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与宋砚

观澜雅集

<p class="ql-block">昵称:古砚堂</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140153</p><p class="ql-block">照片来源:自藏品</p> <p class="ql-block">  纵览蒙元历史,从公元1206年到1368年,这短暂的168年历史彻底改变了亚欧大陆的地缘政治版图,带来的灭国和兴国的历史文化变迁,至今依然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走向。</p> <p class="ql-block">  蒙元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蒙古帝国时期,从成吉思汗在1206年统一蒙古各部后称汗开始,先后灭金国和西夏,又挥军西征,扫平中亚,进军东欧,疆域横跨亚欧大陆,为后期形成四个汗国与蒙古大汗王庭共治提供了基础。后期为大元帝国时期,从公元1271年忽必烈定都大都(今北京),改国号为大元开始,在完成了中原统治后,又灭国南宋,在中国历史上建立首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大元帝国,直到元顺帝妥𢣷帖睦尔出逃漠北,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明朝。</p> <p class="ql-block">  作为蒙元帝国前期最著名的政治家和行政领导人耶律楚材(公元1190年—1244年),字晋卿,号玉泉老人和湛然居士,契丹贵族出身,先祖为辽国创建者耶律阿保机,其父耶律履官至金朝尚书右丞。耶律楚材自幼深受儒学教育,在成吉思汗时被任命为辅臣,并随成吉思汗西征。成吉思汗死后其子窩阔台继承汗位,又备受重用,参与制定登基典礼仪式。作为辅佐成吉思汗父子两代的重臣,官至中书令,相当于宰相,总理朝政,是蒙元帝国早期法令的制定者。他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汉化和礼制。经济上反对改汉人土地为牧场,主张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文化上倡导推行汉化,整理挽救文献典籍,促成蒙元历史上首次儒士选拔考试的“戊戎选试”。因在马乃真皇后称制后受到猜忌,处境艰难,于马乃真皇后三年(公元1244年)逝世。</p> <p class="ql-block">  由于明朝推行儒教文化,彻底清除蒙元历史文化余孽的原因,蒙元历史文化遗存很少,耶律楚材的遗物更是罕见。在此展示一方耶律楚材箕形歙砚,砚为宋代制,砚式箕形,上窄下宽,中间束腰,砚身长18.8公分,前宽11.4公分,后宽12.6公分,高3公分。首尾呈弧形,砚首处有单线纹饰,三分之一处有横折,砚堂中制圆形研池,两侧起坡沿,此种箕形砚式在宋代又被称为垂裙凤字形砚,北宋米芾在《砚史》中描绘为宋代仿晋砚制式,形制古朴,造型宽厚。砚背有长方形双足,刻有隶书体双行六字铭文:“雲中玉泉老人”。云中是蒙元时期古城,位于呼和浩特市附近,应该是耶律楚材的祖居地或主要生活地点,玉泉老人是其名号。因铭刻年深,字迹与沁痕已融为一体。砚石出自婺源歙石古采坑中的金星坑,石中有金星斑。通体遍布出土沁痕和墨斑,又包浆厚重,应是一方半坑古和半传承砚。</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蒙元入主华夏虽不过是短暂的百年一瞬,却给世界和中国都留下了无数地缘政治思考。耶律楚材以汉治汉的方略文章,是否是出自此砚笔墨?今已不可考,但其主张为后来清代滿蒙王朝统治提供了极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参考方案。砚史研究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就在于此:以砚及史及人,还原历史真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