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昵称:星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美篇号:7283996</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图片:网络(致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音乐:最初的感觉</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教师这份职业,向来与“守望”“奉献”相连,承载着学子的成长与家庭的期盼。可近来偶见个别同行陷入“攀比”的迷雾:与同龄人比课程安排,与老教师比薪资多寡,与前辈比岗位轻重,甚至与年轻教师、病人相较,让本该纯粹的教育初心,蒙上了计较的尘埃。作为教育路上的同行者,我愿以几点浅见,与各位老师共勉,盼我们皆能拨开攀比的雾,重拾育人的光。</p><p class="ql-block"><br></p> 其一,建议以“成长标尺”代“比较刻度”,在深耕中见价值。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当我们纠结“同为汉语言文学毕业,为何我教语文他教政治”“为何他教一个班我教两个班”时,不妨换个视角:教语文,可带学生品唐诗宋词的风雅,探散文小说的温度;教政治,能引学子观社会发展的脉络,明家国责任的重量。岗位无高低,课程皆有魂,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在自己的领域里“向下扎根”。比如面对两个班的教学任务,可将其视作打磨教学能力的契机——通过对比两个班学生的课堂反馈,调整授课节奏;利用多接触学生的机会,更精准地了解不同性格孩子的需求。当我们把目光从“别人的安排”转向“自己的成长”,便会发现,每一份任务都是提升自我的阶梯,每一次付出都在为自己的教育履历添上扎实的一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其二,建议以“尊重积淀”代“薪资计较”,在理解中怀感恩。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教师的薪资背后,藏着数十年的教育坚守:他们曾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曾在无数个夜晚批改作业,曾为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成长殚精竭虑。如今他们或许工作量减少,但那份对教育的热爱、积累的教学经验,仍是校园里宝贵的财富。我们不妨主动向老教师“取经”:请教他们如何化解课堂突发状况,学习他们与学生沟通的技巧,传承他们深耕教育的匠心。当我们看到老教师薪资背后的“岁月沉淀”,而非单纯的“数字差异”,便会少一份计较,多一份尊重;少一份不满,多一份感恩——感恩他们为教育事业打下的基石,也为自己未来的教育之路树立清晰的方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其三,建议以“责任担当”代“岗位抱怨”,在坚守中显初心。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前辈退休前安排至后勤,并非“清闲”,而是学校根据其身体状况、工作需求作出的合理调整——后勤工作同样关乎校园运转,关乎师生的日常保障,仍是教育事业的重要一环。而我们身处一线教学岗位,更应珍惜这份与学生“零距离”接触的机会:课堂上,用知识点亮学生的眼眸;课后,用关怀温暖学生的心灵;批改作业时,用批注传递对学生的重视。每一次站在讲台,每一次与学生交流,都是在践行教师的“育人使命”。当我们把“为何我还在一线”的抱怨,换成“我如何让一线教学更精彩”的思考,便会发现,坚守一线本身就是一种荣耀,能亲眼见证学生的成长,便是教师最珍贵的“回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其四,建议以“豁达心态”代“过度比较”,在从容中守本心。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人与年轻教师比精力,感叹自己“力不从心”;有人与病人比“清闲”,抱怨自己“过于忙碌”。可人生百态,各有境遇:年轻教师有精力的优势,却也需积累教学经验;病人看似“清闲”,却承受着身体的痛苦。我们不必拿自己的生活与他人比较,而应专注于“做好自己”——课余时间,读一本教育专著提升自己,练一项兴趣爱好放松心情;面对工作压力,与同事交流心得,向家人倾诉烦恼。当我们以豁达的心态接纳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便会摆脱“比较”的内耗,以更从容的姿态投入教育,让自己的课堂充满活力,让自己的育人之路走得坚定而温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愿你坚守的初心,永远不染世俗的尘;愿你播撒的星光,永远照亮学子的程。”各位老师,教育之路漫漫,攀比只会消耗我们的热情,唯有坚守初心、深耕匠心,才能在三尺讲台上收获真正的幸福。让我们一起,放下计较的包袱,扛起育人的责任,用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热爱浇灌每一寸教育土壤,让教育的光芒,在我们的坚守中愈发璀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 <p class="ql-block">最后,请允许我以一首小诗与您共勉:</p><p class="ql-block">莫问耕耘几度秋, </p><p class="ql-block">但将心血化春流。</p><p class="ql-block">桃李不言自成蹊, </p><p class="ql-block">师道无华却永久。</p> 感谢浏览,祝您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