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简 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鸭绿江铁路大桥,3A级景区。位于吉林省通化市集安解放村,是连接中朝两国的重要铁路通道。该桥由日本东亚土木会社建造,1939年9月1日通车,全长589.23米,钢架结构混凝土桥墩支撑,中朝双方以第11号桥墩为界分治。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及物资运输的主要通道,累计运送42万官兵和17.2万担架队员,被誉为"抗美援朝第一渡"。核心景观包含铁路大桥主体、16米高大理石国门和日军遗留碉堡遗址。</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抗美援朝第一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950年10月16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span>370团,124师,共计42万官兵从这里渡过鸭绿江入朝作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景区入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集安鸭绿江铁路大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桥钢架结构全长589.23米,宽5米,高16米,设置20孔钢架花梁。第11号桥墩作为分界线,中方管辖段长324.23米,朝方段265米,双方哨兵在各自区域执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下解放桥头堡旧址(桥头堡)作为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的附属建筑与大桥同时动工修建。日伪时期驻扎在这里的日本土木会社角田部队的一个警务小分队,驻守约30人。桥头堡共4层,第一层为休息区,第二层为就餐区,第三第四层为瞭望和射击区。抗美援朝期间,桥头堡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高炮部队的防空阵地使用,是保护我国领土安全的重要军事设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桥头堡内部已破烂不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桥头碉堡为四层钢筋水泥结构,采用防震设计,墙体厚度达1.2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集安铁路口岸边境国门于2004年施工修建,国门高16.1米,宽13.7米,外部采用大理石块镶嵌,国门庄严神圣,不容侵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界碑,中华人民共和国23号界碑是双立界碑,分别竖立在界河两岸,由国徽、国名、界碑编号、竖立年代组成,我国一侧标注(1),朝方一侧标注(2)。</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鸭绿江铁路大桥至今每天一对国际列车通行。(中方列车由中国发车,朝方列车由朝鲜发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鸭绿江大桥刻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是中朝边境三大铁路桥之一,全长589.23米,高16米,宽5米,共20孔洞。1931年日本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后,为了达到扩大侵略和掠夺财富的目的,于1937年动工修建,1939年7月31日峻工,9月1日正式通车。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要历史性决策。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承担起志愿军及其作战物资的运输任务,见证了那段血与火的光辉岁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乘坐从铁路国门到公路国门这一段儿的景区观光车,可以听到“东北第一条音乐公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音乐。由于正赶上下雨,路面有积水。杂音较大,听不太清,隐约可听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集安鸭绿江公路国门</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集安鸭绿江公路国门是中朝边境的重要地标,位于吉林省集安市,2024年11月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该国门是东北地区跨度最宽、建筑面积最大、建设标准最高的边境国门,被誉为“东北第一国门”。 </b></p> <p class="ql-block">国门高达29米,主体为四层观景厅,可俯瞰鸭绿江及对岸朝鲜的新义州。其设计融合了现代化风格与军事防御元素,桥头堡外墙保留了抗美援朝时期的弹痕,成为历史见证。 34</p><p class="ql-block">历史地位</p><p class="ql-block">该国门是中朝铁路公路口岸的组成部分,承担着两国人员和物资运输的重要职能。抗美援朝期间,42万志愿军和17.2万担架队员通过此桥进入朝鲜战场,被誉为“抗美援朝第一渡”。 23</p><p class="ql-block">景观价值</p><p class="ql-block">景区内设有抗美援朝文化廊道,通过历史照片、实物展示等还原了战争时期的运输场景。游客可在此体验中朝边境风情,并远眺朝鲜的日常生活场景。 34</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鸭绿江边对岸朝鲜随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登上国门顶层瞭望平台,对面是朝鲜慈江道满浦市的山川与城市,清晰可见。桥面上还停着等待过境的货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侧面看国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