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

茂连

<p class="ql-block">收到表弟发来几张照片,他拍的是老家的老屋。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镜头里的老屋居然塌了,成为一堆废墟。</p><p class="ql-block">几年前,我曾回过老家,那时候的老屋虽然已经破败不堪,但结构气势都还在,而我,甚至还有过想修缮老屋的梦想。</p><p class="ql-block">倒塌的老屋是我的外婆家,是我童年时候的乐园。小时候在山脚下远远望去,就能看到村头上白墙黑瓦耸立着的老屋和屋后的白果树,一条小溪和溪旁的梯田层层环绕在半山腰上。</p><p class="ql-block">我没有考证过老屋确切建于何时,据传那是太外公留下的祖产,屈指算来,应是建于晚清民国时期。老屋是超大的砖木结构四合院,青瓦白墙,环抱着中间一个宽敞的院落。太外公有七儿二女,儿子们共居其间,各有上下两层带灶间。大院里曾燃灯张彩,全家共渡佳节,办过婚礼寿宴,也停过棺木送终。</p><p class="ql-block">平日里,外婆坐在灶火前煨地瓜,炒白果,铲下锅巴撒点白糖给我当点心,堂屋里灶火腾腾,映红外婆慈爱的脸,是我童年记忆中最温暖的背景。</p><p class="ql-block">而今,老屋塌了。照片里的屋脊歪斜,梁木横倒,砖石乱散,往日的气派早已不见踪影。唯一还在那儿的,是院子后那棵老银杏树,孤零零立在荒草中,像一位迟暮的老人,眼睁睁看着一切褪去、崩塌,却说不出一句话。</p><p class="ql-block">那一刻,我真的震惊了。不是因为屋子的倒塌本身,而是因为它的倒塌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我们这一代人,终于还是没能守住它。</p><p class="ql-block">不是没人心疼,不是没人牵挂。只是岁月无情,我们力有未逮。祖辈们曾以一砖一瓦搭起家的尊严,而我们这些后人,却难以维系那曾经的辉煌。一代代搬离山村,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我们有的为生计奔波,有的早已与土地疏离。老屋,不再是归宿,而只是记忆中某个遥远的象征。</p><p class="ql-block">我常常梦回那片老屋,梦见小时候在院子里奔跑、在厨房边偷吃、在楼上窗台看雨水沿着青瓦滑落。那时不懂什么叫“岁月”,只觉得日子慢得很,好像老屋会永远都在。</p><p class="ql-block">如今它倒塌了,我才明白: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是永别。</p><p class="ql-block">这不是一座房屋的毁灭,而是我们无能为力的象征。先人用尽一生筑起的家业,我们竟然守不住。不是不愿,而是不能;不是没心,而是无力。</p><p class="ql-block">我想,也许有一天我会回到那片废墟上,轻轻拾起一块掉落的瓦片,向它道一句迟来的感谢,也是一句迟来的歉意。</p><p class="ql-block">老屋啊,你在,也不在了。但你曾在,这就足够我一生铭记。</p> 山村脚下的老镇 老屋与豆角 17岁的我 参天银杏 老屋旁石阶 老屋门楼 没有倒塌的老屋 倒塌的老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