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夏天的热浪渐退,秋风携着桂香而来。在这满是感恩的季节里,“师者如光,微以致远”这句念起时,我总会想起吕老师——那个在我初一语文课堂上,把我的作文当作范文读给两个班听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如今七十多岁的吕老师,看上去却依旧像个充满好奇的少年:不仅笔耕不辍发表许多篇文学作品。还有书法、摄影、制作的音画非常漂亮,精彩的剪映视频,屏幕上流动的光影被他编排得颇有韵味;他爱旅行,足迹落在山川湖海间,回来又把见闻写成文字,字里行间满是对生活的热忱。每次看他分享的作品,都觉得那股对世界的热爱,和当年在课堂上读我作文时的模样,一样鲜活。</p><p class="ql-block"> 那天,吕老师拿着作文本走进教室,声音清亮地念起《望山供销社》。我写的那些场景,此刻还清晰得像在眼前:在黑龙江省呼兰县白奎镇望山村,供销社是几代人心中抹不去的印记,它像一枚温润的印章,盖在乡村岁月的长卷上。望山供销社坐落在村子东头,比土坯房高大不少,青瓦屋顶在阳光下泛着古朴光泽,“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褪色标语,仍鲜明地昭示着它在农村经济里的分量。当你跨进供销社,进门是擦得锃亮的长木柜台,右<span style="font-size:18px;">边的布匹从素净棉布到艳色的确良,针线肥皂摆得齐整;最吸引人注目的是,</span>玻璃罐里五颜六色的糖果飘着甜香,常看见孩子哭闹着要糖,老人磨破袖口的手,半天掏出裹了好几层的零钱,换来孩子破涕为笑;纸包麻绳系着的糕点,一到过节就是走亲的体面;货架上码着本子、橡皮,腰带、小镜子等……货架尽头大粒盐、<span style="font-size:18px;">锅碗瓢盆、</span>热水瓶、搪瓷盆,<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些日子里缺不得的依靠;</span>此时算得上“高档”家当。特别有意思的是,左边打酱油醋用的铁皮“提漏”舀,塑料棒刮去多余的液体,实在得很。再往里,是生产的“补给站”。墙边立着锄头、镰刀,春耕时村民们围着挑选,铁器碰撞的声响里,满是对丰收的期许;地上堆着的肥、农药带着刺鼻味,在农民眼里却是希望的味道。供销社的人总穿蓝色工作服,见人就笑,问需求、拿商品、介绍用法,遇到不识字的老人,更是耐心讲解。在这里,买卖不是冰冷的交易,期<span style="font-size:18px;">间的热乎气儿,</span>是人与人之间暖乎乎的往来。</p><p class="ql-block"> 记得当年吕老师的父亲在供销社当营业员。我们买完东西有空他老就给我们讲故事,农闲时,供销社又成了“信息枢纽”。村民们聚在这儿唠家常、传消息,孩子们在门口疯玩,眼睛却总瞟着柜台里的糖果。对望山人而言,供销社不只是买东西的地方,它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乡村记忆里,那抹怎么也褪不去的暖色调。当这些文字从吕老师口中流出,平平淡淡的字句忽然有了温度,教室里的安静像软棉,托着我的心跳。后来知道,这篇作文还被他拿到隔壁班去读了——就是从那时起,写作在我心里生了根。我开始把报刊上喜欢的句子抄在笔记本上,课本空白处写满零碎感想,那些被吕老师肯定的文字,成了往后笔耕的底气。望山供销社也成了文字里的底色,是柜台玻璃的光,是糖果罐的甜,是春天的芽,在吕老师播下的种子里,悄悄攒着生长的劲儿。</p><p class="ql-block"> 前几年,我在网上加了吕老师微信,把写《我的父亲》草稿发给他。没一会儿,他的消息就来了,逐字逐句点评:“文字流畅,感情真挚……对你父亲的描述很贴切,我还有印象。”接着,他像当年在课堂上那样细讲:“朴实的文字也要严谨,比如‘父亲驯马’的表述。你记得朱自清的《背影》吗?写亲人要抓细节里的暖。”看着屏幕上的字,初一课堂上他读作文的模样,和此刻认真点评的语气,忽然重叠在一起。末了他说:“你读书时就喜欢语文,底子好,感情丰富,这点没变。”一句话像暖风吹过田埂,那些被遗忘的时光,瞬间鲜活起来。原来他一直记得,记得那个认真描摹望山供销社的小姑娘,记得她心里悄悄发的芽。</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把发表在萧乡文学社平台的《我的父亲》转发给他,他回:“工作之余还坚持写作,既倾吐了对父亲的爱,又练了文笔。为你朴实深沉的文笔感动,愿你文学方面日有进步。”看着这行字,初一课堂的光,和此刻“日有进步”的认真,重叠成了一束暖光。</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常写文章,早年记的句子,课堂上被肯定的片段,都成了笔下的底气。此刻想对吕老师说:当年您读我作文时,窗外的阳光一定很好,因为直到现在,我写下的每一个字,都还带着那天的暖意。</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但师恩从未被遗忘。<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5年教师节到了,</span>借助萧乡文学平台向您致以最深的敬意与感谢!愿您身体健康,晚年幸福!</p><p class="ql-block"> 最后衷心祝愿天下所有老师:教师节快乐!</p><p class="ql-block"> 更要感谢萧乡文学社,感谢社长始终珍视每一份笨拙的笔触,让我的文字有了被更多人看见的机会。这份包容与支持,和吕老师当年的鼓励一样,都成了我在文字路上继续前行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您永远的学生姜颖敬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