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本次南疆行,顺道前往了青海省茫崖市,就是冲着黑独山和胭脂山而去的。这两座山均位于青海省茫崖市,一个在冷湖镇区10余公里处,一个位于茫崖市冷湖镇东北方向约15公里处。 踏上青海这片广袤的土地,我怀揣着对未知的渴望,开启了一段探秘黑独山与胭脂山的奇妙旅程。</p> <p class="ql-block"> 这两座山,一座以极致的荒凉展现着大自然的冷峻,一座凭深厚的历史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它们如两颗独特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西北,等待着人们去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初见黑独山,仿佛踏入了另一个星球。</p> <p class="ql-block"> 这座位于芒崖市的黑色雅丹,是大自然用荒芜与寂静谱写的孤独史诗。山体由玄武岩构成,在漫长的地质演变中,历经剧烈火山活动,岩浆冷却形成坚硬黑色玄武岩层,后又经地壳运动抬升和风化侵蚀,才呈现出如今这般奇特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从远处眺望,黑独山巍峨绵长,看似近在咫尺,当终于抵达山脚下,才惊觉它的壮观。赤裸的石山,色彩斑驳,恰似一幅年久褪色的古老画卷,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山上狂风呼啸,沙尘飞扬,每一粒沙砾都像是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沿着游客区域的白条纹状小径爬上小山岭,脚下是松散的砂砾,夹杂着许多黑色碎石,形似煤矸石,又名黑曜石。站在山岭之上,俯瞰整个黑独山,呈灰黑色的山体与山下白沙相互映衬,构成了自然天成的黑白系“水墨画”世界。让人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千万年前海底生物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 这些是地质变迁留下的珍贵标本,虽历经风雨,却依然保留着那份神秘与厚重。在这里,没有繁花似锦,只有纯粹的黑与白,简单而深沉。置身其中,仿佛一切尘世的喧嚣与纷扰都被远远隔绝,内心也随之变得宁静而澄澈。它的荒凉与孤寂,曾让无数人望而却步,却也吸引着那些渴望寻找内心宁静的孤独者、勇于探索未知的探险家和追求独特视角的摄影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 而对于摄影爱好者,这里则是梦寐以求的创作天堂,每一处光影、每一道纹理,都是大自然赋予的最美画面。下面再看看胭脂山。</p> <p class="ql-block"> 胭脂山,这座位于河西走廊的历史名山,自古以来就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这里就是水草茂盛的天然草场,古老的游牧民族氐、羌、月氏、匈奴等曾先后在这里繁衍生息。</p> <p class="ql-block"> 它也是古代游牧民族妇女搽抹胭脂原料红蓝花的重要产地,据传,匈奴诸藩王的妻妾多从这一带的美女中挑选,匈奴语称各藩王之妻叫“阏氏”,“焉支”或“胭脂”是其汉译的谐音,胭脂山因此而得名。其山的颜色真是名副其实,粉红里透着淡淡的紫色。与黑独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 胭脂山道路平缓,一路山水相映、流水淙淙,随着山势上升,林木繁茂、曲径通幽。胭脂山景区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每处风景都有耐人寻味而又不一样的精彩。攀登其上,远眺四面,山中山外景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细看胭脂山,不仅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大破匈奴,夺取河西走廊,匈奴人悲歌:“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这首悲歌,仿佛穿越千年,让人深刻体会到了这片土地曾经的金戈铁马与岁月沧桑。</p> <p class="ql-block"> 而隋炀帝在焉支山下举行的盛大盟会,更是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段传奇,为后世的文明互鉴埋下了厚重的伏笔 。这次黑独山与胭脂山之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黑独山的冷峻与荒凉,胭脂山的秀丽与厚重,都已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