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值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7日,襄汾县三晋文化研究会红色文化专委会与滋味读书会共同组织了“红色铸魂·访古问今” 垣曲研学之旅。旅途中,车内红歌激昂嘹亮,如同奏响的爱国华章,向祖国深情献礼。多位文友纷纷施展才艺献唱,以歌传情,用饱满的热情和动人的歌声,抒发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让车厢内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十余位文友走进中条山抗战纪念馆。站在馆内,仿佛能听见那震天的喊杀声,能看见那奋勇杀敌的身影。<span style="font-size:18px;">悲乎!抗战烽火燃遍大地;壮哉!军民一心同仇敌忾。</span>这段历史,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激励着后人珍惜和平,砥砺前行。漫步皋陶古街,行人寥寥,但能想见逢会时之繁华;垣曲县博物馆建于古寺院中,院内古碑数座,历史感扑面而来;世纪曙猿的展览,令人畅想四千万年前人类进化之艰辛历程;再到东风自然博物馆,感叹中条山间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让我们对大自然的神奇创造力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期策划:<span style="font-size:18px;">裴双平 </span>米文俊 阎江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统筹制作:米文俊 阎江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期校对:裴双平 刘海霞 <span style="font-size:18px;">张晋芳</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主办单位:襄汾县三晋文化研究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建录】此次赴垣曲“文化研学之旅”,感受有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中条山是座不容小觑的山。它修长挺拔,在中国版图里算不上险峻雄壮,却横亘于山西省南部,地处晋、豫、陕交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发祥地 ,古今享有盐、铜之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中条山保卫战悲壮惨烈。日寇13次围攻,晋南会战损失惨重,“八百冷娃跳黄河”,十万男儿血染中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正面战场22次大会战拼死抗敌,敌后游击健儿逞英豪,“驼峰航线”创造了世界战争空运史上的奇迹,苏军出兵东北歼灭日关东军,美国原子弹轰炸日本本土……都一一铭刻在抗战史册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我们纪念抗战胜利,不是为了延续仇恨,更不是为了树敌,而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垣曲——这个三面环山的中条小县,有其独特的自然地理与悠久的历史文化。4000多万年前的世纪曙猿举世闻名,个人出资建立的“中条山抗战纪念馆”和“垣曲县东风自然馆”,彰显着垣曲人的民族情怀与文化担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董克勤】我的感受可以概括为“立马中条 ,气壮山河”。中条山战役鲜有正面报道,让人倍感神秘,曾多次在网上查询,但众说纷纭,真假难辨,不敢轻信,一直有一探究竟的冲动。时值举国同庆抗战胜利80周年,有幸参加了“滋味读书会”中条山抗战纪念馆的文化研学活动,通过亲临现场,看到那张张泛黄的照片、锈迹斑斑的枪弹、催人泪下的文字和工作人员的详尽讲解,才了解了那段中国军民在中条山浴血奋战的悲壮历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参观学习,才知道了中条山战役的重要意义。中国将士用血肉之躯、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守护着祖国的河山,粉碎了日军妄图"南下黄河、西进陕西"的阴谋,为全国抗战胜利取得了宝贵时间。同时战役中中国官兵的顽强抵抗精神,进一步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也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坚定抗战的决心,对后续争取外援和国际支持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才知道中条山战役打得那么悲壮惨烈。两日内军长师长阵亡,全军覆没,整个战役伤亡4.4万人,其中上将一名、中将两名、少将九名,被俘3.7万人, 是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上,伤亡最大,损失最为惨重的战役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才知道陕军也参加了抗战。总说日本人没有过黄河,还以为陕军就没有参加过抗日,听了讲解才知道陕西名将孙蔚如将军,于1938年曾率领3万陕西儿郎,奔赴中条山前线对日作战,将军那句”抗日不流血,何必出潼关"的豪言,鼓舞着三秦将士,视死如归,奋勇杀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才知道800冷娃跳黄河的故事。国军177师新兵团1000多名入伍不到三个月的十六、七岁的陕西娃,战斗中弹尽粮绝与日寇肉搏,被2000多名日本兵逼到黄河涯,他们没有投降,而是朝着陕西方面方向磕了三个响头,手挽手跳入黄河,无一生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幕幕让我眼前一片模糊,脑海里浮现出九三文艺晚会上,刘敏涛一声"莫欺我中华无肝胆,母亲膝下百万兵,叫声儿,刘老庄连,全员补齐,擂鼓,送儿出征"!又设想着有多少个母亲在寒风中,站在村口盼儿胜利归来。恍惚时光穿越,场面悲壮激昂,令人泪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观结束,在纪念馆门口的留言册上,含泪留下八个字"立马中条 气壮山河"!借以告慰在民族危亡时刻,血战中条山,英名铸丰碑的20万中国军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普庆】其一·参观中条山革命纪念馆有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日寇侵华太獗猖,山河破碎国民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军民浴血情犹壮,八百儿郎气自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华英魄留青史,浩气长存万古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二·观史有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红船启航指路灯,星火燎原赤县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驱倭逐寇家国靖,雪耻兴邦岁月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几十年来勤建设,一朝阅兵展雄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百年屈辱从今去,华夏腾飞举世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裴双平】我觉得本期读书会的主题非常好:“红色铸魂,访古问今”,准确表达了这次外出研学旅行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垣曲之行,时间虽短,印像深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先说“红色铸魂”,第一站我们参观了中条山抗战纪念馆,分四个部分:保卫中条山,晋南会战,日寇暴行,中流砥柱。观图片资料,睹战争实物,听详细讲解,中条山抗战的一幕幕悲壮历史画面尽显眼前,无数抗日英烈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让人顿生感慨和震惊,心情沉重,久久不能平静……铭记历史,不忘伤痛,才能更好的珍惜当下,开创未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说“访古问今”,通过参观皋陶古镇、垣曲博物馆、东风自然馆,感受华夏历史文脉,惊叹历山自然奇观,禁不住浮想联翩!垣曲是一个山区小县城,能建设几个博物纪念馆,有些还是私人的,还真是让人叹为观止、赞口不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总之,一日之行,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贾晓冰】垣曲之行感受颇深,一是对中条山抗日战争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当抗日的烽火燃烧在中条山上,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中条山战役有力地阻击了日军沿黄河向南和向西进攻,同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八路军民兵同日寇进行了顽强斗争。二是文化的厚重与传承。这里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有舜文化,农耕文化,自然科学,法治文化,红色文化等,而且注重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让发生在这片土地的故事薪火相传,世代永记。尽管物质条件有限,他们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创办了全国为数不多的县级博物馆和私人博物馆。三是厚植爱国情怀,使爱国主义成为一种责任与担当。他们用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当下幸福生活的意义,这些都值得称赞和学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海霞】本期读书会研学活动,文友们手执红旗,同唱红歌,在聆听高会长关于中条山抗战史的讲述中正式开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条山抗战纪念馆里,每件照片和实物都在无声地诉说那段浴血的历史。日军的木质马鞍边沿竟然包着铁皮,难以想象曾经怎样蹂躏过战马的脊背;一杆三八式步枪,仍有两发上膛的子弹,虽然枪支已经锈迹斑斑,日军残暴不仁的劣迹却无法掩盖。尤其让人动容的是那只绿色的茶缸,它和中条山的一棵黄栌树,护佑过太岳南进支队57团战士黄超彦的生命。这位老战士,在听说垣曲县创办了中条山抗战纪念馆后,主动捐出这只茶缸,并寄上500元,为的是买一些纸钱,告慰在这座大山里并肩作战过的志士英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不怕死,我们怕人忘”。英烈墙上镌刻着密密麻麻的姓名,每一个名字都是一颗跳动的红心。我们怎能忘,我们怎敢忘,八百冷娃跳黄河,十万将士撒热血。正是无数英烈的牺牲才换来现在的和平和安宁,才能在这秋天的暖阳里,漫步于皋陶古镇的长街,感受远古之风的吹拂。在垣曲博物馆里细辨碑刻和化石的奇妙纹路,在东风自然馆里欣赏虫蝶标本的蹁跹生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种缅怀英烈、追昔抚今、跨越时空的精神之旅,让每个人都有所思有所得有所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丁小红】9月7日我第一次有幸参加了滋味读书会中条山抗战纪念馆的“文化研学”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中条山的怀抱中,一座纪念馆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它不仅是一处建筑,更是历史的守护者、英雄的的赞歌者。当踏入纪念馆,走进那段历史,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一段故事,每一段文字都记录着一段传奇 。随着讲解员的认真讲解,了解到在八十年前咱们中国军队在中条山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日本侵略者先后发动了数次进攻,“四一七战役”“西阳河战役”“六六战役”等留下了中国人民抵抗侵略者保家卫国可歌可泣的事迹,尤其“六六战役”数千名陕西铁血冷娃宁死不当俘虏,或跳崖、或跳黄河,全部壮烈牺牲,战后只打捞出800具尸体!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用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捍卫了国家的尊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参观学习,我深知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珍惜和平,缅怀先烈,勿忘历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胡艳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唱着铿锵有力的《大刀进行曲》,第33期滋味读书会一行来到了“中条山抗战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聆听讲解员深情动容的讲解,看到每一张照片,每枚炮弹,每支步枪,每把钢刀,还有那两枚上膛的子弹,子弹还没来得急打出去,他们就牺牲了。我的心被深深的触动了,感情的潮水被放纵奔流着,这就是我们的战士一一他们不怕流血牺牲,他们怕被遗忘,这就是中条山抗战中的英勇事迹,一桩桩一件件,使我们感动流泪,印入脑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垣曲回来后,眼前仍出现“八百冷娃跳黄河”的感人画面……当我们的英雄被日寇逼到黄河崖边,年轻的战士宁死不降,朝着家乡的方向叩首跪拜,毅然决然跳入冰冷的黄河。母亲河飘着战士的尸体与鞋帽,是那么的悲惨,又是多么的壮观!山河为之动容,大地为之泣血。英雄们,飘扬的五星红旗是你们用鲜血染成,历史铭记英魂,祖国不会忘记你们,人民不会忘记你们。我们终将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砺励前行,建立新业绩,开创新时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庆海】金秋九月,读书会组织我们到垣曲参观中条山抗战纪念馆。在去的路上,大家高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对抗日英雄、抗战军民充满了激情,想到今日参观一定能见到中国军队大败日寇的盛况。但到馆内参观时,见到许多都是日本鬼子砍杀中国老白姓、枪杀中国军队的照片和日本鬼子入城、集会、摆拍的图片,我十分的郁闷,应该宣传的是我们中国军队打败日寇的画面么,怎么寥寥无几?我心中的不解让我无法释怀,带着这一困惑,回到家中我不顾劳顿,连夜在网上搜索“中条山战役”,啊!原来这是中国抗战史上的一场极其残烈悲壮的战役,日寇以一比数百的比例赢得了这次战斗。中国军队多名高级将领殉国、数以万计的战士残死战场、还出现了八百冷娃跳黄河的悲惨场景,再往下读,竟是国民党高层对下级将领的不信任、临阵换帅,下级军官,各自为政,贪污腐败。导致这次战斗的惨败。所以这次参观我敬重为国捐躯的英烈!痛恨日本倭寇!更痛恨当时的国民党高层。铭记这段沉痛历史,会更加激起我们的爱国热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石成】金秋九月,享受着一半夏末残留的温热,一半初秋酝酿的舒爽,我与滋味读书会三十多位书友,共赴垣曲“中条山抗战纪念馆”开展“红色铸魂、访古问今”研学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中条山抗战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青铜色,描绘中条山抗战情景的大型浮雕,居中“中条山抗战纪念馆”十分醒目,置身其中肃穆与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馆员的介绍,将我的思绪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凝视着铜锈斑斑的子弹,硕大的航空炸弹,我感受到战场上炮火轰鸣,杀声震天;面对日军的钢铁洪流、立体进攻,毒气弹,中国军队以简陋的武器和血肉之躯,进行着英勇顽强的抵抗。展板泛黄的照片里,将士们虽军装破旧却眼神坚毅,脊梁直挺,虽武器落后却斗志昂扬、不惧牺牲;每一段文字,都是一段真实的中条山抗战“史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出纪念馆,重见阳光明媚、中条翠绿,我感慨良多:一是对“中条山战役”的认识悄然变动。“中条山战役”是山西乃至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重要组成部分,其失败是政治、军事、国力等综合因素叠加的结果;不应以胜败论英雄。中条山苦守三年,其战略意义在于粉碎了日本“三个月占领中国”企图、在牵制日寇军事力量、消耗日军实力、抵挡日寇过黄河,保护大后方等方面贡献显著。现实意义在于将士展现出的顽强不屈,成为了激励后人的精神丰碑 。二是先辈的牺牲精神令人感动。中条山战役的悲壮,源于将士们的英勇。抗战胜利,源于无数先辈不分年龄、不分党派、不怕流血、不惜生命。印象最深的是“八百壮士跳黄河”。一队尚处舞象之年的战士在弹尽粮绝后,毅然高呼 “宁死不当亡国奴”,纵身跃入黄河;这一壮举,绝不是简单的牺牲,他是中华民族在危亡时刻,用生命诠释的 “宁死不屈” 的民族气节。三是铭记历史教训,传承先烈精神要付诸行动。“中条山抗战纪念馆”创办人杨金玉十余年如一日走访抗战老兵,呕心沥血征集资料文物,倾囊建馆为我们树立了榜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红运】此次“红色铸魂·访古问今”文化研学活动,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在山西垣曲这片古老而英雄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从中条山抗战纪念馆的悲壮史诗,到皋陶古镇的法治源流,再到自然博物馆的生命奥秘,这条研学路线让我们对历史、文化乃至生命本身都有了更深切的体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是红色精神是民族之魂:中条山军民展现出的爱国主义和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永不屈服的力量源泉,值得永远铭记和传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是历史文化是根基智慧:皋陶文化所蕴含的法治精神和道德理念,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重要支撑,提醒我们要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从传统智慧中汲取前进的动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是自然与科学是未来之钥:垣曲自然博物馆的启示告诉我们,既要勇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和自然的规律,更要肩负起尊重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阎江波】这次研学垣曲,既有对悲壮中条山抗战史背后中国军人精忠报国的由衷敬仰,又有对那段烽火岁月里,军民一心共御外敌的伟大精神的深刻缅怀。华夏儿女在不同的时代用自己的方式来诠释爱国。如今欣逢盛世,作为一名教师,我应当以粉笔为武器,以黑板为战场,在知识的天地里为学生们披荆斩棘。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我愿以教师的身份为灯塔,引领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勇前行,让他们传承先辈们精忠报国的精神,在盛世中续写爱国的壮丽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