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粉笔灰簌簌落在清晨的肩头,像一场无声的雪。讲台前,你站着,背影并不高大,却撑起了一方无边的天空。黑板是你不倦耕耘的土地,一笔一划,都是播种。那些方块字,如麦穗低垂,在稚嫩的目光里抽穗、扬花。你用声音浇灌,用目光守护,用年复一年的伏案,将荒芜的心野,开垦成思想的平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你记得每一个名字,记得有学生总爱把“鸟”字少写一点,记得学生读课文时微微发颤的声线。你还记得谁的铅笔断了,谁的纽扣松了,谁在放学后偷偷抹眼泪……这些细碎,堆叠成你案头的夜色。灯还亮着,作业本摊开,红笔在字里行间穿行,像农人巡视田埂,不放过一株杂草,也不忽略一株野花。你批阅的,不只是对错,是童年里蜿蜒的小路,是未来可能生根的芽!</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教室的窗,框住四季。春日的风卷着粉笔灰飞进,你抬手,把一缕不听话的发丝别到耳后,继续写下一个公式。夏日的蝉鸣浓稠,你站在被晒得发烫的走廊,看着孩子们奔向校门,背影被阳光拉得很长。秋阳斜照,你在操场上陪跑,脚步不快,却始终跟在那气喘吁吁的孩子身旁。冬雪覆盖了远山,你呵着白气,在校门口目送最后一个身影消失在巷口。你的身影,是这方寸校园里最恒常的刻度!</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你也有疲惫的时候。喉咙沙哑,像被砂纸磨过;腰背酸痛,像被无形的绳索捆紧。你也有委屈的时刻,一句无心的顶撞,一次不被理解的苦心,让眼眶发热。可第二天,你依然站在那里,声音清亮,目光温煦。你把生活的重担卸在门外,把烦恼锁进抽屉,只把最饱满的春天,端端正正摆在讲台上!</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你不是聚光灯下的明星,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你的“战场”在方寸讲台,你的武器是知识与耐心。你送走一届又一届,像渡口的老艄公,目送无数小舟驶向远方。他们或许不会常回望,但你播下的种子,已在他们血脉里长成参天的树。那个曾怯懦的孩子,如今在法庭上据理力争;那个曾顽劣的少年,此刻正俯身修理着城市的电路;那个总爱问“为什么”的女孩,正在实验室的显微镜下,窥探生命的奥秘……你不知道,也不必知道。你只是耕耘,然后,让风把种子吹向它该去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老师啊,你是暗夜里的提灯人——你用微光,照彻懵懂的幽谷;你用一生,做一支不灭的烛。光焰或许不炽烈,却足以让无数迷途的星辰,辨认出自己的轨道。你的名字,不会刻在丰碑上,但你的影子,早已投在无数人成长的年轮里,一圈一圈,无声地,支撑起一个民族挺立的脊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粉笔灰落满双鬓,你依然站着——站着,就是一首最深沉的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u>(草作于2025.9.8)</u></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贾亮,男,60岁,中共党员,大专毕业,包头市土右旗明沙淖中心校语文教师,副高级教师,土右旗教学能手;喜欢写作,多年悉心创作,笔耕不辍,文学作品在《教师报》、《鹿鸣》、《实践·党的教育》、《包头日报·花雨》、《包头晚报·文艺副刊》、《内蒙古小作家》、《敕勒川时讯》等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有300多篇;小品剧本多次获得内蒙古宣传部奖。现在共创作了600多篇教学论文,1300多篇文学作品等,新闻稿件1000多篇。其中论文发表、获奖的有80多篇。在学校创建了“星星文学社团”,常年义务组织学生写作、投稿,学生的作品在《内蒙古小作家》、《北方少年报》、《未来作家》、《天下语文》、《全国优秀作文选》和“网络平台”等上发表的有上千篇。现在是包头作家协会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