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的哈达铺镇,原本名不见经传,但却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br>2001年6月,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2月,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div><br></div> 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长征,都经过哈达铺。哈达铺位于岷山脚下,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二、四方面军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直插哈达铺,在这里制定了挥师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战略决策,为中国革命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br>在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先后于1935年9月、1936年9月两次到达哈达铺,在陇南境内活动三个月中进行了大量的革命活动,这是长征史上绝无仅有的。红军走后,当地党员群众冒着生命危险,把革命遗址保存下来。哈达铺革命遗址是继井冈山、陕北延安之后,遗址最大、最全面,保存原貌最完整的革命纪念地。<br><br> 1935年9月18日,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占领哈达铺。20日下午,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到达哈达铺。从当地邮政代办所国民党报纸上获得陕北有红军和根据地的消息,做出了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9月23日,中央率陕甘支队离开哈达铺北上。在国务院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称“哈达铺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br>哈达铺红军长征旧址坐落在由382家店铺组成的一条长约1200多米的街道上,这是红军在长征途中走过的最长、保留当年原貌最完整的一条街。《经济日报》常务副总编辑罗开富在“党必须指挥枪”一文中称这条街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街”。<br>“义和昌”药铺地处上街,该药铺由三间北房和十一间南面临街铺面组成,均为平瓦房。北房为原建筑,中间正厅是当时中共中央办公室,左间是毛泽东住室,右间是张闻天住室。房门中央上方悬挂着中共中央原总书记胡耀邦题写的“哈达铺纪念馆”匾额。<br><br> <p class="ql-block">(资料提供: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王亚丽主任,编辑整理/高健:中国当代著名毛体书法家、中华国礼书画艺术名家。国家文旅部主管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文联主管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理事、军旅书画家工作委员会首任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弘文馆书画院创院院长兼红色书画艺术工作委员会主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