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扶弟魔~为小弟摆摊和征婚

竹韵

<p class="ql-block">  因为去过上海罗甸,见过小弟他们在码头的各种苦,我觉得在罗甸打工不是长久之计,尽管姑父看小弟聪明机灵,让他去学了开铲车,可是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的婚姻是父母操心的大事。我听着父母的唠叨也为小弟犯愁,在上海,尽管罗甸当时也是上海的乡下,但是当地人仍然是看不起外地人乡下人的,不可能在罗甸成家,长期在那漂着个人婚姻问题很难解决。</p><p class="ql-block"> 我工作几年后也有了一些人脉关系,特别是我的同学都分在一个系统各家公司,于是在老家镇医院旁有新盖的门面房出租,我赶紧托乡镇府的同学帮我拿一个位置好的门面,还规规矩矩去领了营业执照,准备专卖出口转内销的商品,先让母亲看店,我们共同摸着石头过河,如果卖的不错,小弟就可以回乡创业安家了。</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门面一年大概一千五百元租金,有二十几平方米。我安排母亲守着门面,货源是我从各家公司同学那拿的出口转内的商品,有帽子、鞋子、毛巾等,简单布置好后我就安排母亲白天守店、晚上就住店里。</p><p class="ql-block"> 一个月后,卖的不怎么好,那时的乡镇人还比较保守,接受不了当时出口的比较花俏的商品,母亲有点灰心,我给她打气鼓励:你就负责每天开着门,卖不卖掉都无所谓,每天开着门就是在做广告,租金和货款都是我出,你不要发愁亏本的事。</p><p class="ql-block"> 农村赶集的日子,刚好是星期天,我丢下自己的孩子,乘长途车回去帮母亲摆摊,并大声吆喝着卖各种商品…</p><p class="ql-block"> 事后大弟取笑问我:姐,你摆地摊不怕丢人啊?你好歹是我们这里有点“名气”的人哎!我笑回道:靠自己的劳动创收,这不丢人!</p><p class="ql-block"> 母亲在店里熬了三个月,对我发出最后通牒:你再让我守这个店,我可能会死里面了。她一辈子散惯了,每天在村里端个饭碗都串门的人,如今让她天天坐店里无人拉家常,真如小河里的鱼离开了河坝一样,憋屈死了。我理解她然后同意她关门歇烊,尽管全年的房租我已经全部交了,这条替小弟创业的路也断了。</p><p class="ql-block"> 替他创业不成,小弟的未来仍然是我每天的烦心事,于是我和老公说,让他帮忙给小弟在南京找一份工作,这样离我离父母都近,便于我照顾他和解决他婚姻问题。</p><p class="ql-block"> 在他23岁那年,1991年,他到了南京尧化门一个外贸仓库,做仓库保管员。小弟的工作比码头扛包卸货轻松很多,他负责登记出口商品进、出库流水账、刷唛头。那时农民进城打工要靠关系,而且只能是临时工,没有合同工一说,除了谈好的工资没有任何福利和保障。当时他的工资好像是150元一个月,没有任何福利。</p><p class="ql-block"> 1992年,我家从原来省党校对面的一个小区搬到夫子庙乌衣巷口的新公寓房。房子也有小套换成中套,有两个大房间,家里已经有了第一台空调。</p><p class="ql-block"> 国内已经实行大小休息日,每到大休息日,因为有两天假日,他就跟单位班车进城来我家住,因此我们姐弟成了无话不谈朋友。</p><p class="ql-block"> 小弟的工作安排好了,父母加紧催婚,我不想小弟再回农村找一个在家务农的女孩子,让后他的孩子再重复循环过着他这辈子吃苦卖力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在南京找市区女孩,那是不可能的,虽然小弟很帅气,身材挺拔,情商也高,可是因为他是农村户口,那时的城乡差别就是天上和地下。我左思右想:找一个在南京有手艺的农村女孩比较合适,比如理发的或者做裁缝的女孩,这样将来他们可以立足在南京,不用再回到乡下去。</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身边不认识这样的女孩,于是我想到了登征婚启事,待小弟再来我家时,我将我的想法告诉他并征求他的意见,他未置可否,于是我花五十元钱,在南京的《扬子晚报》上登了一则征婚广告。</p><p class="ql-block"> 随着广告的登出,陆续收到不少应征信,我筛选信件后和小弟一起约见了几个,都不太合适,印象最深的有一个人说是云南的,约我们到南京长江大桥上见面,我对小弟说这个人不能见,万一是人贩子给他拐卖去泰国怎么办?再说这么大城市,哪里不能约要约去长江大桥?</p><p class="ql-block"> 五十元钱只给在报纸的夹缝登一个星期广告,一个星期后生活又恢复如常,征婚失败,那时的农村人想在城里有立锥之地,太难!</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