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24年10月30日,昨天晚上游轮离开意大利的墨西拿,今天早上我们达到这次地中海游轮的最后一个目的地 ——马耳他的首都瓦莱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和往日一样,我们的游轮在晨曦中缓缓驶入瓦莱塔港口。站在凉台上远眺这座城市,被眼前的黄蓝两色所吸引,眼前的景致宛如一幅精心晕染的油画。宝石碧蓝的海水在阳光轻抚下泛着粼粼波光,与淡粉渐变至浅蓝的天空相拥,营造出温柔又开阔的氛围。岸边,成片的建筑披着暖黄的外衣,像是被阳光吻过一般,在碧海蓝天的映衬下,既有着历史沉淀的时代感,又因这明快的色彩,焕发出活泼的生机,让人沉醉在这独特的地中海风情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港口视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马耳他是地中海上的岛国,位于地中海中心,有“地中海心脏”之称,毗邻意大利、突尼斯等,由马耳他岛、戈佐岛等多个岛屿组成,总面积316平方公里。2023年人口约56.3万,官方语言为马耳他语和英语。作为一个“地中海心脏”的国度,马耳他确实像心脏一样将四面八方的文化血液泵入自己细小的身躯,然后输出独一无二的文化融合奇迹,蕴藏着7000年的文明积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里历史悠久,曾被腓尼基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圣约翰骑士团、法国、英国等统治,1964年独立,1974年成立共和国,多元统治留下丰富文化遗产。首都瓦莱塔是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巴洛克风格建筑林立,如圣约翰大教堂(内部装饰华丽,藏有卡拉瓦乔名作)、大王宫等;“马耳他巨石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独立式建筑之一,比埃及金字塔还早,见证远古文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马耳他以小巧精致的岛国形态,融合了历史厚重感与地中海浪漫风情,在旅游、文化体验等方面给人独特体验,也凭借自身优势在国际经济与区域合作中展现实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里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6 - 8月平均气温25 - 32℃),冬季温和多雨(1 - 2月平均气温10 - 15℃),全年阳光充沛,适合海滨度假与户外活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马耳他的首都瓦莱塔是一座面积仅0.8平方公里,还没有北京颐和园大的地方,整个城市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藏着320多座历史建筑,密度之高堪称世界之最。它是以一个微小身躯承载了千年风云的传奇之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时光回溯到1565年,奥斯曼帝国的舰队如乌云压境,目标直指马耳他岛。圣约翰骑士团与岛上居民并肩作战,这场战斗持续了数月之久,最终骑士团成功击退了侵略者,捍卫了家园的尊严。为了铭记这段荣耀,他们以首领拉瓦莱塔之名,在废墟之上建立了瓦莱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是瓦莱塔的瞭望塔(Wignacourt Tower) ,也被称为“眼睛塔”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瞭望塔建于17世纪,由当时的骑士团大团长温亚库尔(Wignacourt )下令修建,主要用于监视瓦莱塔大港附近的海上情况,防范外敌入侵。 塔身上雕刻的眼睛图案,象征着时刻警惕和守护,是其显著特征,也因此得名“眼睛塔”。如今,它成为瓦莱塔的一处标志性景点,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拍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马耳他的“三姊妹城”(Three Cities),正式名称为“棉花堡三城”(Cottonera Three Cities),是位于马耳他主岛东部大港(Grand Harbour)沿岸的三座历史古城的统称,分别是比尔古(Birgu,旧称维托里奥萨)、森格莱阿(Senglea)和科斯皮夸(Cospicua) ,因地理位置相邻、历史关联紧密,且共同见证了马耳他的关键历史事件而得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从“眼睛塔”这样可以眺望三姐妹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踏入瓦莱塔,仿佛踏入了中世纪的欧洲。狭窄蜿蜒的街道两旁,巴洛克式的建筑拔地而起,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传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维托里奥萨(Vittorisa),又名比尔古(Il-Birgu),是马耳他东部最的一个古城,也是三姐妹城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图中建筑是马尔萨斯洛克教堂,是马尔萨斯洛克小镇的标志性建筑,从外观上看,教堂具有显著的特征,拥有双尖顶的钟楼,以及醒目的圆顶 ,外墙多采用当地特色的金黄色石灰岩,呈现出柔和的色调,和周围的建筑一起营造出独特的地中海风情。教堂外还设有户外休闲区域,常有人们在此休憩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马尔萨斯洛克是马耳他岛上历史悠久的古老小镇,早在古代就是马耳他最早被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作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见证了罗马文明的繁荣 。小镇建筑风格丰富多样,从古罗马遗迹到中世纪城堡,再到巴洛克式教堂和典型地中海风格住宅都有,马尔萨斯洛克教堂在其中尤为突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马耳他蓝洞是极具吸引力的自然景观,它坐落于马耳他主岛西南海岸,靠近渔村城市马尔萨姆谢特(Marsamxett),紧邻丁里悬崖(Dingli Cliffs)区域,处于独特的地中海沿岸地质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由千万年海水侵蚀、石灰岩溶洞坍塌等地质作用塑造,造就了海蚀洞、拱门、悬崖等复杂且壮观的海岸地貌组合,是大自然雕琢的“水下艺术宫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蓝洞视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从丁里悬崖俯瞰蓝洞区域,能将海岸弧线、洞穴群与地中海远景尽收眼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洞口面对地中海,海水在阳光折射下呈现宝石蓝、 turquoise(绿松石色)等渐变色调,尤其晴天时,湛蓝海水与周边石灰岩的土黄色形成强烈视觉冲击,“蓝洞”之名名副其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蓝洞视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里有包含多层水下洞穴与狭窄通道,部分洞穴仅能乘小船进入,内部光影交错,岩壁上水滴与海藻随水流摇曳,仿若神秘的海底秘境;部分区域因光线穿透海水形成“蓝窗效应”(类似曾闻名的戈佐岛蓝窗,虽蓝窗坍塌但蓝洞区域有相似光影奇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是在蓝洞附近的海边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是当地特有的仙人掌果做的饮料,挺好喝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从蓝洞回来,下午我们继续参观姆迪纳古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姆迪纳位于马耳他本岛中部,是一个比瓦莱塔更古老的城市,素有“高贵之城”“寂静之城”的美誉,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 ,在马耳他骑士团抵达之前,它一直是马耳他的首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图中展示的是姆迪纳的城门。这座城门建筑风格古朴,采用黄色石材建造,细节处雕刻精美,充满历史厚重感。它不仅是进入姆迪纳的重要通道,更是马耳他历史与文化的象征,见证了这座城市过往的岁月变迁,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感受其独特的历史氛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姆迪纳古城展示了诺曼和巴洛克建筑的混合风格,城内遍布教堂、修道院、小广场和贵族小宫殿,具有浓厚的贵族和宗教色彩。此外,姆迪纳不允许汽车(除特定车辆)进入,营造出静谧的氛围,使其成为马耳他独特的文化符号。同时,它还是美剧《权力的游戏》第一季中君临城的取景地 ,吸引了众多影迷前来参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是圣保罗大教堂,姆迪纳的主要地标,它是一座罗马天主教主教堂,也是马耳他的主教大教堂,始建于17世纪(也有说法是始建于12世纪 ),呈巴洛克风格。在1693年毁于地震,1697 - 1703年间重建。教堂正面墙有显示年月日和时间的挂钟,门前有古炮,教堂内有精美的壁画、彩色镶嵌地板和雕刻装饰,描绘着圣保罗的生平事迹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个教堂内部的装饰很特别,是到目前看过的教堂里,唯一以红色为主基调的,它营造出宏大、奢华、震撼的视觉效果,更好地展现教堂的威严与神圣。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是姆迪纳古城边缘的Bastion Square广场,从这里可以看到当地大多数重要的建筑物如莫斯塔圆顶(Mosta Dome,欧洲第三大圆顶 )、大港和附近的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作为城市的主要市场,罗马人、诺曼人、法国人等统治文明都在此留下了痕迹。游客可以漫步在姆迪纳的街道后来到广场,在广场的咖啡馆里喝上一杯热气腾腾的饮品,沉浸在当地的氛围中,感受游客和当地人交织成的动态景观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离开姆迪纳古城,我们又赶往下一个景点:上巴拉卡花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上巴拉卡花园是马耳他首都瓦莱塔的著名景点,它建于1661年,原为意大利骑士的私人花园,也是瓦莱塔防御工事的一部分,1824年正式向公众开放,二战期间曾遭到破坏,后经修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里设有观景平台,是观赏瓦莱塔城、大港口和三姊妹城全景的绝佳地点,从拱窗望去,蔚蓝色的大海、海岸的防御工事、长长的防护堤也清晰可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花园下方的圣彼得与圣保罗堡垒区保留有16世纪的礼炮台遗迹,每天中午12点和下午4点会进行鸣炮仪式,这一传统自16世纪延续至今,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亲眼看见礼炮发射过程,我快回到游轮的时候,可以听见礼炮在身后炸响的声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穿过上巴拉卡花园我们来到卡斯蒂利亚广场(Pjazza Kastilja)它是马耳他首都瓦莱塔的核心广场之一,它是瓦莱塔重要的历史地标与游客打卡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张照片拍摄于瓦莱塔的 卡斯蒂亚广场(Castille Square),雕塑名为 “和平纪念碑”(Monument to Peace)。</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座雕塑是为纪念马耳他在国际事务中对和平的贡献而设立的。尤其是 1989 年冷战结束的重要事件 —— “马耳他峰会”(Malta Summit):美国总统乔治·布什(George H. W. Bush)和苏联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在马耳他会面,象征着冷战的落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雕塑本身由抽象的白色大理石造型组成,寓意着不同力量之间的交织与融合,象征对立双方最终走向和解。它安放在一个深色铁质基座上,给人稳重和厚实的感觉,与大理石的轻盈形成对比。整体造型传达出 和平、合作与希望 的信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卡斯蒂亚宫(Auberge de Castille)位于马耳他首都瓦莱塔的卡斯蒂利亚广场 ,是一座极具历史意义和建筑艺术价值的建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它始建于1570年代,最初是为圣约翰骑士团中卡斯蒂利亚 - 莱昂 - 葡萄牙语系的骑士提供住宿的地方,因而得名。自马耳他独立后,这里便一直作为马耳他总理办公室的所在地,它见证着马耳他现代政治的发展历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上面的图片是卡斯蒂亚广场附近的一条街道,很狭窄坡度很大,一直通往海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离开卡斯蒂亚广场,我们一路小跑返回游轮,游轮旅行就是这样,到了一个地方地,下船逛一下,然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再返回船上,只能这样蜻蜓点水的游览一个城市,为以后再次到来起个铺垫作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回到游轮后,我信步走向楼顶。寻一处视野开阔的角落驻足,抬眼望去,夕阳正慷慨地将马耳他染成一片暖金。古老的建筑在余晖里像是被披上了一层薄纱,轮廓柔和又朦胧,那一座座教堂的尖顶、一堵堵石砌的墙垣,都在夕阳的轻抚下,晕出梦幻的光晕。我按下快门,将这夕阳下的马耳他,连同此刻心中满溢的不舍与眷恋,一同定格进镜头里。随着最后一缕霞光隐没,我们的地中海之旅,也在这般唯美又略带怅然的氛围中,缓缓落下了帷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远处圆顶教堂是马耳他著名莫斯塔圆顶教堂(the Rotunda of Mosta) ,正式名称为圣母升天教堂,其位于马耳他岛中央的莫斯塔镇。该教堂建于1833 - 1871年,由马耳他建筑师乔治奥·德·瓦瑟设计,因拥有直径37.2米的无支撑大圆顶而闻名,是欧洲第四大穹顶教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夕阳下的圣约翰大教堂,它位于瓦莱塔。是一座杰出的巴洛克风格建筑,由圣约翰骑士团建造,于1578年完工。地下墓穴还安放着圣约翰骑士团首领的遗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次不能对马耳他有更多的了解,但是它的碧海蓝天、古老石巷、教堂钟声,已在记忆里烙下深深的印记。这座地中海的珍珠,像一封写满故事的信笺,等着我们未来再赴约,去探寻更多被时光珍藏的美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到此为止,我们的地中海游轮旅行已经接近尾声了,明天在海上巡游一天,后天回到我们上船的西班牙巴塞罗那港口,我们几个小伙伴还会在巴塞罗那再玩几天,然后回中国各自的家。美篇《巴塞罗那下集》还在整理中,敬请期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