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探索作业设计的有效途径,确保在“双减”背景下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2025年3月9日下午,徐州市奎园小学数学组基于学科素养和新课程标准积极探索,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开展了学生数学特色作业设计交流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自编数学小报。自编小报能培育学生在书写、绘画、设计、创作等上的综合能力,同时又能沟通数学与其它学科的有机联系,可定期让学生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写数学日记。高年级学生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亲自体验到的与数学有关的内容记下来;还可以总结学习内容和对常识的把握水平。自己预习中假若有疑问的问题可以在数学日记中提出来和教师交流切磋;或者对自己在本周做错的题型给以剖析并指犯错误的原因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有趣的游戏式作业。游戏是一直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所学的知识寓含于游戏中,可以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如学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后,可以设计“对口令”的游戏,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玩。再比如学完《可能性》后,可以设计如“猜球”、“猜硬币”等游戏作业,课后相互之间玩一玩。比如学完《分类、认识物体》后,可布置孩子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拼一拼”、“拆一拆”等趣味性的活动,既有效的完成了作业任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设计错题订正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知识树--系统的单元知识网络图。高年级学生可以根据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让学生做一个知识树,既系统的整理了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又锻炼了他们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丰富的调查式作业。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挖掘能引发学生去调查,实践的材料,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并把这些调查实践的东西写下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强思维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生动的实践性作业。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还不具备完全依靠推理等纯抽象的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学习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教师应借助必要的实践性操作活动。比如在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后,让学生动手做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去动手量一量生活中具体的长方体物体的长、宽、高或正方体物体的棱长,然后算一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然,这么多形式的数学特色作业设计不可能每项面面俱到,每个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班的实际情况选取其中的几项进行操作。数学特色作业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更多的孩子投入到爱学数学、乐学数学、会学数学、想学数学的行动中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