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2025”9,3”大阅兵图片及庆祝抗战胜利80周年有关资料汇编(一)</p> <p class="ql-block">“9,3“大阅兵,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有关资料(一)</p><p class="ql-block"> 一,中央一台纪律片《胜利》</p><p class="ql-block"> 前 言</p><p class="ql-block">仅以此片献给中国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p><p class="ql-block">80年前,一场惨绝人寰的战争随着法西斯集团的覆灭而宣告终结。这场席卷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的战争因何而起?这场造成9000万军民伤亡,5万多亿美元损失的大浩劫,留给人类怎样的深刻教训?来自历史的启迪将如何映照现实,昭示未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集:历史深处的回响</p><p class="ql-block">1931年9月18日,东北事变,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实行</p><p class="ql-block">”攘外必先安内”,大肆进攻解放区,日本很快占领东北三省,东北人民从此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受尽日本的压迫和剥削,尝尽了当亡国奴的悲惨。</p><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军大举进攻华北,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全民抗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笫二集:民族觉醒的先声</p><p class="ql-block">赵一曼、八女投江、杨靖宇、赵尚志英勇事迹筒介。</p><p class="ql-block">蒋介石发动五次“围剿”,1935年红军长征,湘江惨案、遵义会议、巧夺金沙,强渡大渡河、四渡赤水,陕北会师,西安事变,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集:当红星照耀中国</p><p class="ql-block">1936年夏天,毛泽东与斯诺的谈话中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必须的三个条件:</p><p class="ql-block">第一,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p><p class="ql-block">笫二,世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p><p class="ql-block">笫三,中国全民抗战的形成。</p><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抗日、“逼蒋抗日”,派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成秘谈。他们谈的是抗日救国的大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如何形成。如何发表国共联合抗日宣言。</p><p class="ql-block">毛泽东还给宋子文写信说:十年分袂,国事全非,救亡图存,唯有复归于联合战线。</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希望:“恢复贵党1927年以前孙中山先生之革命精神,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则非惟救国,亦以自救”。</p><p class="ql-block">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发动兵变,逼蒋抗日。蒋介石接受了不再剿共,联合抗日的主张。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争逐步形成。</p><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开始。</p><p class="ql-block">中国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和新四年,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运动战、地道战,扩大抗日根椐地。</p><p class="ql-block">朱德总司令说: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四集:血肉筑起的长城</p><p class="ql-block">曰寇狂言“三个月灭亡中国”。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山西平型关设伏,围歼日军1000多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勇气。</p><p class="ql-block">太原会战,历时一个多月,是抗战以来国共配合最好的一次抗战。</p><p class="ql-block">松沪会战,双方集中了一百万兵力,历时三个月,国军以25万人的伤亡,消灭日军4万多人,阻止了日军的进军速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五集:无处不在的号角</p><p class="ql-block">毛泽东作《论持久战》,还写了巜论抗日战争的战略和策略》、《抗日游击战的战略问题》等著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六集:穿越峰火的传奇</p><p class="ql-block">八路军东渡黄河,深入敌后,建立各个敌后抗日根椐地,不断发展壮大。</p><p class="ql-block">新四军江南抗战,也使敌寇闻风丧胆。</p><p class="ql-block">彭德怀、左权指挥“百团大战”,威震日寇,横扫千军如卷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七集:为人类正义而战</p><p class="ql-block">加拿大人白求思来华支援抗战,美国空军飞虎队来华支援抗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笫八集:天地炯然英雄气</p><p class="ql-block">左权、张自忠战死沙场,中国入缅远征军戴安澜英勇奋战,英勇牺牲。毛泽东、朱德等为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左权、张自忠、戴安润、彭雪峰写的诗词或挽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左权 :朱德曾写挽诗《吊左权同志》:</p><p class="ql-block">“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p><p class="ql-block">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p><p class="ql-block">- 张自忠 :1940年8月15日,延安各界举行张自忠将军追悼大会,毛泽东题写了“尽忠报国”的挽词,朱德题写了“取义成仁”的挽词,朱德、彭德怀联名题词:“一战捷临沂,再战捷随枣,伟哉将军,精神不死。”</p><p class="ql-block">- 戴安澜 :1943年,毛泽东创作了《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朱德、彭德怀联名献上挽联:“将略冠军门,日寇几回遭重创;英魂羁缅境,国人无处不哀思。”</p><p class="ql-block">- 彭雪峰 :1945年2月7日,中共中央在延安为彭雪枫将军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的共同挽词是:</p><p class="ql-block">“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p><p class="ql-block">千万里山河破碎,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笫九集:和平降临的时刻</p><p class="ql-block">中国战场全面反攻。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区不断扩大。歼敌16万,解放县城61座,</p><p class="ql-block">1945年4月28日,意大利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被处决。1945年4月30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自杀。</p><p class="ql-block">1945年5月8日,德国代表向苏美英法代表签字投降。1945年7月26日,中美苏致日本投降波茨坦公告正式发表,日本拒不接受,继续顽抗。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丢下两颗原子弹,8月8日17时,苏联对日宣战,150万苏军在东北4000公里战线上对日军发动全面进攻。</p><p class="ql-block">同一天,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对日军发动全面反功。</p><p class="ql-block">8月10日至16日,朱德连续发布七道反攻命令,迫使日卫无条件投降。共消灭日伪军39万多人,解放县城248个。</p><p class="ql-block">8月14日,日本照会中美苏英4国大使,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p><p class="ql-block">9月2日,日本签下投降书,抗日战争全面结束。在中国横行了50年(1895一1945)的日军,终于向中国政府、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低头认罪。</p><p class="ql-block">全民欢庆胜利,悼念亡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笫十集:从这里走向复兴</p><p class="ql-block">从1943年反功开始,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不断扩大,而正面战场上的国军却在节节败退,丧兵失地。</p><p class="ql-block">美国考察团去延安考察后,发现共产党与国民党是完全不同的政党,今后领导中国的必将是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1945年5月5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大”,确立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p><p class="ql-block">此时中国共产党已有121万,正规军91万,民兵220万。根椐地95万平方公里,人口9500万。</p><p class="ql-block">附录一,中国14年抗日筒介</p><p class="ql-block">中国14年抗日战争是指1931年至1945年,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核心时间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起点(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中国局部抗战开始。</p><p class="ql-block">2. 全面抗战爆发(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p><p class="ql-block">3. 战略相持与反攻(1938年-1945年):1938年10月后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军民持续抗击日军;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下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中国发起全面反攻。</p><p class="ql-block">4. 胜利(1945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关键意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彻底粉碎了日本灭亡中国的企图。</p><p class="ql-block">-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录二,东北伪满洲国筒介</p><p class="ql-block">东北伪满洲国是1932年至1945年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在侵略中国东北后,扶植建立的傀儡政权,其本质是日本殖民统治的工具,中国政府始终未承认该政权,国际社会也普遍不予认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核心信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建立背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迅速占领中国东北三省。为掩盖其侵略本质,日本于1932年3月1日宣布“满洲国”成立,3月9日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担任“执政”,1934年改国号为“满洲帝国”,溥仪改称“皇帝”。</p><p class="ql-block">- 统治本质:伪满洲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核心权力完全由日本掌控,日本通过派遣“顾问”、驻军等方式,对东北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和思想控制,推行奴化教育,疯狂掠夺矿产、粮食等资源,给东北人民带来深重灾难。</p><p class="ql-block">- 灭亡时间: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日本关东军迅速溃败。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伪满洲国傀儡政权随之覆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录三,抗日战争中的长城抗战、太原抗战、松沪抗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简介</p><p class="ql-block">1. 长城抗战(1933年1月-5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背景:日本侵占东北后,向长城沿线进攻,企图突破防线进逼华北。</p><p class="ql-block">- 核心:中国军队(东北军、西北军、中央军等)在长城各关口(喜峰口、古北口、冷口等)顽强抵抗,其中二十九军“大刀队”在喜峰口夜袭日军,提振全国士气。</p><p class="ql-block">- 结果:因装备落后、指挥协调不足,最终失守部分关口;5月签订《塘沽协定》,默认日本对东北的占领,华北门户洞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 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背景:日军占领平津后,沿平绥、正太铁路进攻山西,企图夺取太原,控制华北腹地。</p><p class="ql-block">- 核心:抗战初期华北规模最大的会战,包含平型关大捷(八路军第115师伏击日军,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是国共合作的经典战例)、忻口会战(中国军队正面顽强阻击,伤亡惨重但迟滞了日军进攻)、娘子关保卫战等。</p><p class="ql-block">- 结果:11月8日太原沦陷,华北战场正面抵抗暂告一段落,但八路军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为后续华北抗日根据地奠定基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背景:日军为扩大侵华战争,在上海挑起冲突,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p><p class="ql-block">- 核心:抗战初期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会战,中国军队(中央军为主力,共投入约70万兵力)在上海及周边与日军(约30万兵力)血战三个月,双方反复争夺阵地,伤亡均极为惨重(中国军队伤亡约30万,日军伤亡约4万)。</p><p class="ql-block">- 结果:11月中国军队主动撤退,上海沦陷;但此战打破了日军速胜计划,为沿海工业内迁、后方战备争取了时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4. 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背景:淞沪会战后,日军沿京沪铁路南下,直逼国民政府首都南京。</p><p class="ql-block">- 核心:中国军队约15万兵力仓促布防,在南京外围及城内抵抗日军进攻,但因兵力部署混乱、指挥失误,防线迅速崩溃。</p><p class="ql-block">- 结果:12月13日南京沦陷,随后日军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战俘惨遭杀害,是日军侵华的重大暴行之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5. 武汉会战(1938年6月-10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背景:日军占领南京、徐州后,集中兵力进攻武汉(当时中国临时战时首都,交通枢纽、军事重镇),企图彻底摧毁中国抗战意志。</p><p class="ql-block">- 核心:抗战中期规模最大的会战,中国军队约110万兵力,在武汉周边的长江沿线、大别山地区与日军(约35万兵力)展开多线激战,采取“以空间换时间”策略,消耗日军有生力量。</p><p class="ql-block">- 结果:10月25日武汉沦陷,但日军伤亡达10万以上,自此无力发动大规模战略进攻,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6. 长沙会战(1939年9月-1942年1月,共三次主要会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背景:武汉沦陷后,长沙成为中国西南的屏障,日军为打通粤汉铁路、摧毁中国抗战后方,三次进攻长沙。</p><p class="ql-block">- 核心:中国军队(以第九战区为主力)采取“诱敌深入、围歼反击”战术,在长沙及周边地区与日军反复拉锯:</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1939年9月-10月):日军撤退,中国军队守住长沙;</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1941年9月-10月):日军再次进攻受挫,伤亡惨重后撤退;</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1941年12月-1942年1月):日军发动最大规模进攻,一度逼近长沙城,最终被中国军队围歼,惨败撤退。</p><p class="ql-block">- 结果:中国军队三战三捷,是抗战相持阶段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极大提振了全国抗战信心,也牵制了日军南下东南亚的兵力。</p><p class="ql-block"> 山水先生汇编</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