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宜川走进民国国父孙中山在海外的故居探寻历史人物故事

美国华盛顿华人传媒中心卓玛

<p class="ql-block">桑宜川是加拿大著名华人学者、文化历史学者,现为加拿大枫叶出版社社长。</p><p class="ql-block">桑宜川是四川师范大学外语系77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原成都科技大学外语系任教,1996年自费出国,赴澳大利亚求学,2004年移民加拿大。他主要从事国际教育与文化交流工作,同时兼任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世界文学》杂志国际编辑,北美《星岛日报》《明报》等多家报刊副刊专栏作家。</p><p class="ql-block">2025年,为纪念二战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桑宜川发起并举办了“川军出川抗战”大型历史图片展。该展览先后在加拿大多伦多、温哥华以及美国西雅图展出,通过500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与各种实物,真实再现了川军抗战时期的壮举、美国飞虎队员作战的英雄事迹以及中美两国军民携手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感人故事,唤醒了人们的民族记忆,引发了广泛共鸣。</p> <p class="ql-block">桑宜川探访孙中山在夏威夷的故居</p><p class="ql-block">桑宜川走进民国国父孙中山在海外的故居,探寻历史寻找历史人物故事</p><p class="ql-block">孙家私人领地(private property)里有一处地碑,大意是2009年2月2日,美国夏威夷毛伊岛县政府与台湾屏东县结成友好姊妹县,下方有双边县长(市长)的落款。</p><p class="ql-block">孙中山(孙逸仙)故居所在的牧场,如今已荒废,千禧年后由当地县政府规划为纪念公园,坐落在美国夏威夷毛伊岛的一片坡地上,距离主城区约80多公里,地处偏远地区,鲜有游客来访。</p><p class="ql-block">入口立柱上刻有繁体中文“但愿世界永远和平”和英文:2005 County of Maui Centennial Celebration 2005毛伊县百年。</p><p class="ql-block">夏威夷毛伊岛孙中山公园里有一座雕像,基座上刻有“孙眉”二字,乃是孙中山的大哥,孙家在这里的“顶梁柱”。</p><p class="ql-block">桑宜川探访孙中山在夏威夷的故居</p><p class="ql-block">眺入眼帘的是孙中山故居百年之后,那里已是一片荒芜之地.,孙家后人早已人去楼空,去了檀香山。当年的大屋已呈残垣断壁,旁边还有规模不小的羊圈,牛棚,也已破败不堪,几近坍塌。种植园的面积约有40公顷,约合200亩左右土地,灌木及杂草丛生,身临其境,依然可揣摩当年孙氏家族在这里曾有过全家十几口人,祖孙三代人丁兴旺,炊烟袅袅的牧场生活景象。2005年当地村委会将这片土地划为 Sun Yet Sen Park (孙逸仙公园),入口处有小型停车场,可停约20辆汽车。建有中式牌坊,还有二个巨型石狮,呲牙裂嘴,属于西式风格,高约3米,错落摆放在坡地上,进入公园后,约20米处右侧是孙中山大哥孙眉的全身雕像,再往前走约十米右侧,是孙中山的全身雕像,做工精细,黑色大理石四方基座,其中一面有其孙女孙橞芳捐助修建的字样</p> <p class="ql-block">桑宜川在毛伊岛寻访孙中山故居的经历,无疑是一次与近代中国历史源头的深度对话。</p><p class="ql-block">这片面朝大洋的偏远农场,不仅是孙氏家族海外谋生的栖身之所,更承载着关键的历史意义——它见证了孙中山早年的成长轨迹,也是兴中会的发祥之地,而兴中会正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组织起点。从家族生活的烟火气到改变国家命运的革命火种在此孕育,这片土地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变得更加具体可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