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琐记:早上因雨☔没有在室外举行升旗仪式,也给了早早赶到学校参加升旗的同事们一个宝贵的在学校食堂吃早餐的时间。匆匆吃完,我第一节就有课。午间回来午休,结果只迷糊了几分钟就被其他声音干扰得睡不着了。早上起的早,午休没睡好,下午又上了三节课,所以回到家又是很累的感觉,在床上躺着迷糊着又回听了一遍昨天刘友龙老师的焦点咨询才下去洗漱,因为这场奖励给完成筑基班学习任务的咨询回放今天10点后就没有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近日对国学很感兴趣,《四书》《五经》的常识,以前经常给学生讲,但是实际上,我也从来没有系统完整的学习过。昨天参加了一个线上万人共读《大学》的活动,今天自己坐下来,静心学习了前面两章的意思,理解并手动抄写了前几章内容。说句实在话,我暂时不太理解这个读书活动免费送书的真实目的,我参加活动也收到了免费赠书,心生感激的同时,也在揣摩她们最终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目前我还猜不透这免费的“午餐”诱饵背后还藏着什么猫腻?在这个似乎无利不起早、流量至上的时代,我很难相信这是纯粹的知识传播而不求任何回报的公益活动。但愿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主讲人的讲解,没有太大的感染力,很难吸引我全程听讲,我挑剔的审美和耳朵,也很难让我静下心来跟随这位老师全程学习,虽说领读老师也有自己一些独到的见解,但是说话太慢,废话太多,含金量有点低,听了一会我便放弃了,于是看书看注释自学来理解。睡前到喜马拉雅和微信读书找了《大学》的诵读和讲解,睡前再听听助眠。我的耳朵尤其挑剔,喜欢听像杨晨、朱卫东、董卿、海霞、康辉这样一类饱含深情又字正腔圆的诵读,也听多了董宇辉啊、范大山啊他们这些顶级高手生动幽默的讲解,再听有些人那啰而巴嗦的讲解,确实很难听得进去😇。说句不客气的话,如果我们这些做老师的来讲,大概水平也不会太差。😆今日我竟也成了这眼高手低,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狂人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听了这样号称“万人共读”的活动也不过如此,我觉得我未来也可以组织个“百人共读红楼梦”呢!再不济,就搞个“十人共读小组”😂。作为几十年的资深红迷,我期待着这不只是梦!</span></p> <p class="ql-block"> 错过了昨晚的月食红月亮,贴一张网络美图共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