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日,学生开学的日子,我们一家却踏上了川南及贵州的自驾旅途。错峰出游,此时出行的大多是像我们这样的“无业游民”,加上子女休假五天,于是全家决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p> <p class="ql-block">西行漫记第一天:</p><p class="ql-block">晨光熹微启行程,</p><p class="ql-block">错峰出行意自闲。</p><p class="ql-block">一家自驾西南去,</p><p class="ql-block">首站宜宾石海间。</p><p class="ql-block">僰人遗迹藏幽境,</p><p class="ql-block">古韵悠悠入眼帘。</p><p class="ql-block">山峦叠翠迎客至,</p><p class="ql-block">心随车影入桃源。</p> <p class="ql-block"> 自驾途中隔窗眺望壮观的蜀南竹海,它是中国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的生态瑰宝,作为全球集中面积最大的天然竹林景区,这里以7万余亩翠竹构建的绿色海洋闻名,既是避暑胜地又是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23年获批国家级称号后更成为康养旅游的标杆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首站,我们来到了四川宜宾兴文的石海,这里山峦起伏,石雕林立,仿佛进入了一片被时间遗忘的秘境。</p> <p class="ql-block"> 兴文石海(兴文石海洞乡旅游区,兴文石海景区)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石海镇境内。总面积约156平方千米,公园内保存了距今4.9亿年—2.5亿年各时代的碳酸盐地层,地层中含有海相古生物化石和沉积相标志。是国内发现和研究天坑最早的地方,也是研究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地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 核心景区14平方千米范围内集中石海景观、地下溶洞群、世界级的大漏斗,被专家誉为喀斯特地貌博物馆。</p><p class="ql-block">2005年2月,兴文石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第二批世界地质公园。还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 兴文石海,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这里的石头像是被岁月雕刻的诗,每一块都有自己的姿态与故事。我们穿行在石林之间,仿佛走进了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偶尔停下脚步,抚摸那些粗粝却温润的石壁,仿佛能听见远古的回声。</p> <p class="ql-block"> 夫妻峰是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内的喀斯特石峰,由两座高40余米的对峙石柱组成,上部裂为双峰,中间夹有垮落石块形成牵手状,从不同角度可呈现“夫搀妻”或“妻挽夫”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 村寨的石墙与石门静静矗立,蓝底白字的标语“四川宜宾兴文 僰族村寨,秘境等你来探!”格外醒目,像是在向我们发出邀请。我们也确实来了,带着好奇与期待,走进这片神秘的土地,开始属于我们的西行漫记。</p> <p class="ql-block"> 四川宜宾兴文僰族村寨是古僰民族的文化遗迹集中展示区,现存悬棺、铜鼓、寨墙等遗存,2003年部分复原了僰人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 僰族是川南最古老的族群之一,春秋时期已在此聚居,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消亡,延续约2500年。兴文县曾是僰人核心聚居地,现存明代《平蛮碑》记载其消亡过程。 </p> <p class="ql-block"> 宜宾的僰人文化是中国西南地区古代僰民族在公元前1066年至公元1573年间形成的独特民族文化,以悬棺葬制、岩画艺术和军事遗址为核心特征。</p> <p class="ql-block"> 僰人悬棺葬,俗称挂岩子,是宋朝至明朝时期的古代崖葬墓群,以将死者的棺木放置在悬崖绝壁上为特征。</p><p class="ql-block">僰人悬棺葬分为麻塘坝悬棺葬和苏麻湾悬棺葬两部分,共存悬棺二百六五具,置棺高度一般离地10—30米,最高可达110米左右。棺材头大尾小,多数系楠木挖成,部分已朽坏。</p> <p class="ql-block"> 僰人悬棺葬是中国现存已发掘的悬棺保存数量最多、最为集中之地,对研究僰人的丧葬习俗提供了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1988年1月13日,僰人悬棺葬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游人好奇的问,悬棺是怎么放上去的?僰人悬棺的放置方法目前尚无定论,学术界基于考古发现和地形特征提出了栈道说、水位说、搭架说、垂索说等多种推测。</p> <p class="ql-block"> 大漏斗位于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内,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其长径650米、短径490米、深208米,规模为美国"阿里西波"漏斗的两倍,四面绝壁环绕,底部植被覆盖,形成"坐盆观天、圆天遥遥"的独特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在胡耀邦题写的“天下奇观”山峰下面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1983年12月30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考察该地时题写"天下奇观",现刻于天坑入口岩壁。作为兴文石海景区的核心景点,大漏斗与天泉洞、夫妻峰等景观共同构成完整的游览环线,于2021年被明确标注为世界地质公园内最具代表性的地质奇观。</p> <p class="ql-block"> 天泉洞是兴文石海洞穴群的核心景点,形成于距今约300万年的地质年代,以空间规模和游览长度居世界洞穴之首著称,兼具自然奇观与抗战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 石海之神奇,洞中之精华,溶洞内石笋、石柱、石钟乳排列密集、数量繁多的精华之最石林仙姿景观。以前,当地的老百姓把这儿称地下石森林,相传许多野生动物出入其中,就现在也能听到里内恐怖的叫声。</p> <p class="ql-block"> 石林仙姿位于天泉洞第四层,是天泉洞最为精美的景观之一,素有“地下瑶池”之美誉。其面积达4800多平方米,洞厅开阔,高大宽敞。石笋、石乳、石柱、石花等岩溶沉积物保存完好,种类繁多,形状千姿百态。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沉积湖,水面如镜,雾气袅袅,是中国溶洞的一大奇景。</p> <p class="ql-block"> 洞穴发育于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地层,经长期溶蚀形成多层洞厅。</p> <p class="ql-block"> 明代僰人避难所:万历年间,僰人为躲避明军追杀曾挖掘利用该洞。</p><p class="ql-block">抗战工业遗址:1940年代,国民政府计划将天泉洞作为第21兵工厂(长安汽车前身)后备厂址,利用其天然防空洞特性抵御日军轰炸,洞内“穹庐广厦”厅可容纳万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