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场村抗战地道

cjp

<p class="ql-block">  近日看朋友的美篇得知大兴区庞各庄镇王场村有抗战地道遗存,遂前往参观。</p> <p class="ql-block">王家场村牌楼</p> <p class="ql-block"> 王场村隶属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因是旧时加禄垡村王家打谷晾粮的场院得名。王场村北依魏善庄镇大狼垡村,东靠礼贤镇龙头村,南傍王庄村,西至加禄垡村。</p> <p class="ql-block">  王场村村域面积0.46平方千米,村庄面积0.05平方千米。全村108户,总人口256人,常住人口196人,均为汉族,以王姓(42户,186人)、李姓(9户,37人)两个大户为主。</p> <p class="ql-block">北京王场村地道遗址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地道遗址文保石碑</p> <p class="ql-block">院门</p><p class="ql-block"> 李焕章家院落独处村外,西南侧有小河与村子相隔,院落北、东均为大土壕,东西两侧有树林掩映,树林以东还有大片坟地,位置偏僻、人迹少至,东可直通龙头、北可径去沙窝,交通便利、不易察觉。</p> <p class="ql-block">  1936年,李焕章一辈正式迁至王场定居,并在此盖了5间土坯房。1943年左右,李焕章在东挎屋下面秘密挖了地道。</p> <p class="ql-block">  院墙大多已坍塌,院子比较宽敞,保留着一些生活用具。</p> <p class="ql-block">篱笆</p> <p class="ql-block">水井</p> <p class="ql-block">石磨</p> <p class="ql-block">石碾子</p> <p class="ql-block">牛棚</p> <p class="ql-block">马车、独轮车</p> <p class="ql-block">木制农具</p> <p class="ql-block">  原建的五间土坯房已破败坍塌,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六间砖瓦房仍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灶台</p> <p class="ql-block">纺车、地柜</p> <p class="ql-block">炕桌</p> <p class="ql-block">餐桌</p> <p class="ql-block">  原瓦房内地道口原址已经被保护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遗存地道口</p><p class="ql-block"> 现存的地道遗址始建于1943年,由木匠李焕章在其宅院东跨屋下秘密挖成,</p> <p class="ql-block">遗存地道</p><p class="ql-block"> 地道分为2层,上层距地面约3米,长约100米,通往西北沙窝村方向,下层距地面约5米多,长约700米,通往东北方向的坟地。地道上窄下宽,洞顶星半圆形,截面略呈三角形,洞内高约1.5米,可猫腰前行,宽约1米,可供两人侧身而过。</p> <p class="ql-block">王场村地道的主要特点</p><p class="ql-block">​ 王场地道位于加禄垡村、龙头村、西沙窝村三村交界地带,各方力量疏于管理、敌人控制相对薄弱,十分有利于我党开展地下工作。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院内有复原20余米的地道体验区,留有两个进出口。</p> <p class="ql-block">房内地道口</p> <p class="ql-block">开会办公场所</p> <p class="ql-block">地道口爬梯</p> <p class="ql-block">水井地道口</p> <p class="ql-block">  王场村地道遗址是平南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抗战时期地道遗址,位于王场村三村交界处,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共产党开展地下工作的重要据点,曾为平南敌工部部长徐溅等重要干部的隐蔽场所,1944年因叛徒告密事件中成功掩护革命干部撤离。</p> <p class="ql-block">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参观抗战地道,缅怀抗战历史,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