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下午,水东小学的报告厅里,孩子们的好奇声与期待的目光交织,一场特别的科学之旅正悄然启程——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何林教授跨越千里而来,用一场充满温度的科普报告,为孩子们揭开科学的神秘面纱。 站在讲台上的何林教授,履历闪闪发光,深耕科学文化研究数十年,更擅长将钱学森、钱三强等大科学家的传奇,编织成孩子们听得懂的"科学故事"。这些年,他的足迹遍布全国校园,用一场场报告告诉孩子们:科学不是实验室里的"冷冰冰",而是藏在对世界的好奇里、在突破常规的勇气里、在每个普通人都能触碰的"星辰大海"里。 随着何教授的娓娓道来,"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人生画卷,在孩子们的眼前徐徐展开——冲破重重阻碍也要回国的赤子之心,用"系统工程"智慧托举火箭升空的巧思,"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的铿锵誓言……那些曾以为遥不可及的"大科学",原来就藏在每道认真解答的数学题里,在每次实验失败后多试一次的坚持里,在面对难题时那句"再想想办法"的倔强里。 孩子们望着屏幕上钱学森的照片,眼里闪着光——原来,成为"像科学家一样的人",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只需要从"多问一个为什么"开始,从"再坚持一次"努力,从心里种下一颗"我想为祖国贡献"的种子。 掌声如潮,是对知识的热烈回应,更是对科学精神的深深致敬。这场关于科学的对话暂告一段落,但那些关于好奇、坚持与爱国的种子,早已悄悄埋进每个孩子的心田。或许未来的某一天,这些种子会生根发芽,长成支撑祖国科技的参天大树——这,就是科普报告最动人的意义。 <h5><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供图:林艺迪</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撰稿:王晨艳</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一审:徐碧仙</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二审:郑洁</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三审:周飞燕</div></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