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杭州西溪湿地,迎来了稀客-草鹭。</p><p class="ql-block">说它是稀客,是因自湿地设立观鸟亭后从未露过脸,只是在今年的高温季节大驾光临此地,给一众爱拍鸟的摄影人一个不小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据资料记载,草鹭</p><p class="ql-block">鹭科鹭属动物</p><p class="ql-block">草鹭(英文名:Purple Heron[1],拉丁学名:Ardea purpurea Linnaeus),别名花窖马、长脖老、紫鹭,鹈形目鹭科鹭属动物。</p><p class="ql-block">草鹭体形较苍鹭稍小,前额、头顶和枕冠蓝黑色,颈栗红,背褐灰,肩羽呈矛状,羽基灰白,羽端棕栗色,垂于背部两侧。主要分布中国云南省内滇西南一带,留鸟,省外在黑龙江、河北、河南、等省区繁殖,为夏候鸟或旅鸟,多栖息于芦苇丛中,在浅滩、沼泽地涉水觅食小鱼、昆虫等小动物。</p><p class="ql-block">草鹭保护级别</p><p class="ql-block">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