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此美篇所有图片除标注外均由本人拍摄</p> <p class="ql-block"> 血月凌空秋林静,</p><p class="ql-block"> 天狗食月撼苍穹。 </p><p class="ql-block"> 玉环遁迹幻寰宇,</p><p class="ql-block"> 赤轮悬照映夜空。 </p><p class="ql-block"> 云影婆娑遮复现,</p><p class="ql-block"> 银盘蚀尽绛纱蒙。 </p><p class="ql-block"> 人间共仰争相望,</p><p class="ql-block"> 千古奇观一瞬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9.8于乌鲁木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本诗描绘了月全食时红月亮的壮美景象。通过“血月”“赤轮”等意象展现红月之艳,以“天狗食月”“玉环遁迹”巧妙化用传说,再现月食全过程。尾联“千古奇观一瞬中”既抒发现场观感,又暗合天文奇观的稀有性,诗意与科学观察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b> [科普知识]</b></p><p class="ql-block"> 月全食时的"血月"现象:</p><p class="ql-block">● 太阳光包含七种颜色,其中蓝色和绿色光在穿过地球大气层时被散射掉,只有红色光能够折射并照在月球上,使月球呈现出淡红色或古铜色。</p><p class="ql-block">月食的形成是由于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的位置关系变化,导致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区域,从而产生不同类型的月食现象。</p> <p class="ql-block">月食是由于地球、月球和太阳的位置关系变化,导致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区域,从而产生不同类型的月食现象。</p><p class="ql-block">月食形成的基本条件:</p><p class="ql-block">● 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球是因为它反射了太阳光。</p><p class="ql-block">● 地球在太阳的照射下会产生影子,这个影子分为本影和半影两个部分。</p><p class="ql-block">● 月食发生的关键在于月球进入了地球的影子区域。</p> <p class="ql-block"><b>月全食:</b>当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时,太阳射向月球的光线被地球完全遮挡,月球表面变得黑暗,形成月全食。月全食通常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p> <p class="ql-block">● 卢仝的《月蚀诗》:这首诗详细描绘了月食的过程,将其视为一种神秘而令人震惊的现象。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想象,描述了月食时月亮的变化,如“轮如壮士斧斫坏,桂似雪山风拉摧”,并对月食的原因进行了猜测,反映了古代对月食的神秘观念。</p> <p class="ql-block">● 李白的《古朗月行》:诗中提到“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用蟾蜍蚀月的传说来描述月食现象,表达了对月亮被遮蔽的惋惜和对宇宙变化的感慨。</p> <p class="ql-block">● 《月食五律·血月实录》:“天狗噬月明,人间举镜忙。红镜非祥瑞,光蚀本无常”,以天狗食月的传说为背景,指出月食是一种无常的自然现象,打破了对月食的浪漫化想象。</p> <p class="ql-block">● 方岳的诗句:“老兔酣眠一夜霜,妖蟆健啖未渠央”,同样运用了妖蟆食月的传说,描绘了月食时的景象,展现了古人对月食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昨晚邂逅了难得的天象奇观血月月全食,幸运的是我居住的五楼打开窗户就能看到拍到月全食的全过程,而且在乌鲁木齐首府竟然碧空如洗,老天恩赐,虽一夜无眠,但收获颇多,除了个别镜头不太满意外,佳能R5配100-500mm镜头还是给了我不小的惊喜。</p><p class="ql-block">感谢这难得的天象奇观。</p><p class="ql-block">感谢公元二零贰伍年玖月柒日这一难眠之夜送给我的视觉惊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