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9后续旅居在渠县龙凤镇游记:一场纯手工酿酒的记录📝

雪花❄️飘飘(拒绝收花)

<p class="ql-block">肖潇与大叔端着经过三天发酵的醪糟往厨房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米香,脚下的水泥路被晨露浸得微湿,远处的白墙小楼在树影下显得格外安静。我们小心翼翼地捧着这发酵的成果,仿佛捧着一段时光的沉淀。清晨的阳光透过树梢洒在小路上,微风拂过,带来一丝清甜的米香,也唤醒了我对乡村生活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挖开一个小井窝,酿酒就会蓄在一起,这是发酵的秘诀。肖潇的动作轻巧而熟练,像是早已与这土地达成了默契。大叔在一旁静静看着,脸上浮现出一丝欣慰的笑意。这是一场与时间的对话,也是一次与自然的亲密接触。米粒在井窝中慢慢发酵,酒香悄然酝酿,仿佛每一粒米都在诉说着属于它们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装出来品尝一下,真甜。我舀起一勺放进碗里,米粒间还夹杂着些许酒香,入口清甜,带着自然的温润。那种味道,既熟悉又陌生,像是童年时奶奶做的甜米酒,又像是久违的乡愁。米香与酒香交织,仿佛一口便能尝出时光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看到此处,脑海里浮现出八十年代初期,在乡下,看着奶奶👵🏻妈妈她们也算如此操作!那种记忆仿佛被唤醒,亲切又遥远,像是时光深处的一缕炊烟。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酿酒方法,每一道工序都带着生活的温度。如今,这种传统手艺在城市中早已难觅踪影,却在这片乡村里悄然延续。</p> <p class="ql-block">能直接吃,熟的味道。我夹起一勺放进嘴里,米香与酒香在舌尖交织,那种自然的发酵风味,让人忍不住多尝几口。这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土地与时间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来的时候,肖叔叔就用以前制作好的醪糟煮鸡蛋(还双蛋)热情招待我们。那碗热腾腾的醪糟蛋,带着淡淡的甜味与酒香,温暖了我们的胃,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在乡村,这种招待客人的方式朴实而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连接。</p> <p class="ql-block">也是村里招呼客人的一种方式。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无论是节日还是平常日子,一碗醪糟总能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它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生活的态度。</p> <p class="ql-block">从筐里面一勺勺的倒进瓮中保管,能放置好久不坏。我们合力将米浆倒入瓮中,动作轻柔而细致,仿佛在完成一场传承的仪式。瓮口被封得严严实实,等待着时间的魔法将它变成一坛美酒。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时间的流动,也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归属感。</p> <p class="ql-block">这罐酒要等上几天才能发酵完成,酒酿会越来越多,但等待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而有质感,每一刻都在酝酿着生活的醇香。我们围坐在院子里,聊着天,看着阳光洒在瓮口,仿佛一切烦恼都被这宁静的时光冲淡了。</p> <p class="ql-block">全部装完,还要把瓮口封密室!大叔用布将瓮口仔细封好,动作一丝不苟。我知道,几天后,这瓮里将酿出一坛属于这片土地的酒香。那一刻,我忽然明白,这不仅是一次酿酒的记录,更是一段关于人与土地、人与时间、人与情感的旅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