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秋意渐浓,昼夜温差悄悄拉大,白天可能还暖意融融,入夜就凉意袭人,这样忽冷忽热的气候,本就容易让身体的“防御开关”变迟钝,9月恰逢开学季,托幼机构和学校人员密集,流感、诺如病毒、手足口病这些传染病容易“趁虚而入”请大家做好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p> <p class="ql-block">一、流感 </p><p class="ql-block">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通过飞沫及接触传播。学生、儿童等人群易感,典型症状为高热、头痛、乏力、咳嗽等,部分伴肌肉酸痛。预防措施:1.接种流感疫苗:这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接种后可以大幅降低感染流感的概率,还能减轻感染后的症状,尤其适合老人、儿童、学生、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2.咳嗽时掩口鼻:优先用一次性纸巾或手肘内侧(而非手掌)遮挡,若用纸巾遮挡,遮挡后及时将纸巾扔进垃圾桶并洗手。3.勤洗手:用“流动水+肥皂/洗手液”搓洗至少20秒,重点清洗手心、手背、指缝、指尖、手腕,仅用清水冲淋,无法有效去除病毒。4.每日开窗通风:每日至少2-3次,每次通风30分钟以上;若教室人数多、空间小,可增加通风次数。5.避免去人群密集处:若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处;若必须前往,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减少停留时间。</p> <p class="ql-block">二、水痘 </p><p class="ql-block">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患者为唯一传染源,经飞沫或接触疱疹液传播。儿童和青少年易感,发病初期发热,随后全身出现红色斑疹、丘疹,迅速转为疱疹,伴瘙痒。预防措施:1. 接种水痘疫苗:常规接种推荐2剂次水痘疫苗程序。第1剂:12-18月龄均可接种,建议满15月龄时接种。第2剂:满4周岁接种第2剂,应在6周岁前完成。免疫力低人群也需接种,这是预防水痘最核心的手段。2.避免接触患者:水痘患者出疹前1-2天至疱疹结痂均具传染性,需避免近距离接触或共用物品。3.做好日常防护:勤洗手,尤其是接触患者后及时洗手,避免共用毛巾、餐具,居家、教室勤通风,减少病毒残留与传播。4.及时隔离患儿:若身边有人患水痘,需隔离至所有疱疹完全干燥结痂,避免去集体场所。5.增强自身免疫: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提升身体抵抗力,降低感染后发病机率。</p> <p class="ql-block">三、病毒性腹泻</p><p class="ql-block"> 多由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引起,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为传染源,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或接触传播。儿童易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部分伴低热。预防措施:1.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煮熟的食物(尤其肉类、海鲜),剩菜彻底加热后食用,避免生冷不洁饮食。2.做好手部清洁: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呕吐物后,及时洗手,减少经手传播。3.避免接触患者:病毒性腹泻患者(如诺如病毒感染者)患病期具传染性,避免共用餐具、毛巾等物品。4.定期消毒环境:对家中门把手、马桶、餐具等高频接触处,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杀灭残留病毒。5.增强自身抵抗力: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提升身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6.特殊人群防护:老人、儿童、免疫力低者,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餐饮场所,降低感染风险。</p> <p class="ql-block">四、手足口病 </p><p class="ql-block"> 多由柯萨奇病毒(Cox A16)和肠道病毒(EV71)引起,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经消化道、呼吸道或接触疱疹液传播。5岁以下儿童易感,症状为手、足、口、臀出现皮疹或疱疹,部分伴发热。预防措施:1. 接种疫苗:优先接种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建议6月龄-71月龄儿童及时接种,降低重症感染风险。2.勤洗手:饭前便后、接触玩具/公共物品后,及时洗手,避免用脏手摸口鼻、揉眼睛。3.清洁消毒: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玩具、餐具、门把手等,孩子的奶瓶、水杯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4.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未煮熟食物,给孩子喂食前家长需先做好手部清洁。5.少去密集场所: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通风差的地方,减少接触病毒机会。6.关注孩子健康:若孩子出现发热、手/足/口/臀出疹,及时就医并居家隔离,避免传染他人。7.避免接触患者:手足口病患者出疹前1-2天至痊愈均具传染性,避免接触患者或共用餐具、玩具。</p> <p class="ql-block">五、猩红热 </p><p class="ql-block"> 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和带菌者为传染源,通过飞沫传播,5-15岁儿童青少年易感。症状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出现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压之褪色),皮疹消退后伴脱皮,部分患者可出现风湿热、肾炎等并发症。预防措施:1.隔离患者:猩红热患者需隔离至咽拭子培养阴性,避免去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场所,防止传染他人。2.避免接触:不与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物品,接触后立即洗手,减少感染风险。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保持口腔清洁,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口鼻,避免飞沫传播。4.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降低感染链球菌的可能性。5.环境消毒:对患者居住环境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家具、地面,衣物煮沸或暴晒,杀灭残留病菌。6.及时就医:若出现发热、咽痛、皮疹等症状,立即就医并遵医嘱治疗,避免病情加重或传播。</p> <p class="ql-block">温馨提示预防传染病,重点要做到以下五点:</p><p class="ql-block"> 一是勤洗手。家长要培养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的好习惯,家长也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外出后,接触孩子之前,也要记得洗手。另外,如果咳嗽、打喷嚏,要记得用纸巾掩住口鼻,要及时洗手,不要用脏手去摸自己的口、眼、鼻等。</p><p class="ql-block"> 二是注意居家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每天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要做好孩子玩具等物品的消毒,减少病毒和细菌的存活;要记得灭蚊防蚊;不喝生水,不吃生食,剩菜剩饭需要加热后再食用。</p><p class="ql-block"> 三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有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家长开学前要帮助自己的孩子调整作息时间,以便孩子开学后能够迅速地适应学习和生活节奏。</p><p class="ql-block"> 四是全程、及时接种疫苗。很多传染病是可以通过疫苗来预防的,比如像流感、麻疹、风疹、腮腺炎、百日咳、水痘、手足口病、新冠等都是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的,所以要全程、及时接种疫苗。 </p><p class="ql-block"> 五是要加强对孩子健康的关注。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应该居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及时带孩子就医,避免带病上学。如果是住集体宿舍的孩子,除了做到以上几点,还要注意不要共用个人的生活用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