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晚上的红月亮

黄河牧马人

<p class="ql-block">昵称:黄河牧马人</p><p class="ql-block">美篇号码:6716056</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月亮代表我的心</p><p class="ql-block"> 白露节气刚过,夜风微凉,正是赏月的好时节。而今年的白露之夜,却格外特别——一场罕见的月全食将在夜空中上演,那轮银盘将化身为神秘的“红月亮”。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我早已心潮澎湃,决定用镜头记录下这难得一见的天象奇观。俗语说:“月是故乡明。”思来想去,我还是决定回到余姚,在熟悉的土地上,完成这次拍摄。</p> <p class="ql-block">  早在草原避暑旅行时,我就留意到网上关于9月7日将发生月全食的报道。那时,我便萌生了拍摄这次“血月”奇观的念头。9月4日回到家中,我立即着手准备拍摄计划:选址、查看月亮升起时刻、月食开始时间、红色月亮出现的节点……每一个细节我都仔细查阅资料,力求不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p> <p class="ql-block">  根据资料,9月7日将发生本年度我国唯一一次可观测到全程的月全食。除东北部分地区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看到全过程。具体时间如下:</p><p class="ql-block">初亏:9月8日00:27</p><p class="ql-block">食甚(血月最红阶段):9月8日02:12</p><p class="ql-block">复圆:9月8日03:56</p><p class="ql-block">全程结束:9月8日04:55</p> <p class="ql-block">  我原计划在9月7日晚上8点前往姚江邵家渡,拍摄月亮初升的画面,再转战江边开阔地带,记录月全食的全过程。然而,天不遂人愿。7点多时,我站在阳台上,竟发现月亮已悄然爬上楼顶,比预报时间整整提前了两个小时。无奈之下,我只能在8日傍晚6点前赶到邵家渡江段,补拍了“姚江升明月”的视频。或许是月亮也意识到自己的“早到”,当晚升起后竟害羞地躲进了云层之中。</p> <p class="ql-block">  日食与月食,是天体运行中形成的奇妙现象。当太阳、地球、月亮三者几乎完全成一直线时,地球挡住了太阳光,使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之中,便形成了月食。若整个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便形成月全食。此时,由于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散射作用,部分红光仍能照射到月球表面,使月亮呈现出神秘的暗红色,也被称为“红月亮”。</p> <p class="ql-block">  月全食不仅是一种天文奇观,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记忆。“天狗食月”是中国古代对月食的俗称,民间流传着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以“驱赶天狗”的习俗。古人将月食与天人感应联系在一起,《周礼》中甚至有“诏王鼓”救月的记载。清代更形成百官素服行礼的月食救护制度,可见古人对这一现象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  此次月全食发生在白露节气之夜,更添几分诗意。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天气由暖转凉,昼夜温差加大,正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时节。当“红月亮”悄然升起,洒下柔和的光辉,仿佛为大地披上一层神秘的轻纱,令人不禁驻足凝望,沉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  虽然拍摄过程充满波折,月亮也时隐时现,但当我最终在镜头中捕捉到那抹淡淡的红色时,内心仍充满激动。这不仅是一次天文奇观的记录,更是一次与自然对话、与时光邂逅的旅程。白露之夜的红月亮,将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成为一段难以忘怀的光影诗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