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情深

东篱采菊

<p class="ql-block">昵称:东篱采菊</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3695244</p><p class="ql-block">图片:东篱采菊</p><p class="ql-block">歌曲:《童年》</p><p class="ql-block">演唱:丹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虽然几十年没有去过儿时钻来钻去的小巷,走过老街也只是对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巷口下意识地匆匆一瞥,但青石板鹅卵石铺就的巷子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尽管时空久远,总也挥之不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街两侧一栋挨一栋的古屋(有的几经改造已面目全非)之间,自然就形成了许多小巷 ,外婆家(我在外婆家长大,直到16岁下乡插队)附近有胡家巷、清泉港、王家巷、邓家巷、 学前巷等。这些巷与巷之间或平行,或垂直,或首尾相接,或相互交错,巷巷相通。古老的青石板小巷,收藏着岁月的风霜,收藏着很多扑朔迷离的传说,也收藏着一拨拨在小巷成长的人们的故事。穿梭在条条小巷那是我的少儿时光,童话般的往事恐是后无来者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胡家巷,清初胡氏由本县西门外双溪桥迁来定居,北起胜利路,南通小港,全长约300米,宽约2米。舅妈的娘家就在这里,家门前有一池塘,池塘前面是农田。很小时舅妈回娘家常常带上我,她的小弟火仔大不了我几岁,也就跟他打得火热了。他会领着我去田野、小溪游玩,那时候小水沟、稻田里都有鱼的,有时就去抓鱼。有一天我们看到很多巴掌大的小鱼在禾苗刚刚返青的田间游来游去,便卷起裤脚下去。他很内行,一会就抓了好几条,我摸了半天还是两手空空,不是搅得水响惊跑了鱼,就是抓到手被它溜了。我不甘心也觉得好玩,索性像他一样,把上衣脱了打赤膊继续在田里摸来摸去。时近正午,太阳已是火辣辣的了,总算摸到几条,才与他兴高采烈地回去。舅妈看到我晒得一背通红,怪火仔母舅没有拦住我打赤膊。很快背上起泡了,夜里睡觉都只能趴着,我才明白舅妈为什么怪他弟了,在太阳下打赤膊也是有学问的,要由弱到强去适应阳光,不可直接就暴晒在烈日下,所以火仔母舅毫发无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泉巷,清顺治年间,戴氏由县城北门戴家巷分迁于此。因井水清澈,常年不枯,巷以此闻名。北连胜利路,南接小巷。全长约100米,宽约2米。这个巷子有太多的童年记忆,到巷下的禾斛井扛水、担水必经之路,下雨天上台阶要格外小心,滑倒的话不仅肩上的扁担凉桶甩到老远,还会跌伤手脚。进巷不远右边有一栋好大的古屋,当时是一所敬老院,院里一老者与祖父相识,他收藏了很多图书(连环画或叫小人书),祖父来县就会带我去那,给了我一个如饥似渴的机会,离开时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出巷子的右边是豆腐社,每月凭豆腐票拿个大碗去买,有时去得早了,做豆腐的过程也就看熟了,蛮辛苦的。没有票了,可以买豆渣,那年月也是个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邓家巷,离得就更近了,所以印象就更深刻。它最爽的是夏日的风,南北对流,进巷子下去10来米,两边老屋的老妪少妇坐在侧门口,任由头上那白丝丝黑丝丝在风中飘动,好像飘动中带给她们无比的舒服,在这般舒服之下她们痛快淋漓地“嚼牙膏(胡侃)”,在“嚼牙膏”中有的伢崽女俚喜结良缘,有的鸳鸯却被棒打分飞,可谓成也这伙丝丝,败也这伙丝丝。最难忘的是,东方晨曦未露,呼朋唤友相邀砍柴由此巷出往马街山,回来也是经它挑柴回家的,它见证了我们一根扁担一把柴刀的童年和少年。进巷子的右手曾建为菜市场,记得清楚的是逢年过节买肉,半夜就要排队,人们可能是受不了熬夜之苦,便用篮子、凳子、石块等代为排队,居然有效,没见什么人为此吵闹。更难忘的还有,小伙伴玉娥、小翔就住在这条巷子里,夏天的傍晚我们一群孩童有时洗澡会相遇在小港(县城没有河流,缺水,只有一条港)里,男孩子喜欢在水里躺着,有时还打打闹闹,拍起的阵阵水花和大家的嬉笑一样快活。女孩子就不大一样,她们坐在浅浅的水中,手拿一条毛巾慢悠悠地洗着,有点“贵妃出浴”的味道。 多少年以后,我们在一起提起这事,当年的玉娥等女孩脸上还会飞起一道红晕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提起玉娥,话就多啦。插队时玉娥分在另一个公社,见面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两年后招工,她和一些同学很幸运,进了地区一家大工厂,我那时还在当赤脚老师。应她和其他同学之邀,去过她厂里几次,见面时怪怪的,好像有话要说可又说不出什么。不久有同学告诉我,她被厂长的儿子看中了。后来我上学了,离得远了,工作到湖北,离得更远了。再见面是在40多年后的纪念初中毕业50周年的同学聚会上。望着彼此的斑白两鬓,我们紧紧地握住了对方的手,还是好像有话要说仍然说不出什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些日子,特意到老街,特意到当年钻来钻去的小巷钻来钻去。倏然间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眼前似乎小雨淅淅沥沥。小巷深深,幻觉中穿着花衣的姑娘一前一后甩动着小辫,背影悠长悠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