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指尖抚过桥身上斑驳的弹痕,那一刻,88年前的枪炮声仿佛穿越时空,在我的心中回荡。</p> <p class="ql-block">初秋的北京,天空瓦蓝如洗,不见一丝云彩。2025年9月7日上午9时,我怀着虔诚的心情,前往那座在语文课本和历史书中相遇过无数次的卢沟桥。</p> <p class="ql-block">或许是刚刚过去的抗战胜利日阅兵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这个周末的游客格外多,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在景区大门入口百米处,左侧矗立着一块白色巨石,上面镌刻着三个醒目的金色大字——“卢沟桥”,众多游客在此驻足拍照。</p> <p class="ql-block">走进历史,巨石铭刻的记忆起点</p><p class="ql-block">巨石背后刻有卢沟桥的简介,我细细阅读后才得知,这座桥始建于1189年,建成于1192年,至今已有833年历史,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p> <p class="ql-block">向前走去,是一条青石铺就的古道,上面车辙印深浅不一,最深处达十来公分,起伏的路面记录着岁月留下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是一喇叭状的引桥,由宽到窄,十来米长的石坡,坡度平缓却宽阔。石坡右侧矗立着一座石碑,下面配有青石雕刻的书册,记载着康熙年间重修卢沟桥的经过。站在碑前,我仿佛看到了当年工匠们精心修缮这座古桥的忙碌场景。</p> <p class="ql-block">英雄铭记,金振中营长的抗战精神</p><p class="ql-block">右侧草坪上,一块一米多高的白色石碑吸引了我的目光。上面雕刻着“金振中履历碑”几个大字。通过阅读碑文,我了解到这位就是在七七事变中奋起抵抗的爱国将领。</p><p class="ql-block">遵照他的遗嘱,他的骨灰安葬于此。望着碑文,我肃然起敬,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正是无数像金振中这样的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我们的民族尊严。</p> <p class="ql-block">台阶右边,有一座汉白玉碑亭,上面刻有乾隆皇帝亲题的“卢沟晓月”四字,背后有乾隆题写的卢沟晓月诗,这里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站在亭前,我试图想象古代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对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03 石狮无言,见证八百年的风雨历程</p><p class="ql-block">两个精美的华表矗立在桥头两边,左右各有一尊卧姿青石大狮子,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古桥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左侧立着一块石碑,标明卢沟桥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块石碑是1981年7月立的,本身也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踏上这座千年古桥,我最先注意到的是两侧石柱栏杆上形态各异的石狮子。它们有的在嬉戏绣球,有的背上或胸前依偎着小狮子,展现母子情深;有的像在倾听水声,有的像观望波涛,还有的仿佛仰望天空,观察日月星辰的出没。</p><p class="ql-block">这些石狮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雕刻精美,令人叹为观止。据统计,281根望柱上总共雕刻了501只石狮,分别雕于金、元、明、清四个朝代。</p> <p class="ql-block">04 工程奇迹,古代智慧的结晶之作</p><p class="ql-block">我俯身向下望去,桥墩呈船型设计,迎水面如尖尖的船头,能够有效抵挡洪水的冲击和冰块的撞击。桥身另一侧则呈平面拱洞,可以分散水流,减少对桥身的冲击。</p><p class="ql-block">这种巧妙的设计是中国古代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让这座古桥历经八百多年风雨依然巍然屹立。</p><p class="ql-block">桥长212.2米,加上引桥共长266.5米,桥宽9.3米,全部用青石砌成。桥面上凹凸不平的原始石块记录着车水马龙的过往,那些深浅不一的车辙印,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历史故事。</p><p class="ql-block">更令人震撼的是,石桥路面上还留有当年日军炮轰卢沟桥的弹痕。触摸这些弹痕,我的指尖仿佛被历史烫伤,88年前那个夜晚的枪炮声似乎又在耳边回响。</p> <p class="ql-block">05 历史回声,从卢沟晓月到抗战烽火</p><p class="ql-block">桥的另一端,有一座屋顶式的汉白玉碑亭,是康熙察永定河碑。旁边另立一块石碑,记载着重新修葺卢沟桥的经过。两旁各有一尊雕刻精美的大象,寓意吉祥如意。</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高高耸立的石柱,上面有一只雕刻精美的石狮子,翘首望着卢沟桥,像是在迎送着来往的车马行人。</p> <p class="ql-block">站在桥上远眺,桥下永定河水清波荡漾。东边不远处,有两座现代桥梁横跨河上,一列高铁从上面呼啸而过,与古老的卢沟桥形成鲜明对比。</p><p class="ql-block">西边是一座公路桥,车辆川流不息。阳光下河水荡漾,波光粼粼,闪金亮银。远处的高楼和青山清晰可见,历史与现代在这里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06 民族觉醒,穿越时空的历史启示</p><p class="ql-block">漫步在这千年古道上,历史的烽烟在我心头缭绕。对卢沟桥最早的印象来自中学课本中的《中国石拱桥》,那篇文章让我对卢沟桥有了初步了解,也在心中埋下了一个一定要亲眼见证卢沟桥的愿望。</p><p class="ql-block">另一个印象来自历史书上讲的七七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被中国守军拒绝后,悍然炮轰宛平城和卢沟桥。这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抗战的全面爆发。</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最终取得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完全胜利。</p> <p class="ql-block">走在桥上,我的每一步都十分沉重。这里有对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赞叹,也有我对历史过往的追思,还有对民族苦难的反省。</p><p class="ql-block">祖国美丽的河山再不容敌人践踏和蹂躏。吾辈当自强,再也不容敌人来欺侮屠杀我们的人民,来侵占我们神圣的国土。</p><p class="ql-block">我们爱好和平,享受和平带来的幸福安宁,但不能忘记历史,忘记曾经的苦难。河水可以冲走曾经的痕迹,但历史的回声仍在。悠悠河水,伴着我的思绪,不停延伸,带给我无限的启迪。</p><p class="ql-block">离开卢沟桥时,再次回望那些石狮子,它们依然静静地蹲在望柱上,注视着来往的人们,注视着历史的变迁。它们见证了过去的烽火岁月,也将见证未来的和平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尾声</p><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我结束了这次游览。回望卢沟桥,它静静横跨在永定河上,如同一位历史老人,向每一位到访者讲述着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p><p class="ql-block">那些石狮、弹痕、碑文,以及永定河的流水,都在提醒着我们: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p><p class="ql-block">卢沟桥,不仅是一座建筑瑰宝,更是一座民族精神的丰碑,永远屹立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