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5年的风,带着夏天未散的热,吹过我二十岁的人生。</p><p class="ql-block">那时双亲都健在,即使成年在父母面前也还是个孩子。如今想来,那是这辈子最踏实的“孩子气”。</p><p class="ql-block">七月的风里裹着些哀愁,吃过中专毕业的散伙饭,和老师同学互道珍重之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找不到工作的两个月,满腹忧愁,整天骑着山地车满世界瞎浪。</p><p class="ql-block">八月底接到通知,九月一号到小学报道。从那天起我从学校又回到了学校,只是角色从学生变成了老师。初心未变,没想到,这一扛整整三十年。</p><p class="ql-block">1995年开始有了双休,起初是单周休一天、双周休两天,慢慢才开始有了双休。那年开始缴社保,会计把缴费单递给我时,我还无知的问“这钱缴了干啥”,后来才知道,那是岁月给未来的保障。</p><p class="ql-block">第一次领工资的场景,至今记得。会计从铁皮柜里拿出一沓零钱,数了249元递给我:“男老师249,女老师多3块洗理费。”攥着那几张皱巴巴的钞票,我心里又喜又涩——喜的是终于能自己挣钱了,涩的是钱太少。最后,我只给了母亲100元,剩下的全还了饭店的酒钱。即便工资这么低,我也没怀疑过当老师的选择,看着学生们可爱的笑脸,总觉得这份工作比什么都珍贵。</p><p class="ql-block">那年冬天,我咬着后槽牙借了1200元,买了一部二手的摩托罗拉双排汉显寻呼机。真心稀罕,天天挂在腰间,走路都特意挺直腰板,连睡觉都放在枕头底下。可实际上,除了几个哥们呼我去喝酒,寻呼机几乎没响过。即便如此,我还是每天睡前看一眼,总觉得那小小的机子,连着外面的大世界。</p><p class="ql-block">过年之前,我又花4500元买了人生第一辆摩托车——一辆蓝色的钱江100。车一买回来,我就成了“街溜子”,周末要么骑车打球要么喝酒,就是没想过多陪陪父母。现才知道“年少不知事,懂事已中年”的滋味,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那些没陪父母的时光,再也补不回来了。</p><p class="ql-block">冬时节,恋爱了。姑娘美,笑有酒窝。甜蜜很短,春时节,花未盛开就调落了。像冬天里的小雪,来得美,走得也快。</p><p class="ql-block">1995年的冬天特别冷,窗户上结着厚厚的冰花,呵口气就能在玻璃上画个小太阳。但这年的年夜饭,却暖得能驱散所有寒意。看着春晚吃着年夜饭,我给父亲倒了杯酒,给母亲夹了块肉,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忽然觉得,就算日子不富裕,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什么都好。</p><p class="ql-block">1995年,步入社会的第一年,有找不到工作的焦虑,也有成为老师的喜悦,有挣小钱的窘迫,也有年轻气盛的莽撞。在一次次挫折里,学会了坚强;在一场场离别里,懂得了珍惜。</p><p class="ql-block">那时候总觉得年轻是永远的,以为日子会一直像1995年的夏天那样热烈,转眼三十年过去,才发现每个人都会变老,那些留在1995年的时光,成了心里最珍贵的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