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成都行散记</p><p class="ql-block"> 5.夜宿苏稽古镇</p><p class="ql-block"> 结束了乐山大佛的游览,我们离开景区驱车到下一个目的地---苏稽古镇。</p><p class="ql-block"> 苏稽古镇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西部 。据史料介绍,苏稽古镇大约形成于隋朝,距今约有1400多年历史。它是古时佛教徒朝拜峨眉山的必经之地,大家耳熟能详的宋代诗人范成大、清代李调元等文人在此吟诗作赋。古镇保存有唐代天王寺、清代茹公桥等30余处文物古迹。茹公桥修建于咸丰六年,全长近百米,共十七孔,连接起古镇东西两岸。还有清末民初的跷脚牛肉非遗博物馆,以川西风格为主,古朴雅致。</p><p class="ql-block"> 开车仅用时四十分钟就到达了苏稽古镇,在预定的酒店办理了入住手续后,宏弟便马不停蹄带领我们去品尝当地美食,此时已经是下午三点来钟了。从酒店出来七拐八拐,大约走了二十多分钟,来到一条并不繁华的街道上,走进一家名叫小杨跷脚牛肉的饭馆。饭馆不大,我们点了一份本店有名的网红大盆菜,又点了个毛血旺,把肚子填些食物,之所以没点太多,是因为现在时间已经快四点了,回去的路上路边还有很多特色小吃等着我们品尝呢,另外宏弟告诉我们说,晚上还要带我们去眉河沿岸的小吃街继续品尝特色小吃,然后再去一家老字号饭馆正式用餐。</p><p class="ql-block"> 经宏弟一介绍才知道,原来川地网红小吃还真不少,过去一直认为天津人最会吃也最讲究吃,小吃也最多,到了四川才知道它不比天津少。其实这些小吃的传播和被世人知晓,网红的宣传功不可没,有了这些网红,甚至那些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平常物都慢慢被世界熟知,很快便成了网红。在如今这个互联网信息极度发达的世界里,没有一种东西可以独善其身,想成为网红,被世人认识,找对了接口,成功也只是分分钟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就在下午在房间休息的时候,静姐忽然发来一条短信,祝福我生日快乐,我忽然想起来了,今天是我的生日。当我随口对宏弟讲了之后他可认真了,告诉了大姐,晚上我们逛小吃街的时候,大姐一个摊位一个摊位搜寻蛋糕,尽管最终也没找到,但是那份真诚深深感动了我。</p><p class="ql-block"> 晚饭安排的是位于苏稽古镇南段的一家名叫永生酒楼临江鳝丝总店的饭店,大家一致认为这都是天意,今晚正好给我过生日,选择的是永生酒楼,寓意健康长生。</p><p class="ql-block"> 这家酒店的招牌菜就是临江鳝鱼丝,每斤一百元,鳝鱼丝是选用当地特产鲜活鳝鱼,用沸水快速烫杀后,去除鱼皮、鱼骨,将鳝鱼肉切成约5-8厘米长的细丝,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准备姜蒜末、泡辣椒丝(或小米辣)、葱段、芹菜段、青椒丝等配料;另备适量高汤(或清水)、料酒、生抽、盐、胡椒粉、淀粉等调料。热锅下猪油,油温六成热时,放入姜蒜末、泡辣椒丝炒出香味。随后放入鳝鱼丝快速翻炒至表面微焦,加入料酒去腥,再放生抽、少许盐和胡椒粉调味。倒入准备好的高汤,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放入芹菜段、青椒丝烩煮2-3分钟,让食材充分吸收汤汁。最后用淀粉水勾薄芡,使汤汁浓稠,出锅前撒上葱段即可。</p><p class="ql-block"> 这道菜的关键在于鳝鱼要新鲜、去骨要彻底,且炒制时需用猪油增香,才能还原其独特的川味鲜香。当这道菜端上桌之后,大家不容分说,纷纷投箸分食,连连称赞其美味。酒店问我们还点不点其它菜品,我们又点了道素菜,因为逛小吃街的时候,我们早已购得了当地特色美味烤鹅盐水鸭等食材,所以还是很丰盛的。</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走出牛饭店的时候,夜已经很深了。街道上行人变得稀少了。我们一边走一边聊着天,好像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话一样。再次穿过茹公桥,此时河面上的游龙船已经停摆了,傍晚在河面画舫上载歌载舞的幺妹,早已下班回家,幽暗的眉河两岸灯光依旧,将这个古老的小镇映衬的更加古朴典雅,也为每一位因贪恋古城夜色而晚归的游客,照亮了心路。</p><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眉河向酒店走去。路过一处比周边其它建筑规模要大一些的建筑门前停下了脚步,但见门头悬挂一块很大的牌匾,牌匾上刻着几个大字,不之是出自哪位大师之手,牌匾上的字迹很潦草,我们无法辨认,只好胡乱猜测,有人大胆念出“跷脚牛肉送饭馆”,后来仔细辨认,在端详旁边一块牌子后有人惊呼道,“念错了念错了,不是翘脚牛肉送饭馆”,是跷脚牛肉非遗馆。大家看后一阵哄堂大笑。</p><p class="ql-block"> 晚风裹着河水的湿润,轻轻漫过古镇的青石板。零星的灯火渐次隐入夜色,唯有流水声依旧,像一句温柔的晚安,送这方天地,也送此刻的我们,沉入苏稽最静谧的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