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于2025年8月31日早餐后,来郎木寺打卡。郎木寺,位于甘、青、川交界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郎木寺镇郎木村,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郎木寺处在海拔3480米,占地面积55公顷。郎木寺分为两部分,一个为四川达仓郎木寺寺院,也叫做格尔底寺,虎穴、仙女洞、郎木寺大峡谷以及肉身佛舍利都位于四川郎木寺这边。另一个是甘肃寺院,也叫赛赤寺,通往天葬台的方向,两个寺院隔着小溪相互守望。我们在甘肃郎木寺门前拍照留念之后前往黄河第一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黄河第一湾离郎木寺大约70多公里,一路上呈现出玛曲广袤的草原景色,我们在欣赏连绵的草甸、远山和静谧壮美的精致中到达黄河第一桥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介绍,玛曲黄河公路大桥位于甘肃玛曲县城南4公里处。玛曲是藏语“黄河”的意思。玛曲县被誉为全国唯一以黄河命名的县,因黄河第一弯而闻名于世。从这里黄河自西向东一波三折地流入甘南草原,受阿尼玛卿山的余脉——西倾山阻挡,绕了一个180度的大弯,折返向西,在这里画出了一个近1万平米的草原,这就是著名的黄河首曲,“玛曲”因此而得名。这一河段河谷宽阔,河床稳定,水流缓慢,为丘陵草原区,以前要在这里来往渡过黄河,方法就是揪着马尾巴游过去。因此,两岸之间的人和物资交流很少,甚至在语言和服饰上也存在差异。天下黄河第一桥建成于1978年,是黄河上游建成的第一座黄河大桥,因此有“第一桥”之称。大桥长280m,桥面宽7.5m,主跨3孔,跨径70m。这里的风景优美,黄河两岸绿草茵茵,牛羊成群,让人心旷神怡。河曲蜿蜒如“S”型,与草原、雪山构成立体画卷,被科学家称为“宇宙中庄严幻景”。</span></p> <p class="ql-block"> 当黄河自巴颜喀拉山发源后,一路汹涌澎湃,然而,当它抵达玛曲这片神奇的土地时,却仿佛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所牵引。一改往日的奔腾之势,优雅地拐出了一个巨大而壮丽的弯,这就是“天下黄河第一弯”。这一弯黄河,不仅是地理上的奇观,更像是大自然用它那鬼斧神工的笔触,在高原之上勾勒出的一抹诗意线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我们到达黄河第一桥时,映入眼帘的是高高的“天下黄河第一弯”石碑,石碑一侧就是黄河第一桥,这片土地因黄河而得名,自古以来,民间便流传着“九曲黄河十八弯”的佳句。这一壮观的自然景象吸引了大量游客,我们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在石碑前合影留念,记录这一难能可贵的瞬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在黄河第一桥头上观赏壮观的玛曲黄河大桥。这座由钢筋混凝土精心浇铸的大桥横跨黄河两岸,正是黄河九曲十八弯的第一弯所在地。由于独特的拐弯设计,黄河水在此从东向西流淌,形成了所谓的“黄河水倒流”的奇观。站在桥上俯瞰母亲河,我们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宽广的河面上,黄浊的河水汹涌奔流,而“v”字形状的河道则温柔地环抱着玛曲草原。远处的雪山与湖泊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独特的人文景观,让人深切感受到中华大地的壮丽与辽阔。远处的羊群和牛群安静地啃食着青草,偶尔传来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让我们心旷神怡。仰望蓝天,雪白的云朵仿佛触手可及,这样的瞬间,天地间的万物都显得空旷而渺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沿着“天下黄河第一弯”岸边的木栈道漫步,最直观的感受是融入天地人合一的意境。亲眼目睹蜿蜒的河道与起伏的草原形成壮美画卷。阳光照射下,河面泛着金色光泽,远处牛羊群点缀其间,仿佛能听到黄河“心跳”般的流水声。我们从多角度拍照母亲河第一桥,恨不得把周边的美景囊括在镜头里。我们能够观赏黄河第一桥、第一湾而感到骄傲,高兴之余跳起来,以表老天恩赐于我们美景的心意。黄河在这里虽然没有汹涌的奔流,但只有黄河以最柔美的姿态画出一道金色的弧线,成为华夏长河最初的温柔注脚。 站在观景台远眺,第一湾像苍穹遗落的一枚耳坠。有人这样形容:它不似壶口的咆哮,没有三门峡的险峻,却以包容的曲线诠释了“母亲河”的深意——所有壮阔的史诗,始于一次温柔的转身。多么情深意长的表述,多么生动形象的描绘,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黄河母亲的眷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