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笨笨的猫<br> 美篇号:60870132 2025年8月30日,蔚县安全沟梁下山的路相对好走,但有一段选择抄近路,在一段连续下降的路后,绕过一段倾斜的山路,遇到一段倾斜角度大约80度的大斜坡。回返的路会很长,再次爬升更是消耗体力,再评估了路程的安全状况后,我选择降低高度,找到可以抓住的点位,一点点的蹭到了相对安全的地点。平安的向着山下前行。面对坎坷,有人愁肠百结,有人怨天尤人。我没有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但足够的安全意识在爬山的路上一定要能认识到,户外不是平原,风险无处不在。 下山的路就像笔直的大道,虽不平坦,但很平顺。回头望着下山的路,多处断崖。虽没有涉险走断崖,但看那类似类人猿头颅的山体,还是让人惊讶。久久的矗立在山坡上,仰望着那处断崖,都说“无限风光在险峰”,不仅在于山的独特,更在于风景的优美。“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或许每个人那些象形石,都不会一样,但终归是一种视觉的享受。 走过一段光秃秃的山路,眼前全是青翠的山坡,地表覆盖着绿草,在秋风的吹拂下,泛着金光。“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一个个山坡像倾斜而下的溪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透着一种光芒。峡谷中放牧的阿伯,不是抽打着手中的鞭子,山羊却躲在巨石崖壁之上,慌张的四处张望。听着远处的轰鸣声,或许一场不期而遇的大雨即将倾盆而至,脚下更不能放缓步伐。 回望那断崖之处,大脑袋一直凝视远方。人体草原更是在斜阳下,略显苍茫。望着峡谷,谁哗啦啦的流动。到处都是冲沟的山野,每走进一处,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天气的凝重,似乎让人窒息。走到谷底中,沿着溪水快步走着。那一声声雷声在耳边轰鸣,保定驴友却不见踪影。下山的路有一段我抄近路,期望他们不会遇见暴风雨,因为青崖子的朋友上山都比我们晚了两个小时。 平缓的坡路并不难走,但不急于赶车的我,依然走的很快。或许源于担心天气的变化,走在路上,时而仍留意身边风景。脚下的小溪水流不大,但感觉流淌声沁人心脾。“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或许在伴你的时候,你心中的激情瞬间爆发。不顾暴风雨的来临,我走到溪谷中,涉水而行。一处小断崖,流淌的溪水形成一道小型瀑布,虽不及黄果树瀑布的壮观,但在季节性河流,遇见即是美好。 沿着溪流一直向下,不时的回头观望。秋天的草或许已经感受到季节的变化,不再像春天的嫩绿,也不再像夏天般油亮,渐渐泛黄的小草,依旧挺立在秋风中。阳光斜射,似一股金黄,熠熠生辉。记得在独石口,开车走在高山草甸上,那一道道山坡就像睡美人,仰卧在大地之上。“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南水泉村附件的山坡虽没有如此起伏,但依旧展现着无穷的魅力。 顺流而下,冲沟局部特宽。相比雨季偶遇暴雨,降雨量大道形成山洪,或许气势磅礴,将两侧的乱石冲到村庄,或许能够形成巨大的泥石流。这也就是来时的路上,偶尔会遇到散落一地的乱石堆。“泥沙俱下悖狂谋,嚎啸声嘶鬼见愁”,真不希望生活中发生这样的灾难。但刮风下雨,又无法阻止。但愿预防可以起到作用,不会有人收到威胁。 看着雨水冲刷的痕迹,感慨着水火无情的现状,感觉我们更应该保护好环境,不应随意破坏生态。现代条件下,破坏太简单,恢复就特别难。每次到蔚县东甸子梁自驾,看着路上冲刷的泥石,都是感觉路的艰难。虽然建设大风车可以发电,保障电力供应,但因为机械开路,造成的泥土流失,又是怎样恢复?“閒向水滩寻细石,旋揩沙土看奇纹。”或许路上,还是多看看风景,或许可找到一块奇石。 看过雨水冲刷的痕迹,感觉这里的生态很脆弱。天灾有时我们无法避免,但仍可以减小人为的破坏。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美景,更要尽力维护好自然风景。我没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觉悟,但我也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意识,当我们每个人都能提高认识,或许有一天我们的家园方能传承万代。都说“有志者,事竟成”,当我们维护好环境,再次踏入这片土地,更会痴迷于风景。 走在这片山水,总被其雅致吸引。虽有不足,但仍是无数人迷恋的地方。我们喜欢“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意境,更愿意“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溪水缓缓流淌,是我们大地的血液,更是我们的魂灵。山缺少水的滋润,万物没有灵气,人没有水的滋养,形同干枯。愿我们都做有血有肉,刚性男儿;愿我们都是守护地球的卫士,做一个热心公益的人。我问青山何时好,我恋绿水几时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