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荷残叶铸诗魂

明月

<p class="ql-block">自由撰稿人 姜志有</p> <p class="ql-block">摄影:姜志有</p> <p class="ql-block">  发现上海奉贤南桥镇顾家荷塘始于偶然,成于必然。晚秋的一个下午,我站在一家企业的楼顶上,选择着拍摄日出与日落的方位,夕阳下的远处,一大片荷塘水面泛着金光映入眼帘,就这样定位了方向,次日眷顾、再顾,三顾荷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摄影:姜志有</p> <p class="ql-block">  在摄影的世界里,残荷以其独特的直观美、含蓄美、极简美、寓意美、抽象美、意境美、残缺美、凋零美、光影美、诗意美、禅意美的魅力吸引我们的目光,让我们在处理好简与繁、方与圆、大与小、黑与白、纵与横、曲与直、藏与露、虛与实、离与合、巧与拙、呼与应、强与弱、取与舍、常与变、雅与俗等关系中,来用心寻找拍摄主体的线条、质感、水面倒影、光影组合、明暗对比、色彩分布、环境色块等构图要素。</p> <p class="ql-block">摄影:蒋玉英</p> <p class="ql-block">  捕捉残荷之美,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是对生命哲理的深刻体悟。</p> <p class="ql-block">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凡事只有做,我们才有可能成功;去一个地方,我们只要前行总会到达。</p> <p class="ql-block">摄影:彭兴芳</p> <p class="ql-block">  拍摄残荷,它锻炼了我们的眼力、用光、构图等诸方面的能力,也让我们在残荷身上看到了生命的轮回与不息,体会到了繁华与衰落的辩证关系,更领悟到了在人生的起起落落中,时刻应保持一颗如残荷般宁静、淡泊的心,不为外界的喧嚣所动,坚守内心的本真与纯净,从而在这纷扰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寄托和心灵归宿,感受禅意智慧带来的心灵慰藉与启迪。</p> <p class="ql-block">编辑:蒋玉英</p><p class="ql-block">文案:姜志有</p><p class="ql-block">审核:彭兴芳</p>