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寿炝饸饹

史喜成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昨天独行于某地街巷,猛然,我发现了一个河北风味的饸烙馆。停下脚步,我先是一愣,接着,一种莫名的惆怅便涌上心头……是的,它让我想起了家乡永寿的饸饹,尤其是永寿的炝饸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思绪还得回到几十年前:那时候我上初中,也不知是什么情况下,我偶然来到二中坡下面的一个农贸市场。那个市场叫什么名字我已记不清了。那里面几乎都是卖饭的,人声鼎沸,香气弥漫。</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走进一家饸饹馆,怯生生地刚坐下,老板就问了一句:“小伙,给你来一碗炝饸饹咋样?”我那个时候极少去饭店吃饭,不知道什么是炝饸饹,被他这么一问竟然不知该如何回答,随口说:“随便吧!”</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三两分钟的时间,炝饸饹端至眼前:那么一大盘,里面有红的西红柿、绿的尖椒、紫的葱头,裹着辣椒油的饸饹锃亮放光……它们冒着醋香味十足的热气,直奔我的鼻孔……“好香啊!”长那么大,我第一次闻到那种味道。</p><p class="ql-block"> 之前我吃过汤饸饹,但从未见过还有这种炝炒的吃法!我是个非常敏感又非常留心的人,别看那时候年纪小,人其实很“鬼”,一边吃一边看老板是如何烹制。</p><p class="ql-block"> 清楚地记得,那个饸饹馆的灶台与饭厅连在一起,没有任何遮挡,距离顾客很近,抬眼就能把厨房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炝饸饹的操作流程无一遗漏地被我记在了脑海里:炒锅入油烧热,葱姜蒜爆锅,放入干辣椒段、西红柿、尖椒和葱头煸炒断生,接着放饸饹,加生抽、盐、味精翻炒均匀,再烹醋,淋辣椒油出锅。</p><p class="ql-block"> 现在想起来,这应该是我人生第一次偷学厨艺,也是我成年后第一次与家乡美食的神奇邂逅!</p><p class="ql-block"> 前些年我在底角沟开饭店,有一次一位顾客要吃炝饸饹,我便毫不犹豫地起锅烧油,凭借记忆,把几十年前偷来的操作过程演示了一遍,得到顾客的连连夸赞,说我做得好吃、正宗。随后,在多次的实践中,我发现炝饸饹很考验一个厨师的基本功:首先,大火炝炒要快速,饸饹加热时间不能太长,最重要的是汤汁要恰到好处,太少太多都不行。</p><p class="ql-block"> 后来,那个农贸市场拆除了,等我再想去寻找当年的味道时,已无任何踪迹,消逝在了历史的长河里。</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每每想起那个味道,我只能去现在的八队食堂解馋了。我感觉八队食堂的炝饸饹依然继承着传统,没走偏路,不仅能让中老年人回味过去,还能让远在他乡的游子从味蕾上得到一丝丝慰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9月9日于北京</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