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盛夏,我写下《追寻红军迹,我的长征路》,不仅梳理了零散的长征足迹,也对重走长征路进行大体规划,也以此作为寻求队友的招募书。"走一次长征路,读一卷长征史"的夙愿,经过一年多的筹备,终于在2025年5月10日破土而出。55个昼夜的征程,我们用车轮丈量17个省份(含返程),170余处红色地标串联成跨越时空的信仰之路,直至7月3日圆满凯旋。</p><p class="ql-block"> 这部"长征美篇"将分为五个篇章:从《突破封锁》的艰难启程,到《伟大转折》的历史抉择;从《懋功会师》的胜利喜悦,到《走向胜利》的坚定步伐,最终以《延安返程》圆满收官。以微信日记为经,以实地见闻为纬,既把之前走过此次未重复,用【前情回顾】补全长征全貌,也有常规景点点缀,践行"你陪我长征路,我带你逛景点"的承诺,体现本次自驾的全程。</p><p class="ql-block"> 回程路线或南或北、或西或东、横跨十余个省市区,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是为我的环游中国边境线,丈量长城、长江、黄河、运河的等专题旅游线路的拓展、充实,添补色彩。</p><p class="ql-block"> 特别致敬同行的团友,是你们让每段险路都化作温暖的记忆;深深感恩屏幕前的亲友们,每个点赞、每条留言都是照亮征途的星光。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终将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红色印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长征返程D40(132)|隰县小西天:尘世中的佛国妙境】</p><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我们前去取车,一点半的时候便告别延安,朝着山西疾驰而去,黄河在脚下越过。原本的返程计划是继续北上的,不过按照团友们像点菜般“钦点”的想去之处,我们决定先往南做个两三天的环线,之后再回归到原计划中的目标景点。</p><p class="ql-block"> 在山西隰县,有个小西天。近年来,它逐渐走红,成为了网红打卡的热门地点。那是一个隐匿于尘世的艺术殿堂。</p> <p class="ql-block">2、那些精美的悬塑,一尊尊佛像宛如活物,栩栩如生,仿佛在轻轻诉说着千年的佛音与禅意。小西天面积不大,却好似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文化宝藏,它的每一寸空间都充盈着宁静与神圣之感,能让人心在瞬间变得澄澈无比。</p> <p class="ql-block">3、【长征返程D41(133)|河津大梯子崖:游黄河登天梯跃龙门】</p><p class="ql-block"> 河津大梯子崖,这一国家4A级景区,将黄河峡谷的奇观、北魏古道的遗址以及鱼跃龙门的传说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4、这里有着徒步、乘坐电梯、搭乘轮船等多种游玩方式。</p> <p class="ql-block">5、我们选择了最省力又省时的乘船方式。大游轮有着固定的航行时间,而快艇只要凑齐5人就可出发,我们恰好满足这个条件。乘船游览黄河最窄之处,每一处景致都宛如一首诗,岁月在这里似乎悄然凝固,却又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在蓬勃生长。</p> <p class="ql-block">6、【长征返程D41(134)|鹳雀楼与黄河大铁牛:黄河岸边的历史对望】</p><p class="ql-block"> 鹳雀楼,亦名鹳鹊楼,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它静静地矗立在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的黄河东岸。这里是王之涣笔下流芳千古的名楼,黄河之滨,它承载着岁月沉淀的诗意与哲思。“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名句虽在耳畔回响,即便知晓有电梯可直达登顶,可面对需攀爬三层楼的基座,我还是望而却步。</p> <p class="ql-block">7、鹳雀楼景区略显单调,楼前拍照留念后,便觉可看之处寥寥。就一座楼没几张照片,好在不远处的蒲津渡遗址带来了别样惊喜。遗址中出土的黄河大铁牛,沉默而坚毅地静卧着,见证着往昔的繁华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8、鹳雀楼诉说着文人墨客的情怀,黄河大铁牛铭记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二者如两位历史的守望者,共同谱写着黄河岸边不朽的传奇。现将这两个景区片子整合分享,以飨诸位。</p> <p class="ql-block">小视频1、【长征返程D41(135)|鹳雀楼:我们与同一片风景,撞了个满怀】</p><p class="ql-block"> 人生的轨迹总是充满意外。在厦门、福州难以相见的老同学,此次我自驾南行黄河,他携妻参团北行,竟同时现身鹳雀楼,仅两三小时之差而错过会面。未曾相见的遗憾,反成了命运写下的浪漫注脚——原来最深的缘分,是山水迢迢中,我们与同一片风景,撞了个满怀。收到老同学视频有感而发!</p> <p class="ql-block">9、【长征返程D41(136)|山西沿黄公路:览晋境黄河画卷】</p><p class="ql-block"> 数载前,我们曾组织团队走陕西沿黄一号旅游公路,今天走山西沿黄一号旅游公路(梯子岩向风陵渡段)。一路上景点与观景台,恰似散落在黄河畔的璀璨明珠。溯水行歌,览晋境黄河画卷;拾景成篇,共赴山河绮梦。</p> <p class="ql-block">10、傅作义故居。</p> <p class="ql-block">11、风陵渡是山西芮城县的黄河古渡口,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因黄帝贤相风后陵墓得名,自古为军事要冲,现以金庸《神雕侠侣》中的“风陵渡口初相遇”闻名。</p> <p class="ql-block">12、【长征返程D41(137)|永乐宫:吕祖宫观中的历史与艺术华章】</p><p class="ql-block">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龙泉村永乐宫,是为纪念吕洞宾而建的道教宫观。其在道教文化里地位颇高,与北京白云观、陕西户县重阳宫并为全真教三大祖庭。</p> <p class="ql-block">13、踏入永乐宫,宛如穿越历史,永乐宫的壁画极具文物价值,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杰作,在世界绘画史上也堪称罕见巨制,可惜不让拍照,有点遗憾,让我们体验感大打折扣</p> <p class="ql-block">14、【长征返程D42(138)|运城盐湖:历史长卷中的一抹咸涩】</p><p class="ql-block"> 运城盐湖,又名“解池”“河东盐池”,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南郊,是山西最大湖泊,也是世界第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对所谓“七彩盐湖”的梦幻色彩没抱太多期待,昨晚我们就住在盐湖区,离这儿仅十分钟车程,不打个卡,岂不遗憾?</p> <p class="ql-block">15、但“一池河东盐,半部华夏史”,这里历史悠久,黄帝战蚩尤、五步产盐法等典故脍炙人口。盐湖是“运城名片”,没见到七彩颜色,只闻到类似沿海的海腥味,没太多惊喜,不过是来过了运城盐湖罢了。</p> <p class="ql-block">16、【长征返程D42(139)|关公故里:邂逅家庙的温柔江湖】</p><p class="ql-block"> 我们行程本前往“天下武庙之祖”解州关帝庙,一番游历出来,却觉异样,感觉不大对劲。未曾想到山西运城竟有两座关帝庙。解州关帝庙规模宏大,而我们误走的常平关帝庙,乃是关公的家庙。</p> <p class="ql-block">17、红墙灰瓦间,藏着关公儿时的故事,袅袅香火里,诉说着乡人虔诚的追思,这场“错误”的相遇,倒成了最独特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18、</p> <p class="ql-block">19、【长征返程D42(140)|壶口瀑布:从脸与腰到意外的“大腿”】</p><p class="ql-block"> 秦晋两岸的壶口瀑布,于我与诸多团友而言并非陌生之地。前些年,我曾组织团友游览陕西壶口,同行的余姐亦在其中。这场计划外的晋南小环游,余姐兴致勃勃地提议:“去山西瞧瞧壶口瀑布吧!陕西看的是瀑布的‘脸’,山西看的是瀑布的‘腰’,两岸风光大有不同。” 我想观瀑何必如此精细拆解,领略其磅礴气势的大概轮廓,便已足够。但在自晋南返延安的归程里,为圆她的心愿,我们还是驶向山西吉县——自驾的自在随性,大抵就藏在这般随心而至的奔赴中。</p> <p class="ql-block">20、眼前景象令人愕然。昔日雄浑的黄河,此刻水量寥寥,大片河床袒露无遗。我不禁打趣道:“此番来寻瀑,怕是连瀑布的‘大腿’都要瞧见了。”</p> <p class="ql-block">21【前情回顾(31)|壶口旧忆:黄涛未改,故地重游】 发一张十多年前在山西这边观瀑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22、【长征返程D43(141)|瓦窑堡革命旧址:砖瓦间激荡的抗日壮歌】</p><p class="ql-block"> 瓦窑堡的街巷像本泛黄的史书,革命旧址隐于其中,连醒目标识都在街道改造中悄然褪去。偶然寻得毛主席旧居时,仿佛还能听见当年东征战略在此谋划的细语。</p> <p class="ql-block">23、恰逢周末,幸运地遇见了展馆王主任,他握着一串钥匙,带我们穿梭在纵横的巷陌间。我提及寻路艰难,王主任轻叹:“街道改造,标识都拆了。”,还真没了王主任,我们摸不着北。</p> <p class="ql-block">24、循着他的脚步,我们又来到毛主席东征归来部署西征的住所,青砖灰瓦间,似有历史余温未散。在瓦窑堡会议旧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此确立,那是扭转乾坤的关键一笔。我们还走了中组部、中宣部等旧址,我说中央党校在这里正式命名,想探访中央党校旧址,却得知早已拆除,令人扼腕。</p> <p class="ql-block">25、瓦窑堡位于子长县,这座以革命烈士谢子长命名的红色热土,承载着厚重的革命记忆。当我们提出参观子长陵的意愿时,王主任不仅详细指引路线,更亲自致电纪念馆馆长安排接待,甚至协调免除了停车费用等等。临别之际,王主任特意赠送我们瓦窑堡革命旧址纪念包,这份细致入微的关怀,让带着满心暖意与感动的我们,与这片浸染红色基因的土地深情作别。</p> <p class="ql-block">26、【长征返程D43(142)|吴堡石城:再赴黄河畔的旧约】</p><p class="ql-block"> 在陕西吴堡县的黄河之滨,静卧着一座吴堡石城,它享有“华夏第一石城”的美誉。那崖壁犹如被刀斧削就般险峻陡峭,城墙恰似蜿蜒的盘龙。于2006年,这座石城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27、多年前,我便将它纳入旅行目的地,还组织团友沿着陕西黄河旅游公路开启陕晋豫三省连游之旅。怎奈天公不作美,暴雨倾盆,在距离石城仅一公里之处,我们与之失之交臂。今日,我终是前来,只为弥补当年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28、城内庙宇皆为石砌窑洞式,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它堪称军事防御的经典之作,承载着厚重的黄河文化,如今,这座石城宛如从历史的沉睡中苏醒过来一般,吸引着众多游客与学者前来探寻。值得一提的是,此处的黄河水清澈见底,黄河水清澈可不再只是贵德的“专利”了。</p> <p class="ql-block">29、【前情回顾(32)|从吴堡石城到碛口古镇:黄河岸边的红色记忆与古渡新篇】</p><p class="ql-block">吴堡石城继续前行不远,便是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地。数年前我们曾组团到访,这次便未停留,而是直接渡河前往碛口古镇。</p> <p class="ql-block">30、【长征返程D43(143)|碛口古镇:九曲黄河第一镇】</p><p class="ql-block"> 从陕西石头城出发,穿过黄河大桥,半个钟头车程就到了山西碛口古镇。这里依傍黄河、深藏吕梁山脉,可是有千年历史的古镇。它曾是黄河重要水运枢纽,被称为“九曲黄河第一镇”,也是晋商文化发源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31、不过正午逛镇子,虽不大却也累人,古镇大致如此,没特别喜欢的,就算路过打卡而已。最高处的黑龙庙能俯瞰全镇,没有上去的欲望,远远拍张照也算留念啦!</p> <p class="ql-block">32、【长征返程D43(144)|香炉寺:黄河之畔的险峻仙境】</p><p class="ql-block"> 从碛口古镇启程,一路疾驰,转眼又踏入陕西地界。心心念念的香炉寺,作为“万里黄河第一奇”与中国最险六大寺庙之一,早在数年前就被我列入旅行清单,和吴堡石城一样因雨雾迷蒙、道路受阻而失之交臂。如今终于有缘得见,</p> <p class="ql-block">33、它静立在佳县城东200米的香炉峰巅,东临黄河,三面绝壁凌空,仅西北侧一条狭窄小径,蜿蜒连接着县城古城门。峰前一方巨石,直径5米、高逾20米,与主峰隔空相望,间距不过2米,其形酷似高足香炉,“香炉寺”之名由此而来,更以“香炉晚照”的绝美意境,引得无数人神往。</p> <p class="ql-block">34、</p> <p class="ql-block">35、【长征返程D44(145)|成吉思汗陵:五A景区中的草原传奇】</p><p class="ql-block"> 在南辕北辙的旅程里,离家越来越远了。意外驶向更辽阔的远方,行至榆林,内蒙古近在咫尺。那些曾踏足的内蒙东与西,勾勒出缤纷记忆,而中部却始终是心底待解的谜。如今奔赴成吉思汗陵,广袤草原簇拥着陵寝,风裹挟着往昔传奇,历史的厚重与草原文化的深邃在此交织,似在无声呼唤,邀我踏入这片承载英雄霸业的神秘之境。</p> <p class="ql-block">36、</p> <p class="ql-block">37、【长征返程D44(146)|鄂尔多斯的繁华与落寞:康镇寻迹之旅】</p><p class="ql-block"> 午后抵达鄂尔多斯,这座曾以羊绒制品温暖世界的城市,往昔繁华犹存。康巴什作为全国首个以城市景观获评的5A级景区,亦是内蒙古首座,声名远扬。</p><p class="ql-block"> 我们首站踏入康镇——这座坐落于康巴什区,以草原丝路文化串联晋、陕、蒙、宁、京等地的风情小镇,素有“草原第一古镇”之称,本应是文旅瑰宝。</p> <p class="ql-block">38、然而走进其中,却满是失落。五一刚举办的游园活动海报尚在,不过月余,已是人去楼空,尽显衰败。原本的收费景区,如今入园闸门无人看管。同行团友格格直言非5A景区不值得一游,我说,康巴什的5A正是由康镇与众多主题公园等共同构筑而成 。</p> <p class="ql-block">39、【长征返程D44(147)|鄂尔多斯博物馆:触摸城市的光阴褶皱】</p><p class="ql-block"> 鄂尔多斯之旅的第二站,我们走进这座极具辨识度的地标建筑。其独特的外观,似凝固的史诗,静静矗立。</p> <p class="ql-block">40、踏入馆内,文物陈列有序铺展,从远古的狩猎遗存到近代的生活图景,每一件展品都藏着城市的记忆密码。在这里,建筑美学与历史底蕴交织,短暂驻足,便能读懂鄂尔多斯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41、【长征返程D44(148)|乌兰木伦湖:邂逅一场光影与水的圆舞曲】</p><p class="ql-block"> 天气酷热,乘车游览城市后,三点多入住酒店休息。五点出来用餐,餐后前往乌兰木伦湖区赴一场期待已久的"夜游"之约。这是我们出行一个半月来首次“夜游”。作为亚洲最大音乐喷泉,这里的激光水幕秀是绝对的亮点。距离八点半开场还有些时间,我们漫步湖畔,拍照留念,随后在看台上静候,有忙着完成作业,有规划明日行程。</p> <p class="ql-block">小视频2:当夜幕完全落下,喷泉在音乐中翩然起舞。万千水柱随旋律起伏,时而如银龙腾空,时而似莲瓣舒展。霓虹与水光交融,绘就一幅梦幻长卷,光影跃动在游人脸上,将康巴什的繁华与浪漫,谱写成动人的夜曲。</p> <p class="ql-block">42、【长征返程D45(149)|响沙湾:沙浪翻涌的诗意远方】</p><p class="ql-block"> 怀揣“遍访五A”的执念,我们于骄阳下奔赴鄂尔多斯响沙湾。面对不大适宜的游玩项目,迟疑虽一闪而过,探索的热望却更胜。乘索道、搭火车踏入悦沙岛。</p> <p class="ql-block">43、走进景区,方知五A匠心藏于细节——木栈道蜿蜒成诗,遮阳棚撑起清凉,连沙漠都泛起粼粼水光,将荒芜之地化作人间乐土。</p> <p class="ql-block">44、虽无缘午后2点半演出,可漫步沙海、定格光影的瞬间,早已为旅途缀满闪光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45、沙漠酒店</p> <p class="ql-block">46、【长征返程D45(150)|呼市昭君墓:历史长河中的和亲丰碑】</p><p class="ql-block"> 朔风掠过呼和浩特的荒原,那座被称作“青冢”的昭君墓,依然静默如诗。传说中,王昭君怀抱琵琶远嫁匈奴,以柔弱之躯换边疆安宁,惊鸿一去,“落雁”美名千古流传。</p> <p class="ql-block">47、漫步园区,仿佛仍能听见塞外驼铃与汉宫旧曲交织,望见美人坚毅背影,在历史长河中绽放永恒光芒。如今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团结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p> <p class="ql-block">48、【长征返程D45(151)|初探呼和浩特:填补内蒙古之旅的拼图】</p><p class="ql-block"> 蒙古语里,“呼和浩特”是“青色的城”,1954年它褪去归绥旧名,携着归化与绥远双城的历史底蕴,化作今日的模样。有人说,未至一国之都,便不算真正领略其风采;以此观之,未曾踏入省会,亦难称遍历一省底蕴。即便此前我曾五度涉足内蒙古,直至今日,我才真正感知这片自治区的脉搏,也因此拉了近十年的后腿,今天才可以说,我完成了走遍全国34个省市区与台湾的夙愿,让山河的版图在脚下圆满。</p> <p class="ql-block">49、在响沙湾流连忘返的时光远超预期,抵达呼和浩特后,我们造访了昭君墓,本还要前往素有“西出京城第一府”美誉的清·公主府,因担忧闭园而作罢。而后漫步回民区,穿梭于伊斯兰风情街、宽巷子与城隍庙街之间,目之所及皆是市井烟火,耳畔尽是喧闹人声。街边随手买下的水果,清甜的滋味里,盛满了这座城市最鲜活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50、【长征返程D46(152)|杀虎口:岁月长河中的晋蒙咽喉】</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真正意义往南走,往家的方向走。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境内,晋蒙交界处。两侧高山对峙,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中间是苍头河谷地,地形险峻,自古为南北要道,大同到呼和浩特的公路也从此经过。它建于明朝,是明长城北部关口,古称参合口,也叫西口,有两千多年历史,这是特定条件下,从晋北、晋西北出杀虎口等地通往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泛称。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厚重的历史底蕴,诉说着往昔的商路繁华与迁徙传奇。</p> <p class="ql-block">51、【长征返程D46(153)|应县木塔:岁月中的木构传奇】</p><p class="ql-block"> 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内,静立着应县木塔。它是国家4A级景区。作为中国现存最高且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它与比萨斜塔、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其历史、文化与建筑价值极高,那木构的身躯承载着无尽的岁月故事,让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52、千年木塔立云中,岁月无声诉传奇。</p> <p class="ql-block">53、【长征返程D46(154)|悬空寺:望而难登的奇险圣地】</p><p class="ql-block"> 悬空寺凭借独特的高空木构建筑以及三教合一的文化价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入选了“全球十大最奇险建筑”。然而,当得知门票包含入园费和登临费两部分,可能为控制人流,登临费竟达100元时,大家特别来过的团友们便围绕着登临的性价比争论不休。谁能料到,真正抵达景区后,方才知晓楼阁登临票早已售罄。这一刻恍然惊觉,困扰我们的早已不是值与不值的权衡,而是连一亲芳泽的机会都求而不得。</p><p class="ql-block"> 景区正在争创5A级,游客中心修建得十分气派,停车场也很大,看得出人气很旺,想必赚得盆满钵满。我们免了门票,买了20元的景交车票进入景区,只能远远眺望那高悬崖壁的古寺,拉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54、【前情回顾(33)|旅行中的包容之美:从悬空寺之行说起】</p><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前,我曾组织单位同事游览悬空寺,也带着孩子一同前往。我们一行五人中,有三人是故地重游。虽然当时渴望前来参观的人并不多,但这份对人文瑰宝的向往与热忱,同样值得珍视与尊重。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旅行清单——有些景点我们已踏足过,有些则还在心愿单上。旅途中的这份理解与包容,才是最难能可贵的。</p> <p class="ql-block">55、【长征返程D47(155)|代州古城:被岁月尘封的宝藏】</p><p class="ql-block"> 代县古称代州,地处五台山与恒山之间,扼守北国咽喉,是古代著名边塞和军事重镇,享有“赵国门户,汉室要塞,大宋边防,朱明重镇”的美誉 。这座小城藏着四处国家保护单位,是被严重低估的宝藏地。梁思成称赞其古城“规划十分精彩”,《孤独星球》称它为“山西最后活着的古城”。</p><p class="ql-block"> 代县主要看点有三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万里长城第一楼”之称的边靖楼;</p> <p class="ql-block">56、被誉为“中国最美覆钵塔”的阿育王塔;</p> <p class="ql-block">57、此外,古塔附近还有“毛主席路居纪念馆”。1948年4月6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前往西柏坡途中曾在此居住,如今小院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58、华北最大的州县级文庙”代州文庙。这些景点可以开车游览,不过梁先生坚持徒步逛古城,虽然连线距离仅3公里多,却也让人疲惫,但沿途也能发现不少意外之景。</p> <p class="ql-block">59、【长征返程D47(156)|雁门关:十八弯山路,北门南径总关情】</p><p class="ql-block"> 雁门关,雄踞山西忻州代县,作为万里长城的重要军事要塞,以“险”著称,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美誉。我们从南门进入,才发现景区南北双门差异颇大,北门离核心景区近且路平,南门不仅要爬坡,路途还远。我们同行三人旧地重游,无意全程游览,又需返程,了解情况后决定撤退。得知两位团友已深入景区,我们驱车前往北门接应。从南门到北门,40分钟车程,一路爬坡过18道弯。</p> <p class="ql-block">60、抵达后坐景交车到北门片刻,两位团友就出来了,这场接应及时为走景点两位团友少走了不少回程重复路。</p> <p class="ql-block">61、【前情回顾(34)|雁门关记:一次跨越三省的文明巡礼】2020年,我带领团友踏上陕晋豫三省连游的旅程,雁门关便是其中令人难忘的一站,上张北门入口的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62、【长征返程D47(157)|万年冰洞:三百万年的冰雪传奇】</p><p class="ql-block"> 忻州宁武县,藏着一处神奇的万年冰洞。它位于麻地沟村西南3公里的石灰岩漏斗之中。自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诞生,至今已走过300万年的漫长岁月。洞内冰柱林立,冰笋倒挂,宛如冰雪王国。走进冰洞,感觉很冷,真的是冰,冰川时代的低语与现代的惊叹交织,诉说着大自然最瑰丽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63、</p> <p class="ql-block">64、【长征返程D48(158)|忻州古城:岁月里的建筑瑰宝】</p><p class="ql-block"> 忻州古城,坐落于山西忻州,享有“秀容古城”的美誉。其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悠悠岁月,距今已然超过1800年。</p> <p class="ql-block">65、前段时间,我在刷短视频时,屡屡刷到这座古城。此次来到山西,便将它纳入旅行计划之中。古城遵循中华民族传统的规划思想与建筑风格构建而成,可谓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历经数代的修缮,形成了“四面城墙八座门”的清晰格局,城墙巍峨雄伟。古街古巷纵横交错,整个古城规模宏大。</p> <p class="ql-block">66、然而,我们游览时间安排有限,毕竟游玩太久也容易疲惫。于是,我们选择游览一条街,登上一座城楼,走进几个景点,漫步几条小巷。整体游览下来感觉还不错,只是这座古城缺乏名人效应的加持,城内的文物等级也都不是很高。</p> <p class="ql-block">67、【长征返程D48(159)|五台山:旧梦与新遇的交织之旅】</p><p class="ql-block"> 五台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闻名遐迩的5A景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一行五人四人来过。前几年我组织团友到过山西,余姐也参加。但当时是定制路线,像悬空寺、五台山这些我已经去过的常规景点就被排除在外。为了让余姐不留下遗憾,我们决定再次上五台山。</p><p class="ql-block"> 我原本打算直接前往台怀镇寺庙群,在那里可以迅速游览五台山具有代表性的景点。然而,当车开到距离景区几十公里的游客中心时,非本地车辆以及未预约的车辆都不能继续往前开了,只能停在停车场。我们改乘景交车(公交车)进入景区。奇怪的是,这里的景交车居然是免费的,我们乘坐的8路车,总共23站,车上广播不断播报着站名。忽然惊觉,二十年的时光已经彻底改变了五台山的模样,那些站名听起来都十分陌生,我们就这样糊里糊涂地从起点坐到了终点,差不多花了近一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68、【前情回顾(35)|寻找大白塔:零成本重游五台山】</p><p class="ql-block"> 上山后,我随意拍了几张照片,权当作是重游五台的证明。但余姐却不同,她心心念念要找到象征五台山的大白塔。听说大白塔正在维修,被围挡遮住,她仍不甘心,又转去刻有五台山字样的大石头前合影,这才算完成了她的打卡心愿。这样的打卡式游览也花费了三个多小时。。重游五台山,老年人免票政策,居然景交车也免费,全程零成本。发一张多年前的大白塔旧照,也算是对这次寻塔之旅的补充。</p> <p class="ql-block">69、【前情回顾(36)|正定夜别:赵云故里酒千觞】</p><p class="ql-block"> 离开山西,一路向东,昨夜我们临时敲定夜宿河北正定——这座常山赵子龙的故里,亦曾留下习总书记的执政足迹。同行的梁先生因家事需返厦门,在此暂别。感恩他一路相助,我们终得完成重走长征路的夙愿。昨夜举杯为他践行。多年前,我亦曾带团友踏访正定,我们此行团友无一缺席,故地重游,留张旧照。今晨不再停留,惟余车辙向东延伸。</p> <p class="ql-block">70、【长征返程D49(160)|涿州张飞庙:涿郡古祠寻英魂】</p><p class="ql-block"> 涿州松林店镇楼桑庙村的张飞庙,静立千年,这里是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故地。始建于隋代,历经1400年风霜,明武宗赐名“敕建三义宫” 更显古朴庄重。踏入庙宇,仿佛能窥见当年三人焚香起誓、共赴风雨的场景,忠义精神沉淀在砖瓦之间,诉说着千古传奇。我们也拍张女版三结义。我们从正定送别到涿州怀古,也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情义之旅!</p> <p class="ql-block">71、</p> <p class="ql-block">72、【长征返程D49(161)|通州大运河:京杭大运河起点的“补课”】</p><p class="ql-block"> 两个月前,我们自驾在中国海岸线(苏鲁段),沿着京杭大运河返程。可碰到清明节,大家都想赶在节前返程,无奈之下只能舍弃一些大运河的景点。这次,我们从山西一路向东,来通州就是来“补课”的。当我们从正定导航去通州的时候,导航弹出了北京限行的提示。但都已走到份儿了,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前行。在涿州境内,我们就被要求停车检查,然后被带去办理进京通行证。这或许和九月的某个事件有关吧。通州的运河景观之旅充满了波折和故事。</p> <p class="ql-block">73、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呢,这里是京杭大运河的起点!通州段运河(包含北关)在2014年就作为中国大运河的一部分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沿岸还保留着燃灯塔、大光楼、漕运码头遗址等诸多古迹和世遗申报点。</p> <p class="ql-block">74、</p> <p class="ql-block">75、【长征返程D49(162)|沧州南川老街:运河畔的百年烟火盛景】</p><p class="ql-block"> 踏入沧州的夜,南川老街是不可错过的诗篇。运河水缓缓流淌,为老街镀上一层温柔光晕。复建的古楼在暮色中巍峨伫立,灯火勾勒出岁月的轮廓。美食香气四溢,味蕾与历史在此刻完美交融,谱写着专属于沧州的浪漫夜曲。</p> <p class="ql-block">76、</p> <p class="ql-block">77、【长征返程D50(163)|沧州旧城:铁狮守望下的历史遗珠】</p><p class="ql-block"> 网传两件国宝曾因专家“失误”引发热议,除了我们去过的武当山金顶之外,沧州铁狮子便是其一。这座承载千年沧桑的艺术瑰宝,静卧于沧县旧州镇,与始建于西汉的沧州旧城相伴。此地曾为州府中心,古称繁多,城内古建筑遗址散落,出土的唐宋陶瓦残片,无声勾勒着往昔盛景。尽管园内景致错落,游人却独爱铁狮,即便它历经岁月侵蚀,模样斑驳。作为早期铸铁艺术的巅峰之作,它对冶铁、雕塑及佛教史研究意义深远。或许正因那场“风波”,铁狮子声名远扬,成为沧州旅游的必访之地,以残缺之姿,续写着新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78、【长征返程D50(164)|德州董子园,在相似的亭台间,打捞独属的思想涟漪】</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儒法之争中听闻董仲舒之名,后来渐渐认识这个汉代大儒,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影响深远。今天来到德州董子园,打卡是必须的。漫步园内,黛瓦飞檐、曲径碧水,看似与别处园林并无二致。可指尖抚过石栏的纹路,风掠过耳畔的絮语,恍惚间又觉得不同——这里藏着改变千年思想脉络的余温,藏着跨越时空的哲学对话。</p> <p class="ql-block">79、【长征返程D50(165)|德州古运河:拾忆漕运间的寂寥与厚重】</p><p class="ql-block"> 德州古运河风景区,作为京杭大运河版图中不可或缺的璀璨篇章,承载着千年的历史风华。这片景区唤作运河古街,当我们踏入其中时,细雨正绵绵飘落。整条古街之上,店铺大多紧闭门户,街道冷冷清清,鲜少见到行人踪迹。或许是前些时日热闹非凡的运河大集,才形成了如此强烈的反差。只见工作人员正忙碌地拆解着舞台等设施,那些搭建与舍弃,不过是繁华落幕后的必然。</p> <p class="ql-block">80、然而,对于我们而言,古街的喧嚣与否、人潮的熙攘或冷清,皆不再重要。我们此行的目的,是要在这一方天地间,探寻漕运文化的深邃脉络,寻觅运河畔遗留的历史印记,聆听岁月长河中未曾消逝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81、【长征返程D50(166)|四女寺镇:运河遗韵里的惊鸿一瞥】</p><p class="ql-block"> 四女寺镇,因汉代四女孝行留名,而我们却为运河盛景慕名而来,甚至未及进村,只在村头匆匆按下快门。始建于1490年的四女寺闸,历经明清修缮,化作滚水坝静立河畔,那全国重点文保碑无声诉说着往昔荣耀;佛光寺原名石佛寺,相传明代高僧所建,乾隆曾亲至礼佛盛赞,可惜远远望去,庙宇大门深锁,未能一探其与运河渊源。</p> <p class="ql-block">82、四女寺镇运河据称有三大标志性建筑:四女寺水利枢纽作为大运河关键节点,虽无航拍视角,却能从村头壁画中窥见“两河牵手”(黄河运河)“三水汇聚”的磅礴气势;虽存遗憾与疑虑,幸而此地距前一景点仅半小时车程,让这场匆匆之旅,终成邂逅运河遗韵的珍贵记忆。</p> <p class="ql-block">83、【长征返程D51(167)|临清运河钞关:岁月深处的繁华残梦与文化回响】</p><p class="ql-block"> 临清运河钞关遗址,宛如沉落在岁月长河中的繁华旧梦碎片。明清时,它位列全国八大钞关之首,且是唯一留存至今的钞关,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世界遗产。它设关最早、闭关最晚,见证了漕运的极盛,彼时税收充盈天下。</p><p class="ql-block"> 岁月悠悠,如今这儿仅剩下斑驳的碑刻和素简的陈列,但恰似时光的琥珀,封存着往昔商船穿梭、货物流通南北的盛景。</p> <p class="ql-block">84、【长征返程D51(168)|鲁西临清:运河畔遗落的千年诗行】</p><p class="ql-block"> 临清这座小城珍藏着诸多国宝级文物,以京杭大运河的悠悠水韵,书写着千年传奇。鳌头矶往昔曾揽尽八方繁华,如今繁华虽逝,却依旧孤傲地诉说着旧日荣光。毛主席唯一题字的清真寺,宁静祥和的氛围悄然隔开信仰与尘世。最夺目的舍利宝塔,如巨人般守护着运河,十三层八角塔身,它不仅是临清的地标,更是运河漕运的重要航标。还有那临清古城遗址。漫步其间,每一处古迹皆是时光的注脚,让人心醉于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温柔梦境。</p> <p class="ql-block">85、【长征返程D51(169)|聊城古城:中国独有的“水浸之城”】</p><p class="ql-block"> 于黄河与大运河交汇之处,沉睡着东方奇城——聊城古城,是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独有的“水浸之城”。“城中有水,水中有城”的绝美画卷,在天地间铺陈出无与伦比的浪漫。我们从北门出发,漫步穿过十字街,途经巍峨的光岳楼抵达南门,而后绕古城墙行至西门返回北门,徒步感受三座城门的沧桑;最后驱车寻至东门,才知四座城门仅复建其三,这残缺之处恰是历史的留白,诉说着古城跨越时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86、【长征返程D51(170)|阳谷景阳冈:打虎之旅的意外发现】</p><p class="ql-block"> 景阳冈,因武松打虎而声名远扬。原以为这是依据《水浒传》打造的景点,转一圈,我发觉景阳冈竟是国家重点文保单位,还有主席题词,是真有这么回事!是妥妥的4A景区。在这历史与虚构相互交融之处,感受独特的文化韵味,触摸传奇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87、【长征返程D52(171)|济宁之行:运河之旅的失落与遗憾】</p><p class="ql-block"> 昨晚住济宁如家酒店,停车场远,摩托车位可暂用(早八点前挪走),可当地楼馆九点才营业。清晨去太白楼附近的运河核心景区,不见运河碑牌,很是失望。等到九点去太白楼,此楼因李白寄家古任城(今济宁)23年且饮酒赋诗得名,是历史文化名楼,见证李白文化与运河文化交融,登楼能览运河和济宁风貌,久等不见开门,顿悟周一闭馆。</p> <p class="ql-block">88、济宁元明清时河道总督衙门驻地,有“运河之都”美名。再去河道总督署遗址,也未能参观展示馆和市博物馆。济宁之行,选的两个运河景点都差强人意,虽有自身疏忽,但确实影响了对这座城市的体验感。</p> <p class="ql-block">89、【长征返程D52(172)|兰考之行: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p><p class="ql-block"> 返程的轨迹,宛如一幅随性的水墨画,蜿蜒曲折,在地图上勾勒出独属于我们的征途。一次次跨越省市的辗转,除了避开有些省市我们走很多趟外,实则是我为环游中国边境线,丈量长城、长江、黄河、运河的旅程的收官之章添补色彩。明明从山西一日便可抵达河南,我们却执拗地绕经北京、河北、山东,数日之后,今天又抵达河南兰考。</p> <p class="ql-block">90、在兰考西北,邂逅了黄河九曲的最后一道弯。这里,往昔黄河决口留下的痕迹,已化作沙丘、湿地与沙湾,宛如岁月的证人,默默诉说着悠悠往事。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静静矗立,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沿着5公里长的滨河生态廊道漫步,滔滔黄河水奔腾不息,葱郁绿洲生机勃勃,自然的雄浑与人文的深沉在此交织,奏响一曲独特的时空交响,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91、【长征返程D52(173)|许昌曹魏古城:穿越千年的文旅华章】</p><p class="ql-block"> 暮色初临时分我们抵达许昌,在酒店稍作休整后,五点便踏入曹魏古城。青瓦飞檐在夕照里勾勒古韵,砖瓦间流淌着三国往事。</p> <p class="ql-block">92、漫步其中,仿若穿越时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豪情、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忠义,都化作雕梁画栋上的生动注脚。当夜幕笼罩,春秋楼前沉浸式演出拉开帷幕,鼓角声声、衣袂翩跹,历史与艺术在此刻交织成浪漫的诗篇。</p> <p class="ql-block">93、【长征返程D53(174)|信阳鸡公山:舍一程嵖岈山色,赴一场清凉旧梦】</p><p class="ql-block"> 原本打算将河南所剩不多的5A景区悉数踏遍,可转念一想,一日攀登两座山峦,有点力不从心。加之在外漂泊许久,归家心切,便忍痛割舍了驻马店的嵖岈山,独留信阳市的鸡公山在行程之中。</p> <p class="ql-block">94、鸡公山素有“避暑胜地”的美誉。乘坐景交车直达山顶,景点都在山顶上。凉风裹挟着草木清香拂面而来,徒步游览,也不觉很疲惫。百年前,西方传教士偶然发现这片秘境,并将其绝美风光公诸于世,自此掀开了它的传奇篇章。历经岁月雕琢,曾经荒芜的山岭摇身一变,成了繁华山城。它以“青分楚豫,气压嵩衡”的磅礴气势,跻身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列。星罗棋布的异国建筑宛如时光的琥珀,诉说着多元文化交融的往事,让自然之美与历史底蕴在此缠绵共生。</p> <p class="ql-block">95、【长征返程D53(175)|七一于新县:鄂豫皖首府革命纪念馆的红色之旅】</p><p class="ql-block"> 今天七一,党的生日,我们机缘巧合来到新县鄂豫皖首府革命纪念馆,赶在闭馆前踏入这片红色圣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以新集(今新县县城)为首府,依托大别山,横跨鄂豫皖三省,建立27个县级政权,是仅次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全国第二大根据地。如今,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4A级景区等殊荣于一身。八百里大别山雄踞三省交界,“28年红旗不倒”的峥嵘岁月,在新县留下365处革命遗址、800余处文物点与131处保护单位,每一处都镌刻着光荣历史,凝聚着不朽的红色精神。参观结束后,我们本来要继续前移,大家似乎意犹未尽,就住下了。</p> <p class="ql-block">96、【长征返程D54(176)|新县首府路:桂香里的红色回响】</p><p class="ql-block"> 新县深藏于豫南大别山腹地,静卧鄂豫皖三省六县交界之处,仿若被时光偏爱的隐秘角落。这里的烟火气带着令人惊喜的质朴,我们栖身的大酒店,不过百元之资,却有着敞亮的空间与周全的设施,晨间丰盛的早餐,更是将平凡日子酿成了甜蜜。</p><p class="ql-block"> 当晨光漫过天际,我们踏入首府路。脚下青石板蜿蜒向前,每一道纹路都沉淀着悠悠岁月。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等建筑物默然矗立,似是位沉默的长者,将往昔烽火岁月细细珍藏。《八月桂花遍地开》大别山小调的旋律恍若破空而来。激昂的曲调与沁脾的桂香缠绵,那些跳动的音符,皆化作璀璨的红色记忆,在岁月长河里永恒闪耀。</p> <p class="ql-block">97、【长征返程D54(177)|鄂州寻迹:邂逅长江畔的千年孤阁梦】</p><p class="ql-block"> 跨过长江大桥,从黄冈奔赴鄂州。脚步落在观音阁公园的土地上,仿若踏入时光隧道。这里曾是三国孙权定都之地,历史余韵悠悠。</p> <p class="ql-block">98、虽“万里长江第一阁”暂闭,但远远望去,它静立江心,与滔滔江水相守千年,那一抹古朴身影,诉说着岁月沧桑,令人满心震撼与向往 。</p> <p class="ql-block">99、【长征返程D54(178)|黄石西塞山:一场汗湿衣襟的怀古之旅】</p><p class="ql-block"> “西塞山前白鹭飞”一句古诗词把我带到黄石西塞山。据称浙江湖州也有西塞山,哪个更符合诗意?我不知。西塞山风景区坐落在黄石市长江南岸。景区等级很低,才3A,但这里有险峻秀丽的自然之景,又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古黄石城的变迁和古诗词的韵味融入其中;山也不高仅百米海拔,却为长江军事要塞,战事遗迹众多,引得名家吟咏。景交车送我们至高处,徒步下山时,烈日高悬,汗水湿透衣衫,却也为这场怀古之旅添了几分酣畅。汗珠滑落的瞬间,仿佛古今在此刻重叠,历史的余韵在滚烫的时光里绵延不绝。</p> <p class="ql-block">100、【长征返程D55(179)|一路东行:回家的路上和感恩之旅】</p><p class="ql-block"> 昨日黄石西塞山,本是我们此次行程的收官之站。下午三点从景区离开后,我们一路向东,跨越四百公里,掠过湖北、江西的山水,于晚七点多抵达闽赣边境的南城县。为确保能在次日福州的下班高峰前平安归家,我们在此落脚。同行的女士们似乎被旅途的欢愉点燃了热情,感觉还未尽兴,还不想回家,越玩越来劲了,满心期待放慢脚步,一路游玩着返程。</p><p class="ql-block"> 今日,归家本是唯一的行程安排。女士们老是质问怎么没有行程?想着尚有些余裕时光,最终在途经之地,选定了周宁咸村镇洋中村。网络中,它被描绘成隐匿于山水之间的古朴村落,青砖黛瓦,尽显典雅,与周遭的自然景致相融相生,宛如一幅静谧的水墨画。然而,当我们驱车抵达,却让大家生出几分失望,即便如此,众人仍拍下几张照片,权作留念。我们沿着宁德的国道前行数十公里,大家都在预定的时间内平安顺利地回到各自的家。</p><p class="ql-block"> 回首这55个日夜,我们跨越17个省份,途经170多个景点。重走长征路(包含回程),这场充满意义与温情的旅程,终于缓缓落下帷幕。感恩一路相伴的团友,是大家的相互扶持与配合,才成就了这段难忘的经历;也由衷感谢朋友圈里亲朋好友们一路的关注与鼓励,每一条留言、每一个点赞,都为我们的旅程增添了无尽的力量与温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