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口湞阳峽站1896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記載鐵路文化的歷史;湞阳峽古碼頭印證其作為古代"絲綢之路"重要地位。

mei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圖片來自香港攝影協會何偉光;譚國雄現場拍照。</p> <p class="ql-block">1896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了湞阳峡站,这座车站如今依旧静静伫立,仿佛在诉说着那段铁路建设的辉煌岁月。我站在入口处,抚摸着柱子,心中不禁泛起敬意。传统建筑风格的站房,斑驳的站牌,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这里不仅是一座车站,更是一段记忆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作为粤汉铁路的重要站点,湞阳峡站曾是连接南北的重要枢纽。如今,站牌上“粤汉铁路 湞阳峡站”的字样依旧清晰可见,红灯笼在风中轻摇,仿佛在欢迎每一位到访的旅人。站前的介绍文字,讲述着这条铁路的过往,也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穿越時空,蒸氣火車頭。</p> <p class="ql-block">機車長25.5米,高4.9米,保留原始蒸氣機結構,配有老式鐵軌,極具年代感。</p> <p class="ql-block">到農村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60年前我們一起坐上蒸氣火車奔赴司前農圽。</p> <p class="ql-block">1965年9月5日,一声鸣笛,我乘坐火車前往粵北山區的情景歷歷在目。</p> <p class="ql-block">在车站不远处,一块刻有历史信息的石碑静静矗立,周围绿意盎然,一朵红花在阳光下绽放。我驻足阅读,仿佛穿越时光,看见了那个年代人们为修建铁路而奋斗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修建铁路并非易事,尤其是在连江口这样水流湍急的地方。詹天佑曾在此驻守,夜以继日地思考解决方案。我站在江边,仿佛还能听见当年他披衣挑灯、苦思良策的声音,心中不禁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湞阳峽站外還保留著當時執行任務的摩托車。</p> <p class="ql-block">浈阳峽站外的黃包車正等待著出站的客人</p> <p class="ql-block">走出车站,不远处便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探花牌坊,它见证了当地望族的兴衰更替。我站在牌坊前,望着那精美的雕刻,仿佛听见了历史的低语。这座牌坊,不仅是建筑的奇迹,更是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湞阳峡地处北江与连江交汇处,素有“北江小三峡”之称。我站在码头边,望着远处的山水,心中豁然开朗。这里的湖光山色,既有秀美,也有壮阔,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从古码头远眺,山水如画,仿佛一幅泼墨山水长卷缓缓展开。我站在码头边,感受着微风拂面,仿佛看见了昔日商船往来、货物繁忙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如今,游客可以乘船游览湞阳峡,亲身感受“秀、奇、险、幻”的自然风光。我坐上游船,穿行在山水之间,仿佛进入了一幅流动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湞阳湖水域辽阔,湖光山色令人陶醉。我站在湖边,望着那一望无际的水面,心中顿感开阔。这里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是一段历史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我坐上游艇,驶向湞阳峡码头,心中充满期待。这里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如今虽已不复当年的繁华,但那份历史的厚重感依旧令人动容。</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