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古犀藏珍-“通天犀”角雕貔貅挂牌</p><p class="ql-block"> 犀角雕刻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宝库中的重要艺术门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犀牛角中最金贵的是"通天犀",这种角特点鲜明,其色黑如漆,黄如粟,上下相透,云头雨脚分明。关于“通天犀”的记载古已有之,如《汉书·西域传》、《抱朴子》等古籍中都有描述。明清时期,人们对这种稀有材质的追求和崇拜依然盛行。</p><p class="ql-block"> “通天犀”特指一种非常珍稀的犀角品种,其特征是角中心有一条天然的、从底部贯通至顶部的白色或浅黄色线状纹理,古人视其为能“通天地之气”的祥瑞之兆。在古代中国,犀角本身就被视为辟邪、珍贵的药材和宝物。带有“通天”特征的犀角更是凤毛麟角,被赋予了沟通神灵、祈福纳祥的神奇力量,只有皇室和顶级贵族才可能拥有。</p><p class="ql-block"> 并非每只犀牛角都有通天纹。古人认为一万只犀角中也难出一枚真正的“通天犀”,这种夸张的说法凸显了其稀有程度。拥有这种特征的犀牛本身就是万里挑一。传诵广泛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中的“灵犀”,指的就是这种能心意互通的“通天犀”,使其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经典意象。</p><p class="ql-block"> 貔貅,又名天禄、辟邪,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从《史记》到《山海经》,貔貅的形象既威武又神秘。传说貔貅因触犯天条被惩罚,只能以四方之财为食,且“只进不出”,于是成了招财聚宝的象征。古往今来,无论是皇家宫殿的陈设,还是民间百姓的随身佩戴,都对貔貅充满敬意。古人相信,庭中有貔貅守护,不仅能吉祥如意,招财纳福,还能驱邪避祸。</p><p class="ql-block"> 明末清初,犀角雕刻工艺达到艺术巅峰,江南成为全国雕镂犀角艺术品的中心,苏州鲍天成和无锡尤通大师的作品被誉为“吴中绝技”和“尤犀杯”。佩戴玉牌、犀角等饰物成为皇室贵族和文人雅士的一种风尚。貔貅因其吉祥寓意,自然是犀角挂牌上常见的主题之一。“通天犀”本身是古代犀角中最顶级的品类,存世量极少。将其雕刻成“貔貅”造型的挂牌,更是珍罕极至。</p><p class="ql-block"> 此件明清时期“通天犀”角雕貔貅挂牌,就是将这两者巧妙结合,选用极其珍贵的通天犀角为材料,雕刻成貔貅形象的挂佩戴饰物。代表了当时工艺、材质和寓意的顶级结合。角牌呈长方形,长7.5厘米,宽5.4厘米,厚1.5厘米。犀角基底呈深褐色,边缘局部蜜色,纹理呈“横截有粟纹,纵理如竹丝”。采用浮雕、圆雕、镂空等多种技法。正面雕刻貔貅和“招财进宝”、“吉祥如意”吉语钱纹饰,背面雕刻“开元通宝”钱币布满地张,上有“财源广进”篆书吉语。</p><p class="ql-block"> “通天犀”角雕貔貅挂牌,质地温润细腻,色泽沉净迷人,纹理独特非凡,图案设计奇特,雕工高超娴熟,造型威武生动。细品纹样中的貔貅,体态饱满劲硕,威严而不失灵动。它的造型不仅是艺术的体现,更是对财富、欢乐与好运的美好祈愿。堪称一器之微,穷极工巧,凝聚着卓越的工艺成就,反映着时代的风尚和审美情趣,具有极高的文物和艺术欣赏值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