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四月五月间,连续去了两次日本。主要是银发经济创新与养老服务实践的游学,随团成员来自于国内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关注银发经济并有意介入的企业家、设计师和专家学者等。我的任务是:现场学习指导、中国养老现状介绍、深入探讨交流等。</p> <p class="ql-block">日本是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9%。上海与日本的老龄化状况非常相似,高占比的老年人口并伴随着高龄化,同样是超低生育率的“家庭小型化”“少子老龄化”。在这一背景下,上海与日本在应对老龄化和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方面的交流是比较多的。早在1997年,我第一次去日本,随后多次前往,或学习考察,或行业交流,每次都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这两次游学,深入探访了日本的介护机构、医疗设施、社区建设及产学研合作模式。</p> <p class="ql-block">在介护机构的运营体系方面,考察了几个比较大的社会福祉法人、医疗法人社团下属的特别养护老人院、认知症照护机构、居家短期入住服务机构(包括临终关怀照护)、功能康复机构(包括老人术后康复和认知症老人功能维护)等。根据老年人身体机能评估结果,提供精细化分级照护和差异化的服务套餐;政府补贴+保险支付+自费增值服务,并通过认知症专项护理、康复训练等特色服务提升附加值的多元化盈利模式等,让学员深受启发。</p> <p class="ql-block">在社区融合方面,日本积极打造“适老化生活圈”,在环境无障碍建设,居家改造等方面又有新的举措。比如老年照护机构与幼教机构毗邻设置,越来越被社会接受。政府支持的忘年展示馆、居家适老展示厅等,倡导在熟悉环境中养老。推荐仿瓷仿木防滑防污化材料,并基于日式房型而设计改造方案,我觉得这对上海旧式里弄居家改造很有借鉴意义。</p> <p class="ql-block">通过介护老人保健设施开展专业功能康复,是让游学团成员感悟很深的一个点。我们参观的康复训练机构中,有长住、短住和日间照护,主要是做康复训练,并针对认知症老人。康复费用主要由介护保险支付。轻度的居家老年人需要康复,由机构负责家庭的接送。自己支付的部分:如果评估为轻度的老年人,每月四次康复,每次自己支付康复费700日元,餐食600日元,一个月大约自付260人民币。</p> <p class="ql-block">游学期间,开展了产学研交流活动,在中部学院大学,交流了日本的老龄化与社会保障;在平成医疗短期大学,了解到康复医疗的社会需求和作业疗法师、理学疗法师的职业前景趋好的发展态势。五月份的游学,举行了一般社团法人国际银发经济文化促进会成立仪式暨首届中日银发经济交流研讨会。这也是中国西南交大国际老龄研究院成立十周年海外活动第一站。中国、日本、瑞士等国的专家学者,以及银发经济企业领袖及行业机构负责人,共同探讨了全球老龄化背景下的银发经济合作与发展路径。我发表了《上海认知症照护体系的构建》主题发言,来自于青岛的鞋业企业做了《中国适老化产品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的分享。一般社团法人国际银发经济文化促进会总部设立于日本神户,旨在通过政策研究、产业对接、技术创新及文化交流,推动银发产业的科学健康发展。我荣幸受聘为该促进会荣誉顾问。</p> <p class="ql-block">游学期间,我们还参观了2025年大阪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很有特色,设计灵感来自书简长卷,融合竹子、汉字和书卷元素,展现历史厚重感,采用无柱展厅与自然采光设计。展馆中的木浮雕展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中日友好交往的场景。这向世界表明:坚持对外开放,是中国基本国策,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p> <p class="ql-block">在参观中国馆时还出了一个小插曲:馆内一位工作人员用日语向我问好,我回答:“我是中国人。”他突然往后退了半步,看着我说:“你是上海来的?养老领域的殷老师吗?”这可一下子惊到我了。其实,这也侧面表明,老龄化、养老服务和银发经济确实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p> <p class="ql-block">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话题,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应对路径,但理念是一致的。完善和品质的养老服务,需要的不仅是资金的投入,更是系统化设计、科技化赋能与人性化关怀的深度融合。中国的养老需要学习借鉴国外经验,更需要结合中国的文化和实际,集成创新,勇于实践。真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