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55806798</p><p class="ql-block">文:柳岸花明</p><p class="ql-block">图:摄影自中国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 九月北京,处处腾越着战斗与胜利的激昂!</p><p class="ql-block"> 天安门前的铿锵阅兵,用威武与雄壮震撼了世界。中国美术馆的《人民必胜》画展,笔刀为器,丹青作焰,喷薄出火山般的力量,激发参观者强烈的艺术体验和热血情怀!</p> <p class="ql-block"> 秋高气爽,中国美术馆。</p><p class="ql-block">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由序篇、国难当头、浴血奋战、伟大胜利、走向复兴五个篇章组成,展示300多幅不同年代的抗战题材美术作品,不论你是否曾在各种媒介上欣赏过,一旦有幸瞻仰真迹,驻足凝神之间,只能更加令人感心动魄!</p> <p class="ql-block">油画:九一八事变 作者:李晓林 2021年</p> 中国画:九一八 作者:赵奇 <div>上:全幅 下:局部 1981年</div> <p class="ql-block">版画:怒吼吧!中国 作者: 李桦 1935年</p><p class="ql-block"> 这幅具有历史意义和历史地位的作品。是著名版画家李桦创作于1935年的代表作,收藏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p><p class="ql-block"> 作品通过抽象手法刻画被缚蒙面男子挣脱束缚的瞬间,以扭曲身姿与伸向匕首的双手隐喻积贫积弱中国的觉醒。极简线条与强烈视觉对比传递灵魂深处的怒吼,既体现艺术形式的凝练,又直面现实批判。其跨越时空的震撼力源于对苦难与抗争的深刻诠释,曾被大量复制为抗日宣传品。</p><p class="ql-block"> 在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背景下,李桦以批判现实的精神塑造了这一经典形象,作品深刻呼应抗日救亡热潮,直撞人心,堪称一幅激励全民抗战意志的撼世之作。</p> 版画:冰雪中的抗日义勇军 作者:江丰 1937年 版画:冰天雪地中的抗日游击队 作者:酆中铁 1937年 雕塑:白山魂 作者:贺中令 1984年 <p class="ql-block"> </p> 油画:阿里山的抗日斗争 作者:井士剑 夏阳 许一男<div>上:全幅 下:局部 2009年<br><div><br></div></div> 油画:义勇军进行曲 作者:金山石 翁诞宪 2009年 雕塑:赵一曼 作者:霍波洋 1989年 <p class="ql-block">油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p><p class="ql-block">作者:殷雄 徐步成 李根</p><p class="ql-block">2021年</p> 雕塑:长城魂 作者:石村 1994年 油画:吉鸿昌 作者:窦鸿 2015年<div>上:全幅 下:局部</div> 油画:淞沪抗战——十九路军 作者:张绍城 2009年 版画:战灾(商务印书馆侧)作者:陈澄波 1933年 中国画:我的家在松花江上 作者:陈钰铭 2009年 <p class="ql-block">雕塑:家破人亡 作者:吴为山 2014年</p> 版画:冰趟子战役中的赵尚志 作者:沙永汇 <div>上:全幅 下:局部 2016年</div> 油画:杨靖宇将军 作者:胡悌麟 、贾涤非 1984年 <p class="ql-block">油画:红星照耀中国(全幅与局部)作者:沈嘉蔚 1987年</p><p class="ql-block"> 这幅中国美术馆馆藏的重要作品,以史诗性群像手法刻画了124位中国革命人物,其中102位为真实历史人物。该作品采用黄土高原的土黄色调,突破程式化表现手法,生动呈现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延安时期领导人的精神风貌。</p> 雕塑: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 作者:陈继龙、马丽 2019年 中国画:矿工图——同胞、汉奸和狗 作者:周思聪、卢沉<div>1980年</div> <p class="ql-block">中国画:矿工图—遗孤 作者:周思聪</p><p class="ql-block">1982年</p> <p class="ql-block">油画:春风吹又生 作者:关琦明 1982年</p> <p class="ql-block">雕塑:张学良将军 作者:张秉田 1982年</p> <p class="ql-block">雕塑:杨虎城 作者:邢永川 1984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画:卢沟桥之岁月 作者:陈辉 2015年</p> <p class="ql-block">油画:七七事变. 卢沟桥(全幅、局部)</p><p class="ql-block">作者:杨克山、崔开玺 2009年</p> <p class="ql-block">版画:抗战 作者:力群 1937年</p> <p class="ql-block">版画:月夜破路 作者:胡一川 1943年</p> <p class="ql-block">油画:八路军东渡黄河深入敌后</p><p class="ql-block">作者:彦涵</p><p class="ql-block">1957年</p> <p class="ql-block">油画:平型关大捷(全幅及局部)</p><p class="ql-block">作者:孙浩</p><p class="ql-block">2009年</p> <p class="ql-block">版画:八百壮士 作者:胡一川 1938年</p> <p class="ql-block">油画:残日—1937年12月 南京</p><p class="ql-block">作者:许江、孙景刚、崔小冬、邬大勇</p><p class="ql-block">2009年</p> <p class="ql-block">油画:血战台儿庄(全幅及局部)</p><p class="ql-block">作者:徐青峰</p><p class="ql-block">2009年</p> <p class="ql-block">油画:铁血昆仑(全幅与局部)</p><p class="ql-block">作者:赵力中</p><p class="ql-block">2022年</p> <p class="ql-block">雕塑:朽与不朽—四行仓库保卫战</p><p class="ql-block">作者:刘元捷</p><p class="ql-block">2015年</p> <p class="ql-block">油画:新四军军部(全幅与局部)</p><p class="ql-block">作者:秦明</p><p class="ql-block">2012年</p> <p class="ql-block">版画:新生的一代,新生的力量</p><p class="ql-block">作者:吴耘</p><p class="ql-block">1942年</p> <p class="ql-block">版画:抗日年代 作者:刘铁华 1944年</p> <p class="ql-block">油画:巍巍太行山 作者:张文新 1979年</p><p class="ql-block"> 《巍巍太行山》是画家张文新在1979年为纪念八路军太行抗战而作的史诗性油画。作者深入太行山腹地考察,研读史料,走访战场遗迹,绘制30余幅草稿而完成。</p><p class="ql-block"> 作品聚焦1937年“七七事变”后八路军东渡黄河、创建华北敌后根据地的历史节点,以逆光中的左权将军为视觉中心,将领们或登高侦察敌情,或席地绘制地图,或凝神分析战术。人物神态泰然自若,传递出八路军运筹帷幄的沉着气概。</p><p class="ql-block"> 画面中,前景劲草随风疾舞,中景山岩嶙峋厚重,远景群峰没入云霭。画家以深浅色块和色彩纯度的变化增加了画面纵深感,突出了人物主体,展现出“巍巍太行山”崇高的精神景观——信仰如磐、不怕牺牲、英勇奋斗、无私奉献。</p> <p class="ql-block">油画:烽火少年 作者:林宏基 1977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画:太行浩气传千古</p><p class="ql-block">作者:王迎春、杨力舟</p><p class="ql-block">1977年</p> <p class="ql-block">版画:彭德怀在前线 作者:彦涵 1941年</p> <p class="ql-block">油画:东江战火 作者:潘嘉俊 2015年</p> <p class="ql-block">雕塑:大营救 作者:张树国 2003年</p> <p class="ql-block">雕塑:少年英雄王二小 作者:曹春生 2005年</p> <p class="ql-block">版画:𨒂安风景 作者 古元 1943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画;和平万年 作者:齐白石 1952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画:红岩 作者:钱松嵒 1962年</p> <p class="ql-block">雕塑:无名英雄战士 作者:刘开渠</p><p class="ql-block">2015年鲍海宁重作</p><p class="ql-block"> 刘开渠雕塑《无名英雄战士》,又名《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川军七个集团军共40余万人即赴前线杀敌。抗战期间,四川籍将士350余万(另有340万之说)出川抗日,伤亡达64万之众。1944年,成都市文化界和社会团体为纪念川军抗日阵亡将士,邀请刘开渠创作设计该纪念碑。同年7月7日,纪念碑落成于成都市老东门城门内。雕塑家塑造的是一位准备冲锋的战士,他身背大刀、斗笠、背包,身着短裤,扎绑腿,穿草鞋,手握步枪,英勇向前。</p> <p class="ql-block">中国画:保卫黄河三部曲之义勇军进行曲(局部) </p><p class="ql-block">作者:冯远 1984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画:和平颂</p><p class="ql-block">作者:齐白石、陈半丁、何香疑、于非闇、汪慎生、李瑞龄、马晋、徐燕荪、杨敏、王雪涛、吴一舸、张其冀、田世光、段履青</p><p class="ql-block">1955年</p><p class="ql-block"> 1955年6月,世界和平大会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召开。为响应世界和平大会的号召,中央邀请齐白石、陈半丁、何香凝、于非闇、汪慎生、李瑞龄、马晋、徐燕荪、杨敏、王雪涛、吴一舸、张其翼、田世光、段履青这14位画家在北京帅府园合绘以和平为主题的花鸟画《和平颂》。艺术家在此幅长398厘米、高201厘米的巨制中以15只和平鸽作为核心意象,其中7只翱翔、8只栖息,以及牡丹、桃花、月季、玉兰、蔷薇、菊花、竹子、松树等植物、花卉,彰显了新中国欣欣向荣的新兴气象以及中华儿女对世界和平的不懈追求。画成之后,陈半丁题跋:“为了对世界和平大会表示热烈祝贺,为了表达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事业的拥护,一九五五年五月,我们十四人作此画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郭沫若题画名“和平颂”,形成书画合璧的格局。虽然参加绘制的名家众多,但是风格较为统一,且气氛和谐、主次分明、疏密得当,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和新中国美术取得的成就。此作曾作为中国代表团献礼亮相1955年赫尔辛基世界和平大会,被誉为新中国文艺外交的开端。</p> <p class="ql-block">中国画:会师东京 作者: 徐悲鸿 1943年</p><p class="ql-block"> 徐悲鸿中国画《会师东京》创作于1943年,画七只狮子聚于日本富士山头。作者在画面右上角题跋:“会师东京。壬午(1942年)之秋绘成初稿,翌年五月写成兹幅,易以母狮及雏居图之右。略抒积愤,虽未免言之过早,且喜其终须实现也。卅二年(1943年)端阳前后,悲鸿。”可见早在1942年,他就创作出《会师东京》初稿。在民族存亡的背景下,徐悲鸿通过此画与题跋,象征着中华民族与反法西斯同盟共同对抗日本侵略者,传递出抗日战争,中国必胜,人民必胜的信念,展现出他的家国情怀。1943年,正值抗战相持阶段,徐悲鸿不断借画作激励国人坚持抗战,呼应了“以笔为刀,以墨为枪”的创作理念。当时,在太平洋战场上,盟军逐步掌握主动权。徐悲鸿在画作中象征民族觉醒,预言反法西斯战争最终胜利,也彰显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合作精神。</p> <p class="ql-block">徐悲鸿《会师东京》为爱妻廖静文而作的题字。</p> <p class="ql-block">中国画:太行铁壁 作者:王迎春、杨力舟</p><p class="ql-block">1984年</p> <p class="ql-block">雕塑:人民英雄纪念碑—抗日游击战</p><p class="ql-block">作者:张松鹤(雕塑)、辛莽(绘画)</p><p class="ql-block">1958年</p><p class="ql-block"> 浮雕凝铸烽火岁月,虚实相济的空间叙事,以青纱帐为背景,游击队员或持枪潜伏,或搬运枪弹,身形半隐于草木砖石间,既显战场隐蔽之妙,又借凸起的轮廓强化紧张感。视觉中,造型线条坚韧有力,刚柔之间,足见军民鱼水之情。作品以艺术语言激励斗志,历经岁月,犹具极强精神穿透力。</p><p class="ql-block"> 刀痕犹存,山河无恙,这件作品正是连接历史与当下的坚韧艺术纽带。</p> <p class="ql-block">中国画:八女投江 作者:王盛烈 1990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画:戈马江南 作者: 盖茂森 1987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画:张自忠 作者:潘絜兹 1994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画:延安五老 作者:殷会利 2023年</p> <p class="ql-block">油画:普通一兵 作者:戈跃 1977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画:难忘的岁月 作者:杨之光 1971年</p> <p class="ql-block">油画:小八路 作者:孙滋溪 2004年</p> <p class="ql-block">油画:女游击队员 作者:唐一禾 1941年</p> <p class="ql-block">油画:力挽狂澜 作者:车志胜 1991年</p> <p class="ql-block">油画:黄河大合唱(三幅)——流亡、奋起、抗争 作者:詹建俊、叶南 2009年</p> <p class="ql-block">雕塑:铁军忠魂 作者:吴为山 2020年</p><p class="ql-block">上:正面 下:侧面</p> <p class="ql-block">雕塑:鏖战 作者:邹峰 2025年</p> <p class="ql-block">雕塑:发动 作者:李富军 2025年</p> <p class="ql-block">雕塑:守护 作者:柳青 2025年</p> <p class="ql-block">雕塑:放哨 作者:王伟 2025年</p> <p class="ql-block">雕塑:盼归 作者:陈科 2025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画:战斗在洪泽湖上 作者:郭德福 2015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画:历史不会忘记 作者:张洪建 2015年</p> <p class="ql-block">版画:胜利属于人民 (抗日烽火之四)</p><p class="ql-block">作者:吴凡 1965年</p> <p class="ql-block">油画:战俘 作者:刘勇 1984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画:胜利的日子 作者;邓超华 2007年</p> <p class="ql-block">油画:胜利 ·1945 作者:曲直 2015年</p> <p class="ql-block">油画:高邮受降 作者:张永 2015年</p> <p class="ql-block">油画:公元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全幅及局部)</p><p class="ql-block">作者:陈坚 2003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画:和平之春 作者:陈之佛 1953年</p> <p class="ql-block">油画:辽宁号航母 作者:许杨、廉南宁</p><p class="ql-block">2019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画:使命行动 作者:张蕊 2019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画: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作者:吴宪生</p><p class="ql-block">2014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画:高铁进山啦</p><p class="ql-block">作者:蔡超、边涛、李鸿莉 2019年</p> <p class="ql-block">水彩画:2015年九三大阅兵 作者:陈坚</p><p class="ql-block">2016年</p> <p class="ql-block">展厅一角</p> <p class="ql-block">豪气带回家!</p> <p class="ql-block">滋润。</p> <p class="ql-block">小憩</p> <p class="ql-block">童椅上的参观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