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名山—崂山

佳嵘

<p class="ql-block">在华夏广袤的土地上,有一座山以其山海相依的绮丽风光、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傲然屹立于东方,它便是崂山。崂山,被称为海上第一名山,宛如一颗镶嵌在黄海之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引得无数文人墨客、寻仙问道之士纷至沓来。</p> <p class="ql-block">站在海边,望着那无边无际的大海,我心潮澎湃。崂山,这座集山海之美、人文之韵于一身的名山,它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感悟。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也领悟到了道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深刻内涵。</p> <p class="ql-block">在崂山最有名的是崂山太清宫,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后屡加修建,现存建筑均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重修后规模格局遗存,为中国崂山道教祖庭,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道教全真道支派随山派祖庭。</p> <p class="ql-block">崂山太清宫总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共有殿宇、道舍、客房240余间;整个建筑群原由三个独立院落组成,各立山门,并有便门相通,东为三官殿,中为三清殿,西为玉皇殿;三官殿东侧有一处两进的堂院,是清代翰林尹琳基修建的“翰林院”,现为太清宫客堂,主要由忠义祠、元辰阁、元君阁、祖师殿、钟楼、鼓楼、东华帝君殿、西王母殿等建筑构成。</p> <p class="ql-block">崂山太清宫三清殿是太清宫第二大主殿,为长方形院落建筑群,由一个正殿和两个偏殿组成,均为砖木结构单檐硬山式建筑;正殿内中奉元始天尊,左奉灵宝天尊,右奉道德天尊,门右面奉王灵官。殿前两厢是两座配殿,东厢是东华殿,中奉东华帝君,左奉南极长生大帝,右奉太阳帝君;西厢是王母殿,中奉西王母天尊,左奉斗母大天尊,右奉太阴妙果素月天尊。</p> <p class="ql-block">太清宫内,千年汉柏、凌霄侧柏、千年银杏、山茶花等古树名木错落有致。那棵千年汉柏,树干粗壮,枝繁叶茂,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默默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传是汉代张廉夫手植,人曰汉柏,距今已有2150年。</p> <p class="ql-block">凌霄花缠绕在汉柏的枝干上,犹如一条绚丽的彩带,为古老的汉柏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太清宫的小径上,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脚步声。孔子问道老子的故事在这里流传了千年,两位圣贤的思想碰撞,犹如两颗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p> <p class="ql-block">蒲松龄也曾在此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他笔下的崂山,充满了奇幻色彩和浪漫情怀。</p> <p class="ql-block">庄子像静静地矗立在一角,仿佛在沉思着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p> <p class="ql-block">全真七子的事迹更是为崂山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他们在这里修炼、传道,弘扬了道教的教义和精神。</p> <p class="ql-block">太清宫中,高高耸立的老子像,面海背山,气宇轩昂。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仿佛在向世人揭示着天地间的奥秘和道家的哲理。</p> <p class="ql-block">老子,这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和超凡的智慧,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和哲学。站在老子像前,仰望着他那慈祥而睿智的面容,人们仿佛能感受到他那穿越时空的目光,在指引着我们探寻生命的真谛和宇宙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崂山青山渔村。这个小渔村,宛如一颗镶嵌在山海之间的宝石,宁静而美丽。渔村的房屋错落有致,红色的屋顶层层叠叠,在绿树和碧海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夺目。</p> <p class="ql-block">崂山,你是我心中的仙梦桃源,是我灵魂的栖息地。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我都将永远铭记你那美丽的容颜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愿化作一只海鸥,在你的上空盘旋,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直到永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