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学艺术馆《水墨长江》云南山水画展览(二)

踏叶寻秋

<p class="ql-block">【笔底云烟走金沙】接续…💐</p> <p class="ql-block">摘自杨应清老师《记写“水墨长江”写生创作活动之——“巴拉格宗写生游记” 》:</p><p class="ql-block">【雨季里巴拉格宗的云雾最美,看着浩浩荡荡的云团从山底逐渐涌满山腰,又从山腰弥漫翻卷着推到山顶,画了很多遍,都无法表现出那种闲淡而慵懒的美。 也许是因这清丽的山水滋润着云雾,又或是因这柔闲的云雾蕴养着山水,巴拉格宗的山、水、云、雾才可以如此完美地缠绕在一起。 要下雨了,阳光微微抖动着穿过云层,丝丝缕缕的光线洒落在画面里的山头上,这样的美总是转瞬即逝。 雨,说来就来,满不及地收拾画具躲到附近的小餐馆里继续画,才一抬头,山已经几乎被云雾遮挡了大半,即刻变得神秘莫测起来。 一夜雨后,大峡谷的空气潮湿微冷,坐在栈道边画画,静静的听着水流的声音,看它们弯弯拐拐穿过江边大大小小的石头,安静而清新。 雨后山上石缝里时不时的有雨水滴落到头上,石上的青苔皮也一起被打落下来,一片片掉在脚边、掉在宣纸上,慢慢渗出不同形状的水痕,颇有些好看。 夏天的金沙江热情地翻涌着赭红色的江水,完全失却了在春天看到它时的那种清澈温婉,灰白色的坚硬山石上刻着竖的横的斜的长长短短互相交错的线条,石缝里长满了一丛丛排列有序的矮小灌木,放眼望去,空山寂寂,别致里嵌进了苍凉。 当地人把定曲河与金沙江的交汇之处称为“三山夹两江”,金沙江浑黄有力,定曲河清丽温柔,两水交汇之处水色清晰分明,缠绵流淌在巍峨的高山大谷之间。 下午的江边更热了,天空蓝得吓人,路面被太阳晒得冒烟,天上飘着懒洋洋的云彩,我们在这极荒僻的地方画画,只有一个路边的汽车加水站可以躲一下荫凉,旁边还有一个极其简陋的小卖部,门口默默的坐着两个喇嘛,每个人都被热得焉沓沓的。 山腰上零零星星地点缀着温暖、宁静而简单的小村庄,才十点钟,阳光就把我的脚趾头晒得爆疼。风从所有的方向吹过来,炎热的阳光从树叶的缝隙撒下来,好像细细碎碎的云母片,晃得眼睛都花了。 山路上几乎没人,我们坐在核桃树下画画,一阵热风吹过,连脸上都是热乎乎的,几只黑山羊在旁边打架,树上的知了也一直在叫,更显四周的安静了。 坐在江边画画的我们吸引了很多过路的藏民,他们甚至还相约专门开车或是骑摩托过来看我们,三五成群的,一边聊天一边悄悄用手机拍我们,我也一边画画一边悄悄地拍他们。 他们都说这棵沿山而上的菩提树已经有三千年的树龄了,我想这树下一定有很多关于爱的故事,遂取名《三千年的菩提三千年的爱》。 在达摩祖师洞遇到一个年轻的小喇嘛,普通话说得真不错,交流起来很轻松,他是三个月的时候出家的,一家三代都是出家人,到了七岁又还俗回学校念书,小学毕业再回到寺庙继续出家。一边看他整理着刚从山里捡回来的一堆新鲜蘑菇,一边听他轻松自然的诉说着自己的身世,想起tina在今年生日那天写下的一段文字: 世界上真的有很大一群人,按照我们不可能的方式过着他们的生活,那又有什么好怕的呢?按照昨天不敢想的方式过今天,按照今天不敢想的方式过明天。</p><p class="ql-block"> 癸卯大雪时节 应清于西双版纳勐腊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