有"欧洲火药库"之称。而在中国40-70年代生人印象中,巴尔干半岛是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与《桥》中游击队员用血与战火谱写的展现理想主义画卷的热土……《桥》中那首"啊朋友再见…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 ,请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 …再插上一朵美丽的花"的游击队员之歌,曾经风靡中国,感动过整整一代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  2018年5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友摄影协会巴尔干行摄小分队由保加利亚索菲亚国际机场踏入神往已久的巴尔干半岛。车行或漫步老城、新城、乡村,随处可见绽放于路边、公园、乡间、窗台的鲜花,不时隐现于绿荫街巷与起伏山坡的红黄白黑相间的欧式别墅群,以及萨瓦河与多瑙河汇流处情侣倾情相恋、父子母女真情相依的诗情画面……</p> <p class="ql-block">  但面对塞尔维亚历史名城尼什为纪念抗击土耳其军队入侵的三千英烈修建的"骷髅塔"头骨群、贝尔格莱德中国大使馆遗址前那块小小的纪念碑、萨拉热窝安放着上万柱在1992-95年独立战争中惨死的老人孩子及军人的尖顶墓碑的巨大白色墓区……又令人强烈感受到战场就在昨天。</p> <p class="ql-block">  一、没有战争的萨拉热窝,是一首需静下来倾听的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耶稣光"下的萨拉热窝远眺</p> <p class="ql-block">  波黑首都萨拉热窝(Sarajevo)建于1263年,位于中部萨瓦河支流博斯纳河上游附近,群山环抱,城依山傍河而建,风景秀丽。</p> <p class="ql-block">•沿途的湿地公园</p> <p class="ql-block">  萨拉热窝河谷曾长期处于被外族征服状态,罗马帝国之后,地区治权在哥特人、斯拉夫人、土耳其人与奥地利人之间多次易手,其中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自15世纪至19世纪中叶长达400多年,建有百余座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裴迪南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成为一战导火索(图为1914年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被刺点,墙上是其照片)。</p> <p class="ql-block">  二战期间,约瑟普·布罗兹·铁托率领的游击队于1945年4月6日解放了纳粹占领中的萨拉热窝,二战时使用的弹筒被挖掘、洗净和装饰,在老城的店铺作为工艺品进行销售。</p> <p class="ql-block">  1992年3月,因波黑宣布从南联盟独立引发波黑战争,萨拉热窝爆发了一场长达三年的现代战争史上时间最长的都市围城战,万余人惨死且85%是非军人。《老子》言: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导演哈·克尔瓦茨在拍摄该片的20年后,因波黑战争所导致的饥饿而在萨拉热窝离世……(图为死难者纪念墓区,在萨拉热窝有若干座)。</p> <p class="ql-block">  战争的阴影至今仍留在老一代人迷离的眼神里……</p> <p class="ql-block">  波黑战争由美国与西方列强支持穆斯林主政的波黑独立始乱,以在美国主持下于俄亥俄州代顿草签的《代顿协议》确立波黑独立和平告终......萨拉热窝的复兴开发也由此开始。今日的萨拉热窝是巴尔干地区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城市各处都在建设现代的办公楼和高层建筑……</p> <p class="ql-block">  支持穆斯林主政的波黑从南联盟独立,是克林顿执政成果之一。其在离任后两次造访萨拉热窝…</p> <p class="ql-block">  萨拉热窝本地的穆斯林已偏世俗化,偶遇的传统穆斯林主要是少数穆斯林世家成员。</p> <p class="ql-block">  二、莫斯塔尔:有一座美的不该承受战火的老桥</p> <p class="ql-block">  莫斯塔尔是波黑南部城市,位于内雷特瓦河畔,以始建于1566年的莫斯塔尔老石桥闻名于世。老石桥在波黑内战期间被毁……2001年重修并于2004年完工。</p> <p class="ql-block">  老桥连接居住在河两岸的穆斯林族与克罗地亚族居民,展现了16世纪波斯尼亚的古朴风情和艺术风格,201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三、贝尔格莱德:被战火反复洗涤后的生活情歌浓醇胜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能容纳6万人的贝尔格莱德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1999年,南联盟中国大使馆被炸让几乎所有中国人知道了贝尔格莱德……(图为中国大使馆原址上在建的中国文化中心。美国当年实施精准打击,右邻的黄色民宅与日本大使馆在中国大使馆被炸时毫发未损)</p> <p class="ql-block">  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座落于多瑙河与萨瓦河的交汇处,北接多瑙河中游伏伊伏丁那平原,南连舒马迪亚丘陵,居巴尔干半岛水陆交通要道,是欧洲和近东的重要联络点,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被称为巴尔干之钥(图为扼守水路交通的要塞)。</p> <p class="ql-block">  贝尔格莱德地区曾先后被匈奴人、萨尔马提亚人、东哥特人和阿瓦尔人征服......1521年2月28日,奥斯曼帝国苏莱曼一世征服贝尔格莱德,城市的大部分被夷为平地...之后贝尔格莱德曾三次被奥地利人占领,但每次都被奥斯曼帝国迅速夺回并夷为平地...1817年,贝尔格莱德成为自治的塞尔维亚公国首都。其后,在历经一战与二战的战火洗劫之后,贝尔格莱德成为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首都(图为萨瓦河畔的民族英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半个世纪后,战火再次降临贝尔格莱德,包括政府大楼、乌什切大楼、阿瓦拉电视塔、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在内的众多建筑物在北约空袭中被毁......原中国大使馆旧址今已成为在建的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含孔子学院),旧址纪念碑前的鲜花常年不断……</p> <p class="ql-block">  因为铁托与毛泽东,塞尔维亚人把中国一直视为友邦,如今更成为巴尔干半岛"一带一路"项目的合作典范(图为铁托博物馆园区内沉思的铁托雕像)。</p> <p class="ql-block">  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的2020年5月7日,塞尔维亚和贝尔格莱德市政府官员在原中国大使馆废墟前敬献花圈,向在北约轰炸中牺牲的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三位烈士默哀致敬。</p> <p class="ql-block">•萨瓦河与多瑙河在贝尔格莱德汇流</p> <p class="ql-block">•贝尔格莱德大教堂一侧的儿童乐园</p> <p class="ql-block">•暮色中要塞公园河堤上的贝尔格莱德年轻人</p> <p class="ql-block">  四、尼什:深沉的悲歌低徊在忠魂永驻的"骷髅塔"与天堂之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尼什母亲河:萨瓦河</p> <p class="ql-block">  尼什是塞尔维亚第三大、巴尔干半岛最古老的城市之一,15万人口,曾是罗马君士坦丁大帝的诞生地与巴尔干地区的经济、军事重镇。公元六至十世纪,尼什分别被匈奴人、阿瓦里人、斯拉夫人、保加利亚人和匈牙利人占领过……1386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入侵尼什,尼什总督斯特凡·辛吉里奇率三千部将血战一万余土耳其军队至死……一战期间,尼什曾是塞尔维亚战时首都……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集中营设在尼什……尼什因此留有不同时期的城堡与古迹,以及深深扎根故土的塞尔维亚人抵御外侮的不屈精神、热爱生活崇尚英雄的文化传承(图为纪念抗击土耳其军队入侵的三千英烈修建的"骷髅塔"—英烈忠魂与天地共存)。</p> <p class="ql-block">•尼什自然公园行将出发的爱情小船……</p> <p class="ql-block">  五、杜布罗夫尼克:昔日要塞已成画境</p> <p class="ql-block">  始建于公元7世纪末的杜布罗夫尼克城位于达尔马提亚海岸南部的石灰岩半岛上,倚山傍海。</p> <p class="ql-block">  城区分为旧新两处。旧城的14~16世纪时期古城堡建在突出海面的巨大岩石上。城墙上修有许多角楼和炮楼,城内完好地保存着中世纪的药房、教堂、修道院、华丽的杜布罗夫尼克大公府及壮观的钟楼,每到中午12时和晚6时,城堡内36间教堂的钟声齐鸣,钟声回落在古城堡内外,悠扬悦耳。</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该地区曾是有名的商业、海事中心,是海上列强的必争之地。杜市虽为弹丸小城,但却通过施展政治外交手段,在长达800年的时期内保持着相对独立的特殊地位。1806年,拿破仑军队占领该城,"杜布罗夫尼克共和国"时代结束;1815年被奥匈帝国占领,1918年归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p> <p class="ql-block">  1991年,杜布罗夫尼克成为最先从南联盟独立的克罗地亚的一部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城市风貌,使其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旅游与疗养胜地,并早在1979年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但其闻名中国,乃因热播剧《权力的游戏》诸多场景在该城拍摄……</p> <p class="ql-block">  地球不大,正在热战中的加沙与乌克兰距中欧不远。但愿战火不再烧到巴尔干这片昔日战场已成画境的诗意远方......</p><p class="ql-block"> 修改于2025年初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