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多少年来,从小说、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了解到丹巴色达的神秘,总想亲身去体验一下,总没找到合适的时机,终于今年7月有机会一探究竟。从昆明一路西行,经西昌、泸定等地到达丹巴县,从丹巴县沿熊猫大道丹巴至炉霍段抵色达县,一路风景、古迹、宗教、人文等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真是应验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p> <p class="ql-block"> 丹巴县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辖县,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东大门,民国元年(1912年),建立丹巴县,取丹东、巴底、巴旺三土司音译汉文首字为县名,是藏、汉、羌等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示范区。甲居藏寨、梭坡古碉群以及极富传奇的十三角古碉、中国美人谷等旅游资源交相辉映,以致游客不知如何选择才是最佳方案。我们选择了梭坡古碉群、甲居藏寨及中国美人谷非常有代表性的景区游览,然后沿美不胜收的熊猫大道丹巴至炉霍段去拜访“天上佛国,人间色达。”的五明佛学院,感觉极为良好,真可谓秀色可餐、古迹荟萃、人文纯朴、宗教信仰虔诚……。</p> <p class="ql-block"> 甲居藏寨是丹巴藏寨的典型代表,“甲居”,藏语是百户人家之意。藏寨从大金河谷层层向上攀缘,一直伸延到卡帕玛群峰脚下,整个山寨依着起伏的山势迤逦连绵,在相对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楼房散落在绿树丛中,蔚为壮观。2005年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的选美中国活动中,以甲居藏寨为代表的“丹巴藏寨”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p><p class="ql-block"> 丹巴藏寨指的是居住在丹巴县的居民形成的藏族村寨,即丹巴的山寨,旧称碉楼寨房。碉楼和寨房,原本是两类不同风格的建筑,但在岁月的变迁中,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p><p class="ql-block"> 外形上,既有寨房的特征,又有碉楼的形态。碉楼寨房一般为三层至四层,一侧常配有厢房。且不论房屋和厢房如何建造,顶层外缘都环围着黄、黑、白三种色带,形成了嘉绒藏寨的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壮观的大金川</p> <p class="ql-block">大金川我来了</p> <p class="ql-block"> 丹巴属多元民族文化,以藏、汉、羌等多民族共居,形成嘉绒文化、东女文化等交融特色。所谓东女文化是中国古代东女国(今四川西部、西藏东部及云南西北部一带)的母系社会文化,以女性为中心,强调女性权威和社会平等。东女国实行女性王权统治,女性担任国家元首,男性仅负责军事和生产活动。这种制度延续了母系氏族社会的传统,女性在社会结构中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 </p><p class="ql-block"> 丹巴现存古碉562座,以梭坡乡最为密集,其中十三角碉为世界罕见;甲居藏寨为国家4A级景区,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p><p class="ql-block"> 嘉戒藏族碉楼营造技艺为国家级非遗,丹巴古碉群历史,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称“邛笼”。秦汉时期,“邛笼”的营建者冉马龙部落,主要生活在四川阿坝州和甘孜州地区,分布在岷江上游一带,即茂县、汶川、理县等地。到隋唐时代,这种碉楼在四川西部和整个藏东地区盛行起来。丹巴的碉楼也源自羌碉,但其规模、气势已远超羌碉。故丹巴县素有“千碉之国”的美称,嘉绒藏族历来都信仰藏传佛教,同时还保留着一些原始信仰和崇拜。墨尔多山是嘉绒藏族对自然崇拜和英雄崇拜的象征,从古至今,当地人们一直对其顶礼膜拜。</p><p class="ql-block"> 每座碉楼中,除了具有供奉神灵的经堂外,在屋顶还有崇拜诸神的标志。凡村寨举行的女子成年礼、结婚仪式,逢年过节都要集体跳锅庄舞,并特意在碉楼下进行;男子们成年仪式,也围绕碉楼来进行。据当地的风俗,过去谁家生了男孩,便要修筑碉楼,还要打炼一坨毛铁埋在土里,孩子每长一岁便加高一层,同时还要把毛铁从土里挖出来再打炼一番。等孩子长大到十八岁时,碉楼已经修到十八层,毛铁也炼制成钢刀,这时便要给男孩举行成人仪式,并把钢刀赐予男孩。这种习俗给碉楼平添了许多神秘色彩,体现了嘉绒藏族的尚武精神。</p><p class="ql-block"> 梭坡古碉,是秦汉至清代嘉绒藏族建造的石砌防御建筑,分布于丹巴县梭坡、中路等村落,为嘉绒地区标志性历史遗存。</p> <p class="ql-block"> 中国熊猫大道(G350国道段)起于中国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终于中国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全程约500公里,中国熊猫大道因途经大熊猫栖息地、融合生态保护与熊猫文化而得名,是仅次于“此生必驾318”的著名318景观大道的另一条景观大道。途经汶川特别旅游区、卧龙自然保护区、四姑娘山景区、夹金山、小金县达维镇、丹巴县藏寨、道孚县、炉霍县等地。熊猫大道丹巴至炉霍段约120公里,该路段起点位于丹巴县城,终点在炉霍县城。路线主要沿大金川河溯流而上,途经道孚县,最终抵达炉霍县。作为中国熊猫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路段被誉为“最美公路”,沿线分布着成片的青稞田和高原河谷风光。 </p><p class="ql-block"> 公路两侧是典型的高原河谷地貌,河水清澈,两岸山体植被茂盛,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p><p class="ql-block"> 沿线分布着藏族村寨,可以近距离感受藏族建筑风格和民俗文化。</p><p class="ql-block"> 行进在这条大道上,时不时会见到野生动物,运气好的话有可能见到大熊猫,但猕猴这个小精灵是一定会见到的,有时几十只成群的猴儿会栏住你的去路,只有拿到它们钟爱的食物才肯放行,与猴儿们见面其乐无穷。</p> <p class="ql-block">熊猫大道炉霍县境内栏路乞食的猴群</p> <p class="ql-block"> 色达古为羌地,唐代属吐蕃,清代被视为“野番”居地。1952年和平解放,1955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县。县名源自色塘发现的马形黄金,藏语称“阿嘎洛麦”(猿人之意),古为藏族董氏族游牧地。县政府驻色柯镇。</p><p class="ql-block"> 离开炉霍县进入色达县境前,有一个公安检查站,所有人员需出示身份证方能过关,这引起我的好奇,为什么在内地旅游还要查身份证,这是我第一次遇到,据导游介绍,主要是查外国人,因为色达县不准外国人进入。</p><p class="ql-block"> 查阅资料后得得知:</p><p class="ql-block"> 色达不能随意前往的主要原因是高海拔健康风险、严格的访问管制政策、特殊的宗教文化限制以及对外籍游客的准入禁令。截至2025年9月,游客需提前通过官方小程序预约并需遵守多项特殊规定。</p><p class="ql-block"> 特殊地理环境与健康风险,色达五明佛学院位于海拔4000-4300米的高原地区,高原反应发生率高达70%,严重者可能出现头痛呕吐、血氧骤降等危险症状。医学建议包括:提前1-2天在康定(2560米)或马尔康(2600米)适应海拔。</p><p class="ql-block"> 携带便携氧气瓶(景区门口售价35元/罐)及处方药乙酰唑胺。</p><p class="ql-block"> 首次抵达禁止洗澡、饮酒及剧烈运动。</p><p class="ql-block"> 强制预约与交通管制,2023年起实施的预约制。预约渠道:仅限官方小程序"喇荣沟进沟预约"(每日0点放票)或文旅局现场领取余票。</p><p class="ql-block"> 通行限制:必须按预约时段乘坐观光车(车程20分钟)。</p><p class="ql-block"> 禁止自驾/徒步进入核心区。</p><p class="ql-block"> 每日限额2000人(旺季需提前3天抢票)。</p><p class="ql-block"> 证件要求:需人证合一核验身份证,60岁以上需签署健康承诺书。</p><p class="ql-block"> 拍摄限制:禁止拍摄僧人正脸及宗教仪式,违规者可能被暂扣证件或删除影像。</p><p class="ql-block"> 活动禁区:男女僧众区域严格分离,游客禁止进入僧舍区。</p><p class="ql-block"> 礼仪要求:转经需按顺时针方向,不得触碰宗教器物或打断修行活动。</p><p class="ql-block"> 呜呼,好繁锁的限制措施,难怪不准外国人进入,不过在导游的指导下,也很简单,在手机微信上操作几分钟就能完成,有了这些繁文缛节似乎更平添几分神秘色彩,游览了这佛国秘境,还给我颁发了一份荣誉证书,也算实至名归吧!</p> <p class="ql-block">红色是主色调</p> <p class="ql-block"> 色达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信仰与自然风光秘境,核心景点包括世界最大的喇荣五明佛学院、坛城、东嘎寺、金马草原和天葬台等,5-10月为最佳旅游时间。</p><p class="ql-block"> 核心景点有:</p><p class="ql-block"> 1、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p><p class="ql-block"> 特色:世界最大藏传佛学院之一,由晋美彭措大师于1980年创建,近3万间红色僧舍铺满山谷,形成震撼的“红色海洋”。坛城金顶、晨雾诵经、万家灯火为三大奇观。</p><p class="ql-block">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但部分殿堂限时参观(通常8:00-18:00)。</p><p class="ql-block"> 门票:免费,但需提前通过微信小程序预约观光车票(30元/人往返)。</p><p class="ql-block"> 最佳游览:清晨(5:00-7:00)观晨雾诵经,傍晚(17:00-19:00)拍摄日落灯火。冬季雪景尤为壮美。</p><p class="ql-block"> 2、天葬台:</p><p class="ql-block"> 特色:藏区重要天葬场所,可近距离感受藏族生死观,秃鹫盘旋场景庄严。</p><p class="ql-block"> 开放时间:仪式通常在13:30-15:00举行,需提前确认开放状态。</p><p class="ql-block"> 注意事项:禁止拍照、喧哗,需保持肃穆;部分时期可能因政策关闭。</p><p class="ql-block"> 限制政策:佛学院部分区域可能限流,无人机禁飞;天葬台参观需遵守当地规定。</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到色达,由于6月份色达县降暴雨,色曲河发洪水,唯一进色达的二级公路多处被洪水冲坏,正在进行改造修缮,80多公里路程,正常情况2小时车程,而我们走走停停,足足花了4个多小时,下午3点才到达五明佛学院,错过了参观天葬台的时间,不过沿途色曲两岸风光旖旎,藏寨庄严,也大饱了眼福。</p> <p class="ql-block">坛城庄严</p> <p class="ql-block">坛城转经</p> <p class="ql-block">毛牛鱼贯过色曲</p> <p class="ql-block"> 川西丹巴、熊猫大道、色达之行,见证了古碉的雄伟神秘、嘉绒藏寨的壮美、金川河谷的深邃、熊猫大道的神奇、福地色达的宗教气息。我总在想,人生不过三万天,不就是一场旅行和体验吗,何不敞开心扉,来一场酣畅淋漓、痛痛快快的人生之旅呢?</p><p class="ql-block"> 零落成泥</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